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燕麥。哈佛醫學院 建議早餐吃一碗燕麥片或冷燕麥片 能助降低膽固醇,因當中可提供1-2克的可溶性纖維。衛生防護中心亦指出,可溶性纖維能夠與油脂物結合並排出體外,有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維持血糖於正常水平。
    • 高脂肪魚類。高脂肪魚類是奧米加3(Omega-3)脂肪酸的絕佳來源,Omega-3脂肪酸是一種健康脂肪,可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降低壞膽固醇的同時能有助保護心臟。
    • 植物油。雖然植物油和動物脂肪所含的熱量相等,但動物脂肪含大量飽和脂肪,增加血膽固醇水平及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植物油則有效降低壞膽固醇。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粟米油、芥花籽油、橄欖油和花生油 等均屬於健康植物油,而椰子油、棕櫚油和固體狀的植物油相對含過高的飽和脂肪,對人體會有不良影響。
    • 大豆。豆腐、豆漿等由大豆製成的食物富含蛋白質,而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卵磷脂都可以幫助降膽固醇。哈佛醫學院表示,每天攝入25克大豆蛋白(約等於10安士 約1盒豆腐或2.5杯豆漿)可以 將壞膽固醇降低5至6%。
    • 高纖飲食:未精緻穀類、蔬菜;以燕麥片、糙米、五穀飯取代精製白米、麵條、麵包,蔬菜類以深綠色葉菜、菇類為主,瓜類為輔。
    • 避免反式脂肪:避免糕點類、酥皮類、油炸物、牛油;常見的如油條、燒餅、三文治內的牛油、各式油炸物與麵包、蛋黃酥等。相關文章:預防便秘|20款高纖蔬菜排行榜椰菜包尾 食5個才達每日攝取量?👇👇👇
    • 降低膽固醇攝取:避免肥肉、內臟;常見的如三層肉、動物皮或內臟類(豬腰、豬肝、大腸)。
    • 使用好油脂:平衡膽固醇;烹調用油選擇 橄欖油、苦茶油、芥花籽油或牛油果油。相關文章:脂肪飲食|減油=減重?油脂致膽固醇高?解脂肪6迷思攝好油吃這些。
  2. 2022年7月18日 · 降低壞膽固醇水平,能有效減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及提高好膽固醇的水平,有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壞膽固醇指數愈低愈好
    • 高風險患者注意
    • 三高人士需用藥物降膽固醇
    • 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副作用 普遍出現「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性」

    預防膽固醇過高,首先要訂立膽固醇指數標準,「一般人的好膽固醇指數應盡量保持達標,基於不同國家地區會有不同標準,大概維持在1.1 mmol/L至1.5 mmol/L左右。壞膽固醇指數則愈低愈好,一般人應控制壞膽固醇水平低於2.6 mmol/L,三酸甘油酯則約1.7mmol/L以下¹'⁵'⁶。」 陳醫生解釋控制膽固醇指數其實因人而異,亦根據不同情況而有不同標準:「如患者沒有主要器官的血管閉塞問題,屬初級預防,壞膽固醇水平控制在2.6 mmol/L左右就足夠;而對有三高人士 ,即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情況或具備已知心臟疾病風險因素,壞膽固醇水平同樣應控制在1.8 mmol/L以下;如患者有任何心血管疾病,例如曾經中風或「通波仔」、曾經進行搭橋手術、曾心臟病發或已知患有心血管阻塞問題的高風險患者...

    ﹒高風險患者定義:曾經中風、「通波仔」、進行搭橋手術、心臟病發或已知患有心血管阻塞問題的病人 ﹒壞膽固醇水平:控制在1.4 mmol/L以下⁷ ﹒藥物治療建議:服用口服藥物外,或需配合降膽固醇藥物 PCSK9抑制劑,盡快將膽固醇水平降低至安全指標

    除了膽固醇指數的標準因人而異,陳醫生指出如風險因素不同,控制膽固醇的用藥劑量及方法亦有所不同,「屬於初步預防的患者可以考慮改善生活、運動及飲食習慣,以幫助控制膽固醇水平。但對於患有已知風險疾病的患者,例如『三高』人士,建議先用口服藥物控制膽固醇,如他汀類藥物,令膽固醇先回落至正常水平,再調較藥物的劑量⁶'⁷。」 至於有心臟病史的高風險患者,陳醫生表示要採用較進取的方式控制,除了需要處方口服藥物,並可能配合皮下注射降膽固醇藥物 PCSK9抑制劑的注射,以盡快將膽固醇水平降低至安全指標⁷。「對比傳統口服降膽固醇藥物,PCSK9抑制劑是透過皮下注射的方式,幫助減少PCSK9蛋白與肝臟上低密度膽固醇受體之結合,從而增加肝臟上低密度膽固醇受體的數量,更有效地分解低密度膽固醇⁷。」 陳醫生分享兩個案例關...

