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本列表列出自1977年(民國66年)4月30日聯營制度開始起,台北聯營公車及新北市區公車至今已停駛、併入其他路線或改號的路線。 標示*的路線表示這條路線與現存路線之號碼相同,但沒有直接關係。

  2. 2024年5月30日 · 一般市區公車路線(0路~999路)及捷運接駁公車皆採里程計費,前僅提供臺中市民經過綁定點電子票證後,始得享有前10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者最高收費10元的優惠,臺中市以外的外地民眾,僅享有全票減免5元的優惠;小黃公車則是由計程車車隊服務 ...

  3. 臺灣正體. 工具. 臺北市幹線公車 (英語: Taipei Metro Bus ) ,因其路網造型也被稱作 八橫八縱幹線公車 。 為以 台北市 為主要服務範圍的 「類捷運」公車系統 。 由原 臺北市聯營公車 十七條行經 主要幹道 之公車路線組成。 特色是密集發車模式營運且因其路線多行經主要幹道,因此多結合 公車專用道 行駛。 同時其提供 臺北捷運 、台北市聯營公車與 新北市 快速公車、幹線公車等 大眾運輸 間轉乘優惠,目前17條路線中,其中南北向為綠色,東西向為藍色,非屬前兩者為黃色。 [1] 沿革 [ 編輯] 位於 羅斯福路 中央的 公車專用道.

    • 概要
    • 歷史
    • 現行收費制度
    • 路線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臺北市市區公車由15家汽車客運業者營運,其中14家業者為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會員,另有1家業者退出: 1. 參加聯營的臺北市市區公車客運業者 1.1. 中興大業巴士集團 1.1.1. 中興巴士、光華巴士、新北客運、淡水客運、指南客運 1.2. 臺北首都客運集團 1.2.1. 首都客運、臺北客運、大都會客運、三重客運 1.3.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1.3.1. 大南汽車、欣欣客運 1.4. 其他客運業者 1.4.1. 大有巴士 1.4.2. 新店客運 1.4.3. 東南客運 1. 已退出臺北市市區公車的前聯營客運業者 1.1. 福和客運(2008年10月,因628線停駛) 1. 未參加聯營的臺北市市區公車客運業者 1.1. 皇家客運

    1976年(民國65年)之前,臺北市市區公車業者有市營的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其歷史可追溯自日治時代的「台北市營巴士(台北市營乘合自動車)」,今大都會客運),以及1969年(民國58年)臺北市市區公車開放民營後加入營運的欣欣客運、大有巴士、大南汽車、光華巴士等五家公/民營汽車客運業者。各業者獨自發售的票證種類過於複雜,且無法通用(當時乘車皆需使用紙製票證,造成乘客換乘不同業者路線時的不便),彼此之間的單程票價也不一致。除此之外,各業者的既有路線在缺乏整體規劃下,也出現許多個別區域服務上重疊或不足的情形。

    收費方式

    目前臺北市市區公車的收費方式以電子票證收費與投現收費為主,並得持Taipei Pass臺北觀光護照搭乘聯營路線;雙層觀光巴士接受現金、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其中投現收費部分不找零,因此須於乘車前自備足額零錢。車費除1717線採里程計費,雙層觀光巴士發售4小時票、日間票、夜間票、單日票、兩日票外,其餘以分段收費方式計算,所有路線分別歸類為一段票、兩段票、三段票或四段票路線。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2019年7月1日起,雙北的公車上下車都要刷卡,實施初期為鼓勵民眾,只要完成一次上下車皆刷卡就可參加抽獎,完成次數越多中獎機率越高;第二階段從2020年2月1日開始,若未完成上下車刷卡,將無法享有轉乘捷運、公車、YouBike優惠,但不會鎖卡。 扣款方式依照下車站自動辨識搭乘段數來扣款,上車刷卡時會顯示票卡餘額及扣新臺幣15元,下車刷卡則分別依同段、二段、三段而顯示「扣新臺幣0元」、「扣新臺幣15元」、「扣新臺幣30元」等。 上下車刷卡並不會多扣款,敬老卡同樣維持一次扣8點,也不影響定期票,刷卡時只會顯示有效期限。須注意票卡餘額要新臺幣15元以上,以免餘額不足影響後續轉...

