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長榮航空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hk.trip.com

    只需2分鐘,極速預訂!Trip.com手機App享額外扣! 全球多個合作伙伴,提供獨家信用卡優惠、航空公司里數計劃。

    • 機票優惠

      航班遍及5,000多個城市

      上 Trip.com 搜尋更多機票優惠

    • 平價租車服務

      免費取消

      超過4萬個目的地,驚喜低價等住您!

搜尋結果

  1. 介於商務艙及經濟艙之間的創新艙等,由台灣本土「長榮航空1992年領先全球推出,為飛機艙等帶來全新革命。 本月,豪經艙始祖長榮獲得亞洲最佳航空公司「2023年最佳豪華經濟艙」。

  2. 以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為總部的長榮航空,在二航共有4座貴賓室,全部都在出境後4樓,這邊還有新加坡航空貴賓室、華航貴賓室(舊梅苑)、摩爾貴賓室與2間環亞機場貴賓室。

  3. 依據長榮航官網,自2023年2月1日起長榮航空、立榮航空調整部分預選座位費用,尊寵(Up)的豪華經濟艙座位、經濟艙標準座位、經濟艙特選位為免費,經典 (Standard)的豪華經濟艙座位、經濟艙標準座位也是免費,其他擴及到經濟艙額外加長空間座位,包含

  4. 長榮航空表示,在台灣防疫政策逐步放寬後,各地市場均穩定恢復中,尤其以歐洲航線恢復最快,在台北—米蘭、台北—慕尼黑航線陸續開闢,未來歐洲的商務、旅遊市場熱絡程度將令人期待。 長榮航空怎麼看今年市場? 展望今年,長榮航空需要克服的挑戰沒有減少。 主要分成3個面向:首先是 外部競爭加劇 ,即新興全服務航空公司及廉價航空公司投入競爭、航空從業人員人力短缺(影響航網布建及營運復原速度)、飛機製造商供應鏈不穩(使交機時程存在變數),樞紐機場復原不定且成本增加。 二是 法規環境 ,尤其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情勢嚴峻,國際上對於減碳要求持續增加。 長榮航空承諾,隨時關注國內外相關法令訂定及調整對於整體航空產業鏈之長期影響,動態調整氣候變遷因應策略,藉以管理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

    • 航空業財報指標
    • 全球航空業獲利情形
    • 長榮航空成本結構
    • 客運業務發展
    • 貨運業務發展
    • 單位收益比較
    • 未來發展

    每個產業都有其特性,相對應的就會有不同指標來觀察該行業的營運狀況,在往下討論長榮航空的經營狀況前,有必要先了解航空公司財報中的幾個基本數據,接下來就一一介紹。 1. 收益旅客公里(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 RPK):RPK 是衡量航空公司一段時間客運運量的指標,一個航班的 RPK 是該班機的收益旅客數(指需付錢購買或利用哩程兌換機票的旅客)與飛行公里數的乘積,整體的 RPK 則是將所有航班的 RPK 加總。 2. 可售座位公里(Available Seat Kilometer, ASK):ASK 是衡量航空公司一段時間客運運能的指標,一個航班的 ASK 是該班機提供的座位數與飛行公里數的乘積,整體的 ASK 則是將所有航班的 ASK 加總。 3. 載客率(Pa...

    了解相關指標後我們可以先觀察全球航空業的獲利情形。航空業是一個資本密集的產業,不管是購買或租賃飛機,都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再加上受油價影響劇烈的燃油成本,以及日益攀升的人事成本,種種的原因都讓航空業是個很難賺錢的行業。歷史上航空公司破產與整併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像美國的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 AAL-US)、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UAL-US)、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Inc, DAL-US),日本的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 9201-JP)都曾經歷破產重組後獲得新生。 上圖呈現出近年來全球航空業的營收與獲利發展,2008 年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航空業獲利跌到谷底,2010 年整體產業迎來短暫的復甦,當年長榮航年度...

    實際觀察長榮航空個體公司的營運成本,可以看到就算在石油價格處於相對低檔的情況下,燃油成本佔比仍高達 28%,可想而知,在油價處於高檔的時候,這個數字會來的更大,甚至可以達到 40%。另外排名第二的則是人事成本,要完成一架航班的營運,除了飛機本身,還需要機師、空服員、地勤等相關人員的服務,而這些員工的薪資就也是一大成本。折舊及攤銷與租金成本主要來源則是長榮航空擁有的機隊,隨著近期機隊的持續擴充,這兩項成本從 2015 年合計的 18% 上升至 2017 年的 22%,也造成雖然油價維持在差不多的價格,但營業利益率卻不如 2015 年來得高。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為何 2015 年的營業利益率不如 2010 年,即使油價還比 2010 年低,持續擴張的機隊帶來了高額的人事、折舊、租金成本。展望後續...