    膽固醇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少不免擔心副作用問題,陳醫生指出他汀類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肝酵素及肌肉酵素上升、肌肉炎,嚴重會出現肝衰竭⁷'⁸。當中肌肉炎的問題更為普遍,患者因出現「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性」,引致他們不能長時間服用他汀類藥物⁹'¹⁰,陳醫生坦言在香港每10個患者就有1個會出現此副作用。但患者可透過血液檢查,以診斷肌肉炎¹¹,從而考慮是否需要改用PCSK9抑制劑控制膽固醇。陳醫生又分享案例:「曾經有一位患者患有冠心病同時有兩條血管閉塞,在『通波仔』前安排他服食他汀類藥物,但結果出現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性,服食藥物後隨即出現肌肉炎,經檢查後發現他的肌肉酵素達800 U/L,然而正常情況下大概是30 U/L。病人於『通波仔』後,亦因肌肉炎而不能打網球,只好停用他汀類藥物,改用PCSK9抑制劑。」 ...

  3. 2021年9月28日 · 要治療高膽固醇血症,最基本是從日常生活入手進行調節,例如加強恆常運動和建立更健康飲食習慣等。 但若然持續數月後,膽固醇水平仍沒有改善,除了飲食和生活方式調節外,一般需要加上降膽固醇藥物配合治療。 現時,香港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包括他汀類、微纖維酸類、膽汁酸結合樹酯、依折麥布和煙酸。 以上藥物大部份需經由醫生處方才可在藥房配發,並應在醫護人員密切監督下使用,否則或會引致各種副作用。 現時香港有多種降膽固醇藥物,當中最常見為他汀類。 (圖片:Health Essence of Asia Group) 以他汀類為例,其主要作用在於減少肝臟製造膽固醇,服用這類藥物可影響肝功能,故並不適合有肝臟疾病或肝功能持續出現異常患者服用。

  4. 2023年5月14日 · 台灣營養師陳怡婷分享5招降低膽固醇飲食,並提供1日菜單作為參考! 陳怡婷表示,膽固醇有70~80%來自「基因」的影響,僅20%~30%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如有高膽固醇血症須配合藥物治療,但這並不代表飲食與膽固醇高低完全無關。 另外,在飲食上容易讓膽固醇上升的因子為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可以透過「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幫助降低膽固醇。 5招降低膽固醇飲食(按圖👇👇👇) + 6. 1. 少肥肉少油炸: 肥肉、皮的部位,飽和脂肪量較高,像是五花肉、梅花豬、雪花肉等,改選瘦肉的里肌肉、後腿肉較佳,另外食用肉類時也建議去皮、去肥油再吃,還有要記得減少油炸物的攝取。 2. 白肉取代紅肉 :紅肉(豬、牛、羊)飽和脂肪酸含量較白肉高,建議可以改選擇豆類、魚類、海鮮、家禽類(雞、鴨、鵝)。 3.

  5. 2021年5月10日 · 根據2018年美國心臟協會和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的膽固醇管理指南,低至中等風險膽固醇人士可通過心臟電腦斷層掃描評估心血管鈣化分數,以助優化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及更精準指引降膽固醇藥物治療方案。 此外,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暨歐洲糖尿病學會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建議,無症狀高危糖尿病人士,例如同時有高膽固醇、高血壓、吸煙及肥胖問題人士,可考慮進行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m),以作冠心病篩查。 一旦確診冠心病膽固醇患者即屬於高危群組,須要接受強化高劑量降膽固醇藥物治療。 多管齊下控制膽固醇. 「如果屬於低至中風險人士,可以先考慮運動和飲食控制,配合使用低至中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