    票價

    單段票價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依費率公式計算、調整,經核定後提交臺北市議會同意(不過由於公車業者與交通局對於票價調整的著眼點有所不同,所以有時不免衍生爭議)。名義上雖為「單一票價」,但實際上仍施行差別票價規定(優惠票與全票間的差額由政府補貼)。現行單段票價為全票新臺幣15元,原訂2016月1月1日起台北市公車為新臺幣16元,但雙北市無共識,目前暫緩調漲;學生票新臺幣12元(僅限於使用學生悠遊卡、學生記名一卡通,若為投現則票價比照全票);老人、身心障礙者與兒童 優待票新臺幣8元(老人、身心障礙者悠遊卡若有免費點數則扣8點)。

    轉乘優惠

    此外,使用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者,可享有雙向轉乘限時(目前設定為一小時以內)優惠,包括雙北市市區公車與臺北捷運間雙向轉乘、雙北市市區公車與臺北市幹線公車、市民小巴、快速公車間雙向轉乘、臺北市各幹線公車間之雙向轉乘等,適用此優惠時的公車票價為,全票新臺幣7元;學生票新臺幣6元;兒童優待票新臺幣4元(敬老卡、愛心卡若有免費點數則扣4點,愛心陪伴卡則扣新臺幣4元)。不過,轉乘公車若需付兩段票或三段票以上車費,則只有第一段票的車費能以優惠票價計算。

    幹線公車路線

    直行於臺北市區部分主要幹道的路線,以「○○幹線」命名。例如:信義幹線(信義路)、敦化幹線(敦化南北路)…等。此種路線有因運輸政策需求而改以他種名稱營運者,例如:改名為紅25的南京幹線(南京東西路,曾改名為「麥帥新城接駁公車」,2007年1月再度改名);過去也有因為與通車的捷運路線重疊而停駛者,例如忠孝幹線(忠孝東西路,與捷運藍線(南港線)重疊,其角色亦由212直行車「212直行忠孝東路」路線替代);另外也有曾因推出全路線低底盤公車政策與南港展覽館開放而闢駛的「忠孝新幹線」(今600路線)。 2017年7月起,實施「類捷運」的幹線公車,英文命名為 Metro bus,設有專屬標誌。此次幹線皆由他種名稱者轉型而來,例如518路轉型為民生幹線、642路轉型為松江新生幹線等等。而此次未入選的舊有幹線公車,亦在同年6月先改為使用數字式的路線號碼,如舊敦化幹線改為688路、忠孝新幹線改600路等等。 2018年4月2日起,232副線、588路等11條路線改為幹線公車,「八橫八縱」路網正式營運。

    休閒公車路線

    週休二日制度實施後,為了便利民眾前往休閒景點,開始提供休閒公車服務。不過由於經營成效不佳,只有以陽明山國家公園作為端點的四條路線維持營運,後來又增加只在特定期間行駛的路線。目前休閒公車分為三種類型,其一為每日行駛,例如:108為陽明山遊園公車;其二為固定於例假日行駛,例如:109、111皆為連結陽明山與臺北市區的路線(其中111營運區間延伸至新北市新莊),而128、129則分別連結淡水信義線之石牌站與北投站;其三為只在陽明山花季期間(每年2月中旬至4月間,固定實施交通管制)或特殊節日行駛,例如:陽明山花季、竹子湖海芋季期間行駛的126、127、130、131,以及端午節、中秋節行駛的132。休閒公車路線號碼在舊式站牌上的標示方式是綠底白字,且貼於舊式站牌上之「聯營公車」標誌缺少臺北市市徽,現況臺北市內公車站牌已經更新為新式站牌,休閒公車路線號碼標示方式已經與其他路線統一,不再另設獨立站牌。臺北市立動物園原先有三條路線(106、107及115)以其為端點,但於1999年(民國88年)~2000年(民國89年)間陸續取消。2009年(民國98年)1月26日為配合貓熊展覽,再度闢駛12...

