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6日 · 6. 看身旁好友在臉書曾經做過的事 如果想更近一步了解特定對象的喜好資料這個功能非常適合使用例如想追蹤小六按讚過的照片就能在 Facebook 搜尋欄輸入「photos liked by 小六」;好奇珊珊按讚過的粉專,試著輸入「pages liked by 珊珊」看看吧!

  2. 2020年6月4日 · Facebook 本周新推出的動態管理工具(Manage Activity),讓使用者可以一次性大量封存、刪除舊的貼文和照片,不用再大費周章的去動態牆上,一則一則往回滑確認有沒有「黑歷史」。 當用戶進入帳號中的「活動紀錄」,可以透過篩選功能,撈出特定期間、特定類型的所有貼文。 接下來可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刪除貼文,第一種是將其發送到「垃圾桶」,他將不會再被其他用戶看見,30 天後徹底消失在網路世界,或者是將貼文「放進儲藏盒」封存,僅供自己查看、他人無法檢視。 Manage Activity 將率先在 Facebook App 推出。 Facebook 特別強調,該功能可以替大學畢業、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更輕鬆的在臉書上展示自己。

  3. 2020年1月15日 · 2020-01-15. 科技新報 陳瑞霖. Facebook 介面將改版更新! 6 張圖,一次看懂新版、舊版差在哪.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熱愛用自家用戶直接做 A/B 測試的 Facebook,即將推出去年 F8 大會時說的重新設計的網頁介面,預計今年春天全面上線。 部分 Facebook 用戶已收到測試邀請,藍色退位,版面讓給更多白色留白空間。 去年 4 月 F8 大會,Facebook CEO 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宣布整個 Facebook 網頁介面重新設計。 那時候釋出的新網頁介面圖片,傳統 Facebook 的藍色變少,留下更多留白設計。 顏色部分儘管比重變少,但配合白色背景,顏色的亮度變更亮。

  4. 2020年8月25日 · Facebook app. 效能提升,頁面載入速度更加迅速. 根據臉書官方表示,這次新版的臉書同樣在效能的方面有所提升,頁面的載入速度比過去更快,貼近手機版流暢的體驗,內容顯示也更加快速。 不過到底差異明不明顯,這部分就留給使用者體驗後自行評論了。 9 月起新版登場,舊版正式走入歷史. 至於如何切換到最新的電腦版臉書,如果是被選為能夠優先體驗的幸運兒,目前只要點開臉右上方的「 」,就可以看見「切換成新版 Facebook」的選項來使用,用不習慣也可以隨時由此再切換回來;如果沒看到該選項,則代表不符合優先體驗的資格,只能耐心等到 9 月臉書全面強制改版, 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屆時強制更新後,目前的經典版本都無法再繼續使用。 Facebook app. (本文出自 網路溫度計 )

  5. 2016年12月14日 · 方法1. 思考次要訊息、分心做別的事. 米歇爾在後續的實驗中發現,想要控制腦中對於誘惑熱切的盼望,有個更簡單的方法「乾脆不要注意它就好了。 」因為人之所以會不斷地失控,都是因為我們太專注於誘惑本身,試著讓自己「注意不重要的地方」,比方裝盛湯圓的大碗花紋挺特別的,使自己在冬至時別受到太多美食的誘惑,讓自己真的「分心」。 把情境轉換至工作現場,你可能老是在忙碌的時候,更想要滑滑臉書放鬆一下,不妨在這個時候也讓自己「分心」去做些對工作有正面幫助的事情,比方清理一下桌面、資料夾等等,或做些行政庶務,代換掉自己想要偷懶的念頭。 方法2. 設立小範圍目標,抵抗逃避困難的衝動. 〔步驟1:一想到要從零到有的學習,就很想放棄。 這時不如轉換一下心態,從「模仿」開始,降低心理障礙。

  6. 2016年12月22日 · 2016-12-22. Perfect Image形象管理學院總監 麗卿. 眼神,決定了你說話的誠意! 3個眼神溝通方式,強化你的說服力.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你是否曾經跟別人說話,對方的眼神卻頻頻閃避,這時你的感受如何? 會覺得對方有事隱瞞你嗎? 或者對方一直盯著手機,不看你的眼睛,此時你覺得被輕視、被忽略嗎? 有很多職場工作者曾問我,說話時到底該不該看對方的眼睛? 是要一直盯著對方的瞳孔看嗎? 如果看異性的眼睛容易害羞怎麼辦? 今天,我就想針對「眼神」這個很重要的非語言溝通途徑,與大家分享幾項技巧: 眼耳並重的溝通技巧. 一般而言,我會建議 人們交談時最好有70~80%的時間可以看著對方,你會較容易對他產生認同與理解,也較容易彼此喜歡。

  7. 2019年9月28日 · Twitter via Jane Manchun Wong. 2. 20% 忌妒感源於滑 Facebook,社群平台不再能使人快樂. 「我們正在進行有限度的測試, Facebook 上的按讚、表達心情以及影片觀看次數設為私人。 」Facebook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會收集反饋,好了解這項變動能否改善人們的體驗。 某種程度來說,按讚數就和薪水一樣,在不知道同事所得的情況下,你很可能對自己的收入感到滿意,然而一旦知道坐隔壁的小明比自己多領 2,000 元,對薪水的態度或許會 180 度大轉變。 曾有一份鑽研 Facebook 與忌妒心的研究,其內容指出,人們生活中有 20.3% 的嫉妒情緒,源自使用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