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3日 · 南韓科技巨擘三星傳出發動晶圓代工價格戰搶單,鎖定成熟製程,降價幅度高達一成,三星來勢洶洶,聯電(2303)、世界先進也開始有條件對客戶降價。

  2. 2022年8月5日 · 晶圓代工廠聯電 (2303-TW) (UMC-US) 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今 (5) 日抨擊中共囂張跋扈,宣布將捐出新台幣 30 億元 (約 1 億美元) 來協助加強國防,喚醒大家在認知戰、心理戰、輿論戰等方面加強戰備,並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加強台灣內部團結與防禦力量。 曹興誠表示,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離台後,中共以演習為名,意圖對台灣進行實質封鎖以為報復,中共對台灣行徑如此囂張跋扈,或許以為台灣人都貪財怕死,因此宣布捐出 30 億元,希望喚醒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為維護自由、民主與人權起身奮鬥。 曹興誠說,1 億美元用在備置武器當然無大意義,台灣現在國防弱點並非武器裝備,是認知與士氣方面的不足,希望可填補這方面空缺,並藉此拋磚引玉。

  3. 2022年4月27日 · 聯華電子(2303)公布2022年第一季營運報告,合併營收為634.2億元,較前季的591.0億元成長7.3%;與2021年同期的471.0億元相比,合併營收成長34.7%。 第一季的毛利率為43.4%,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98.1億元,每股獲利為1.61元。 聯電總經理王石指出,由於強勁的半導體需求使得目前各個晶圓廠產能持續滿載,聯電以第一季交出亮麗成績單做為2022年的開端,儘管晶圓出貨量微幅下降,更高的平均售價仍提升了整體營收。

  4. 2023年1月7日 · 中央社. 日經亞洲6日將全球第3大晶圓代工業者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列為2023年值得關注10大亞洲企業之一,報導強調在美中對抗態勢下,跨國業者推動供應鏈「去中化」趨勢使聯電受惠。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走出飽受戰爭、通貨膨脹和揮之不去疫情衝擊的2022年後,亞洲企業著眼於重整海內外市場。 聯電受惠於供應鏈「去中化」趨勢. 報導列舉2023年值得關注10大亞洲企業,除了挑戰空中巴士公司(Airbus SE)和波音公司(Boeing Co.)的中國航空業者,還有矢志締造新猷的印尼煤礦商,從史無前例晶片荒賺進創紀錄營收的聯電也是其中之一。 報導指出,相比於規模較大的國內同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聯電有時會被埋沒。

  5. 2024年1月19日 · 值得注意的是,退休族的前 20 大持股中沒有一檔臺股 ETF 進榜,而金融股則占半壁江山,其中前 10 大分別是:中鋼、開發金、聯電、鴻海、台積、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群創(3481)、中信金及兆豐金(2886),顯示 臺股 ETF 投資在年齡分層

  6. 2021年4月16日 · 法人認為,專注在成熟製程的聯電(2303)可大幅受惠此難得一見的大商機,且在漲價效益下,今年營收有望逐季走揚,搭配產品組合優化,本季毛利率就有機會挑戰30%,全年獲利表現可期。

  7. 2021年10月27日 ·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27)日公布第3季財報,單季獲利達174.6億元,季增逾四成,每股純益1.43元,遠高於上一季的0.98元和去年同期的0.76元,續寫2008年來合併報表新高,累計前三季每股賺3.26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