    小型公車路線

    為便利近郊山區居民進出市區,因此自1979年(民國68年)起開行山區小型公車。路線大多行駛山路及偏遠狹窄路段,在山區與偏遠地區路段隨招隨停,在市區路段則停靠固定站位。此種路線的號碼都是以「小」字開頭(英文則以「S」開頭),例如:小1、小15…等。小型公車路線早期多半以20人座小型巴士行駛,並委由臺北市公車處經營。市公車處民營化、公司化之時,小型公車路線即已全部釋出(部份路線連同營運用車輛一併釋出),由大南汽車、首都客運與東南客運承接。為了提高業者承接小型公車路線的意願,大多同意業者於接手後修改路線,以兼顧服務山區居民與業者獲利考量。部份路線經過調整後,行駛於山區與捷運站間,兼具捷運接駁公車的功能,所以不一定以小型巴士營運。例如:小1區間車(內溝—捷運昆陽站,原本只行駛至興南宮、南港農會一帶,東南客運接手後,將路線延伸至捷運昆陽站)。

    ^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107年第1期臺北市聯營公車營運服務指標評鑑」結果業者名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根據現地觀察,大部分行經臺北車站周圍及捷運劍潭站前且行駛里程在新北市境內超過一半以上的早期老路線,仍屬臺北市聯營公車,由臺北市公共運輸處管轄,例如:648(錦鏽山莊—臺北車站)、紅9(蘆洲-捷運劍潭站)等,這些老路線只有藍1(蘆洲-臺北車站)例外,於2011年改由新北市政府交通局管轄,變成新北市公車。
    ^ # 臺北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民國99年)5月9日「期待再相見,板橋前站再會啦!」活動花絮. 臺北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民國99年)5月11日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2) (中文(繁體)). 復古聯營307公車站牌,相信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您我,都不陌生,早期站牌是如此這般。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管理單位

    1.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大臺北公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聯營公車業者

    1. 大都會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首都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三重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中興巴士、光華巴士、新北客運、指南客運、淡水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臺北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欣欣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大南汽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大有巴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東南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新店客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連結

    1.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一卡通票證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iCas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HappyCash

  4. 臺北、新北地區公車路線列表. 本條目除表列出 臺灣 臺北市聯營公車 及 新北市公車 路線外,亦包含 新北市政府 及 臺北市政府 基層單位與其他營利事業單位委託客運業者經營的路線。. 本列表僅提供 目前 的路線資訊,昔日的路線狀況,可利用上方「檢視歷史 ...

  5. 2024年1月21日 · 臺北捷運萬大樹林先導公車 為 臺北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 之 捷運先導公車 路線,目前由 三重客運 營運,2013年12月31日闢駛。 [1] 本線於2014年12月17日獲配路線編號「985」,自2015年1月1日正式使用。 路線基本資料 [ 編輯] 捷運萬大樹林線 路線規劃乃由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出發,經 南海路 、 萬大路 、 萬華 第一果菜批發市場、 永平國小 轉至 中和 連城路 ,再行經 土城 (規劃經過 捷運土城站 )、 樹林 至終點 捷運迴龍站 ,可轉搭 捷運新莊線 與 桃園捷運棕線 。

  6. 2024年5月17日 · 7月8日:150路配合優化公車政策編納為臺灣大道路廊公車並調整動線(不走國道高速公路),更改路線編碼為302路(臺中公園-臺中航空站),靜宜大學 茄苳腳區間行駛公車專用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