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8日 · 先看看身邊朋友是不是經常這樣對你。 (責任編輯:黃彩玲) 文/科普心理學家 海苔熊 (程威銓)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1.他經常貶低你、對你挑三揀四。 2.口頭禪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你聽不聽隨便你! 3.喜歡幫忙你或者是給你意見,當你不聽的時候他就會森七七(生氣) 4.無法忍受別人的拒絕。 當他的好意被別人婉拒時,他就會開始酸那個人(他以為他是誰呀,要不是……) 反覆出現「踐踏場景」 年輕的時候(講到好像很老一樣) ,我就曾經遇過這樣的一個朋友,常常和我合作,卻一邊不斷地貶低我、嫌棄東嫌棄西,我怎麼做都沒有辦法讓他感到滿意。 「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 「你最好去問清楚,這種東西不是這樣做的! 每次跟他討論事情,都覺得很挫折,覺得自己就像是門口的地毯,反覆地被踐踏。

  2. 2017年11月21日 · 婚姻的各式各樣考量與現象. 有時候我們或許需要考量一下進入婚姻前 個人是否準備好的心態 ,舉例來說,你們是如何看待婚姻這件事情的,你是把婚姻看作是感情的重要路徑,還是只是因為現在的關係不健康也不穩定,你想要用婚姻來當作改變的契機與方式,我們都看過許多人在要分手時,突然間就大量的談婚姻,這或許也預示了即便最後結婚了,密集的相處還是會帶了沈重的負擔。 另外就是你 夠不夠認識這個人 ,所謂的認識是你在內心有一種定見,一種感覺,而不會在對方做某件事情時,你還會有一種原來你是這樣想的錯愕,所以婚前多討論金錢的觀念、做事的方式,有所不同也必須承認,或許也需要聊聊對待小孩的方法,交流越多也就越多認識彼此的機會。 當然每個人都會改變,但你也許也不想要在結婚後才知道某些他早就有的壞習慣吧!

    • 「我這麼忙,都是為了你」不能當理由
    • 要成為彼此的支柱
    • 不要忽略伴侶的「尋求關注」
    • 要用「感激」取代「負能量」

    你正在創業,或者白天工作晚上還要上夜校,你可能會以「我現在無視他,但長遠來看,我做的事情會為我們的未來帶來好處,所以沒關係。」來說服自己。 即便動機是好的,也不能作為完全忽視伴侶的理由,因為長時間忽略可能導致難以修復的裂痕。 可以怎麼做:愛情和學習、工作一樣需要長期投資,荒廢一段時間後,必須花更多心力來重拾熱度。每週固定約會時準備小禮物、回家時順手帶一份對方喜歡的食物,這些微小但持續的習慣,都是對愛情的投資。

    如果你過度投入工作,完全專注於自己的優先事項,沒給另一半替你分擔壓力的機會,你也沒有心思顧及伴侶的煩惱,兩人關係就會漸行漸遠。 可以怎麼做: 創建一種習慣讓彼此有機會交流,例如不用上班的週末一起去吃早午餐,或是晚上去附近公園散步。把這些時刻變成固定的談話時機,並確保在舒適宜人的地點進行談話。談談工作上的瓶頸、彼此家人的近況,甚至只是一部想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在最忙碌的時候,更要成為彼此的依靠與支柱。

    人際關係中,許多微小的行為旨在引起對方的注意。長期忽視伴侶的注意力要求,這些微小的動作就會升級成惱人的行為。例如你正在房間裡忙碌,你的伴侶可能會藉故找東西進入房間,或者一邊問你問題,一邊跟著你進入浴室。你可能感到煩躁,覺得「他為什麼一直打擾我?」 可以怎麼做: 與伴侶達成一個平衡的協議。例如:忙碌時不要打擾對方,但睡前保留 15 分鐘彼此專心對話;用「先給我半小時休息一下」等明確的語句取代「現在不要吵我」。

    工作壓力過大時,人們通常沒有多餘的心力來處理各種小麻煩、小煩惱,於是不知不覺累積許多負能量,而親近的伴侶往往成為發洩管道。你可能每天通話時,都在抱怨同事機車、路上車多、加班太晚⋯⋯等等。 可以怎麼做: 當工作結束與伴侶團聚時,請確保你說的第一件事是積極正向的。例如:「謝謝你幫我準備消夜」、「今天雖然很忙,但還是好好完成了許多事。」這麼做不僅能潤滑關係,表達感謝、使用正向肯定的話語也對我們的大腦與情緒產生許多好處。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meetmindful。)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社內相親》劇照)

  3. 2018年4月23日 · 如果妳不相信,那麼試想三個妳最喜歡的男神或,對,現在想像,妳沒想像不要看下一段。 好,現在三個男神都同時追妳、愛妳愛得要命,三個都說在妳做出抉擇以前都願意等妳,妳最好是有辦法只選一個,而且還沒有可惜或後悔的情緒,別騙了啦。

  4. 2015年4月8日 · David 長期關注伴侶關係與互動方式,累積了多年學理與臨床經驗後,他發現:想要維持良好的伴侶關係,有 5 個關鍵因素;或許有人認為 所謂的 5 大關鍵因素,不外乎是一些常見的價值觀,然而,David 強調,這就是你的關係使命,雖然看似基本的想法與觀念,卻能決定你的伴侶關係是成功或失敗,就好比每間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與文化,而企業信念亦決定了該企業的未來。 當然,也不是說 David 的五項原則清單,就是「天下無敵」的聖經,更不是要你拿此清單與其他專家的建議拚個高下;David 表示,提出此清單之目的在於: 作為一個治療師(同時身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若你能認真看待這五項概念,並徹底實踐之,絕對可以為你與你的伴侶帶來「奇蹟」。 愛意味著永遠不必說抱歉?

  5. 2018年5月11日 · 傳達「我對你有點興趣」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肢體接觸,一種是主動程度。 當一個女人願意跟我們有肢體接觸時,我們絕對不會認為她厭惡我們,她對我們的肢體接觸程度到哪,我們就知道我們最少也可以做到相等的程度,但大多數對自己有信心的男人都會再做得更多一些。 只要他做得比妳做得更多一些,關係就被他推進了,因為妳可以再做得跟他一樣多,讓他知道他現在的程度是安全的,進而再更進一步。 在這種狀況下,妳不算是一個主動者,他會認為是「他」在推進關係,而妳則是被他帶著走,yes! 這下就 滿足了對方的狩獵本能 。 而主動程度則是另一種的進攻,它比較不會讓人直接聯想到兩性關係,而是以「人」為本質的關係前進,例如妳主動與對方交談就是一種。

  6. 2018年1月22日 · 妳可以想想看自己、曾經交往過的所有人中,有沒有你曾經在對方面前跟別人調情過、或是在他面前提到舊情人、甚至說過妳跟誰多好多好呢,這些行為多多少少都是一種誘導別人妒忌( 吃醋 )的行為。 現在是不是 84% 看起來不算太高了呢? 研究者者指出這個研究並沒有嘗試去理解到底在我們總是想要讓別人妒忌自己的背後,是蘊含了什麼價值觀。 後續研究團隊也希望透過更多的調查去發現這樣的行為跟其他的個人特徵有什麼關係,是什麼樣的人會在人際關係中比較常使用妒忌當作一種手段,來折磨其他的人。 在 Mattingly 博士的研究中,將近 180 個參與者,從 18 到 44 歲回答了他們編制的量表來判斷,他們當下的親密關係的狀態,借此來了解每個人像要誘導別人妒忌得傾向為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