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7日 · 內政部消防署建置【全民防災e點通】個人化防災系統,在「防災準備」/「準備避難包」,檢核物品準備情形,系統也會自動在半年後提醒再次檢查避難包。

  2. 5 天前 · 防震三要點:趴下掩護穩住.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的天災類型,以颱風最多,其次是水患與地震。. 消防局呼籲市民要提高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才能在緊急情況迅速應對,以減輕傷害。. 因此,為了讓民眾了解各類天然災害(如地震、颱風 ...

  3. 2022年9月19日 · 消防署表示,找一個質輕易取的雙肩背包,準備3天份的食物飲水、禦寒保暖衣物、醫療及清潔用品等。要注意的是,家中每個成員都應該要準備符合自己需求的緊急避難包,像是嬰兒需準備嬰兒食品、尿布、濕紙巾,女性則需備妥生理用品。

  4. 2023年10月25日 · 地震包、緊急避難包該有哪些內容物? 台灣大地震周期大約每30年一個循環,若以1999年921地震來算,2030年前,也就是10年內有致災性大地震發生可能,尤其是西半部地區多年未有地震,要特別注意。

  5. 2019年8月8日 · 其實,面對災難意外隨時會發生的情況,與其急著做各種應變,事前的準備更重要。 而準備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你在地震驟然發生時,什麼都不用做。 照片提供:蔡宗翰

  6. 2024年4月3日 · 內政部臉書發文 ,分別以「在戶外」、「在辦公室」、「行進車輛」、「在電梯旁」四種情境,提醒民眾發生地震時該如何保命,災害發生時,請記得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也發文提醒,若民眾在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遇到地震該怎麼辦? 如果正在車廂裡,列車會減速,大家別慌張,請緊握把手或鋼條,放低重心! 由於中央氣象署和捷運系統有著緊密的合作,自 103 年起,若地震規模 4.5 以上、任一縣市預估震度達 3 級以上時,氣象局就會透過 #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將地震資訊傳送給所有合作單位,包含各大公務部門、公共設施、各級學校等等。

  7. 2022年9月17日 · 根據救難隊經驗,若地震發生時人在室內,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間」的地方就是最佳避難場所,如載重牆牆角、大冰箱旁邊,還有廁所。 專家指出,地震發生當下,最好不要往外跑,因為被掉落物砸死、砸傷機率大;除非建築物本身抗震能力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