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6日 · 研究發現:健身、重訓、練肌肉,傍晚 4~8 點做最好 科學家發現做爆發型、力量型、無氧的運動,例如 重量訓練,在傍晚 4~8 點間表現最好,早上 6~10 點反而是力量最差的時刻 。

  2. 2019年12月29日 · 基礎代謝率怎麼算?健身、想練肌肉,該吃什麼?怎麼攝取營養?想靠運動增肌、減脂,記得先弄懂「身體數據」,搭配飲食才有成效!

    • 了解全身肌肉分布與功能,均衡鍛鍊1.胸肌:胸肌位於左右胸前,又分為胸大肌、胸小肌等肌群,常見的訓練動作有伏地挺身、槓鈴胸推等。手臂的活動跟胸部是有關聯的,很多手臂動作都需要靠胸肌才能完成,現代人因為常常坐著打電腦,胸肌緊繃是文明病。
    • 注重緩衝與止滑,運動裝備不能少。了解身體主要肌群的功能與效用後,你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少用的肌肉加以訓練,但在訓練之前,也要注意服裝裝備。根據不同的運動強度,鞋款是首要考量的裝備。
    • 運動順序不能變!先熱身、再訓練、後緩和。不管是高強度間歇運動,或是注重伸展、柔軟性的瑜珈,在運動前熱身都是必要的。熱身可以讓心跳緩緩加速,使血液流向肌肉、增加肌肉的延展性。
    • 尊重當下的身體狀況,調適運動強度。徒手訓練的好處,不只是能較彈性地運動,也可以運用自身體重來進行訓練。根據動作的變形,可以自行調配運動強度。舉例來說,最常見的深蹲從腳的寬度就會影響訓練肌群,站愈寬會啟動愈多肌群;將動作放慢也需要更大的核心肌群及自控能力,如果再加上跳躍,強度就會再提高。
    • 健身就是重量愈重、做愈多次愈好?健身不在於愈重愈好,而在於有無將動作做標準及適當的量。初學者初期若是重量超過自己的負荷,可能會造成運動傷害,甚至要花更久的休息時間才能恢復訓練,所以按部就班是很重要的!
    • 健身可以不吃澱粉?很多人形容澱粉是減重的仇敵,但澱粉就像是汽車的汽油,提供身體能量才有動力運動,如果不攝取澱粉,只以蛋白質、蔬菜或油脂作為熱量來源,長期下來缺乏能量與澱粉攝取不足,容易造成頭暈、集中力不足、身體無力、情緒不穩等等症狀。
    • 健身可以只做有氧,不做重訓?健身時要先確立目標,假使希望增加肌肉,就要以重量訓練為主;若希望增強心肺功能、燃燒脂肪,則需以有氧訓練為主。因此長期只做有氧運動,對於增加肌肉幫助不大,但部分學員剛開始做有氧時,初學者會有微量增加肌肉的機會,但到後期若是要再增加肌肉,則須做重量訓練。
    • 練肌肉就會變肥肉?肌肉與脂肪是不一樣的組織,兩者不會互相轉換,如果沒有持續健身,原有的肌肉就會退化,因此要注意的是,如果暫停健身加上飲食上經常攝取高熱量食物,身體燃燒熱量能力就會變差,以至於累積脂肪。
  3. 2021年5月4日 · 30歲後開始肌肉流失,可以用「在家4招」10分鐘練肌肉!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周應做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也就是微喘、小流汗的程度

  4. 2019年7月9日 · 例如走大步一點、快一點,爬樓梯時爬兩階等,就能鍛鍊到大腿肌群。 他的同事、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金憲經,則將走路的黃金定律理論「落地」,提出只要走路步伐比平常大 10 公分,就能加快速度,增加腳跟接觸地面的壓力,就能鍛鍊肌力。

  5. 2021年4月29日 · 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扭轉痠痛、無力,想要樂活人生,開始練肌力、抗老化、存健康. 練肌力是年輕人的「時尚」,但對 40 歲以上的人卻是「必要」,迎接第二人生,除了要有「財力」,更要有「肌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