    接下來我們可以將長榮航空的業務分成客運與貨運兩塊來分析,其中客運營收大約都佔整體合併公司營收接近 6 成,貨運營收則從往年的 3 成多持續下滑至 1 成多,絕對金額也呈現衰退的情形,多出來的百分比則被子公司的營收成長佔去。 長榮航自 2014 年起大幅擴張整體機隊運能,尤其是在北美長程航線上,這與前一年也就是 2013 年,長榮航空正式加入全球最大航空聯盟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大有關係,而這一切的規劃都是由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主導,相關的購機案也都在其任內拍板定案。加入星空聯盟得以讓長榮航空成為真正的國際性航空公司,不管是在航班、航點、旅客人數上都大幅成長。以 RPK 來看,從 2012 年的 260 億公里上升至 2017 年的 458 億公里,年化成長率 12%,與同期...

    貨運部分則因為發展策略的關係,幾乎是年年縮減規模,主要也是因為國際航空貨運報價長期不振。機隊也有因此順勢調整,因為客運機隊的提升拉高客機腹艙的利用,順勢縮減貨機規模,並加速老舊機型汰舊換新,MD - 11 貨機已於 2017 年全數汰換完畢,2018 年在新的 777 貨機陸續加入下,將持續汰換舊型 747 - 400 貨機,而貨運運能也將是近年來首次回升的一年。

    最後可以觀察單位收益,並搭配全球航空公司的載客率與載貨率一起比較。以貨運來說,2016 年整體的載貨率大幅下滑,連帶影響長榮航的單位載貨收益大幅下降,2017 年則隨國際載貨率回升而有所反彈。客運部分整體的載客率是小幅上升,但長榮航的單位收益卻是在 2015 年開始有較大下跌,這是因為自身營運策略的結果,也就是擴張長程航線所產生的效應。長程航線的票價並不會隨飛行哩程等比例增加,因此長程航線的單位收益本來就會比短程航線低,另外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亞洲航線上,單位收益也呈現下滑趨勢,整體來說就使單位旅客收益下滑許多。不過維持一定的載客率,以及使用新機型所減少的燃油成本,仍讓長榮航空在 2015 到 2017 這三年間繳出漂亮獲利的成績單。

    度過了三年獲利的好時光後,在機隊方面,接下來到 2022 年前還有 24 架的 787 系列客機要交貨,未來會面臨更高的折舊成本;在原油方面,隨著價格起起伏伏,營運成本會面臨較多不確定性,這三年的榮景要維持並不容易。6 月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也下修了 2018 年度全球航空公司的獲利展望,從 384 億美元下調至 338 億美元,跌幅達 12%。未來還有幾個因素都是有可能影響長榮航空獲利的關鍵。2019 年上路的 IFRS 16 租賃公報、前董事長張國煒領軍成立的星宇航空 2020 年開航、機師與空服員爭取待遇所增加的人事成本、廉價航空跨足中長程航線營運等,還有更多未來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已追蹤. 長榮航空A350-1000示意圖。 取自X@AirbusPRESS. 長榮航昨日(11/7)董事會確定購買18架A350-1000型,以及15架A321neo型客機,總計將斥資101億美元、約台幣3253億元,而這也是長榮航史上購機最高金額。 而空中巴士的X(前身為推特)今天(11/8)也曝光了長榮的A350-1000合成照,預計最快於2026年長榮可迎來第一台A350-1000。 長榮航空昨指出,依照營運需求採購新機,預計2026年至2030年引進18架空中巴士A350-1000型廣體客機。 至於區域線窄體客機,2029年至2032年交付15架空中巴士A321neo型。

  7. 長榮航空是台灣兩大航空公司之一,不僅是最大航空聯盟「星空聯盟」的成員,更是Startrax世界最佳航空前十名的航空公司。. 優異的成績讓「綠地球」圈粉無數,尤其在北美洲擁有豐富的航點,也因此成為不少旅居美國的人士回台首選。. 長榮航空的無限萬哩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