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公益團體有哪些 相關

    廣告
  2. 一份捐款,可幫助200+貓狗園區和3萬+毛孩,提供更多的醫療與身心照護,幫助牠們尋找下一個家. 全力提供最好的安置計畫,您的愛心給了浪浪們新的機會,我們捐款也捐糧,讓浪毛孩有更美好的明天

  3. 小額定期捐款即可幫助危在旦夕急需醫療救助的人群。MSF捐款方式:信用卡、便利商店、劃撥等。 無國界醫生致力為受武裝衝突、傳染病、流行病、天災,以及遭醫療體系排拒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所謂的環境信託」,其獨特精神在於把自然景觀或人文古蹟的管理權交付給值得信賴的公益團體確保這個地方不會因人為因素被任意買賣遭受過度的開發確保野生的特有種動植物們能夠永久安心地在棲地上生活長達千年

  2. 三個關鍵字認識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綠藤:如果用三個關鍵字形容團隊,會是什麼呢? 環資:「環境資訊公開」、「以環境信託來保留台灣的山林海洋」,以及「生活環境教育」是最能代表我們團隊的三個關鍵字。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 1% For The Planet 的連結. 綠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加入國際環境組織 1% For The Planet 的契機是什麼? 加入後,有為組織帶來什麼不同的火花或有趣的連結嗎? 環資:加入 1% 的契機主要是希望透過這樣的連結,找到更多支持我們理念的企業。 因為我們是台灣第二間加入 1% 的 NGO,剛加入時,台灣還沒有企業加入,還記得第一筆捐款給我們的企業,就是 Patagonia 的新加坡分公司。

    • 剩食變續食解方一:食物銀行
    • 剩食變續食解方二:食物共享平台
    • 剩食變續食解方三:食物中途島
    • 剩食變續食解方四:零浪費甜點實驗
    • 剩食變續食解方五:剩食吃到飽

    最早由美國開始建立的食物銀行計畫,是針對較弱勢的群體,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品,減輕他們生活上的困境。而在台灣,從過去幾年到現在,也持續有許多積極推動食物銀行的公益組織正在默默努力著,其中,由財團法人新漾基金會在 2021 年推出的「食愛銀行」行動,便是透過開架式的食物銀行,提供有需要的對象和家庭更多實質的幫助。 透過「伙伴會員」機制,以點數兌換物資模擬消費體驗,除了創造社區互助網,新漾基金會也與附近商家合作,募集惜食商品,包含生活日用品和可久放的罐頭、主食與飲品,再經由志工整理、重新分裝後上架,妥善運用以避免資源浪費,促進續食運動的良善循環。(也來看看:全台愛心冰箱地圖) 除了希望為弱勢團體及剩食議題盡一份心力,新漾也期待讓「食愛銀行」成為年輕人服務學習的場域,因此,也積極招募附近學校、社區的青...

    為了減少食物浪費,食物共享平台「享食台灣(Food Sharing)」自 2016 年起便在台北展開每日從合作店家收取剩食的活動。「享食台灣」希望拿掉年紀、性別與貧富的差異與限制,只要是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使用這項資源,讓食物再利用,減少不必要的丟棄。 在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助理的創辦人施特凡(Stefan Simon)曾提到,有些店家賣的食物,如早餐店、小吃便當店等,如果當天沒有賣掉,因為不耐放且量不大,不一定符合捐贈標準,因此,創辦這個共享平台,是希望邀請大家一起成為惜食者,把沒有賣完但仍可食用的食物捐出,而其中一個做法,便是打造社區型的「公共冰箱」,存放大家善心提供的食物。 經過這幾年的調整,目前享食台灣有兩個社區冰箱、並與兩間麵包店持續合作,維持每日的剩食領取。若對於食物浪費...

    另一個針對剩食議題的倡議活動則是「食享2.0計畫-惜食中途島」,其機制主要是從賣場、各大公司行號蒐集即將到期或是人們不想要的食物,透過志工的協助,將食物運送到惜食中途島進行食物回收處理,接著再次分送出去,免費給予需要的民眾或弱勢團體,讓剩食可以擁有二次生命。

    「Pick Food Up扌合生態廚房」(讀音:手和)是由曾在義大利攻讀慢食碩士的黃尹宣所創辦,主要推廣剩食運動及格外品(食物分級後難以賣出的產品)的再造。 因為希望打破一般人對於「剩食=壞掉的食物」 的刻板印象,黃尹宣所使用的剩食,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以今年 12 月因應聖誕節所推出的「2021 聖誕甜點禮盒」為例,其中的「紅柿香料」磅蛋糕,採用包裝有瑕疵或抽檢後仍可食用的食材,如石柿、過熟香蕉、有機鷹嘴豆等,進行食材再利用,並搭配具聖誕節氛圍的香料,打造令人驚豔的甜點成品。 透過將剩食轉換成可口點心,黃尹宣想讓更多人知道,許多剩食只是因在錯誤的生產消費體系中成了淘汰品,但營養價值跟新鮮程度並不輸正常品,只要經過精心烹煮,一樣可以成為令人垂涎的美好料理。

    為了改善剩食問題,在日本也有業者推出「剩食吃到飽」的服務。透過手機在網路上預約,每天都能享用各式剩食料理,進而有效降低食物浪費。此外,東京有一間麵包店提供「包月吃到飽」服務,將賣剩的麵包商品發到品牌的 APP 上,會員就可以在此預約想要的商品,之後再於指定的時間內取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另外, Yoru-No-Panya San 則是一週只經營三天晚上的東京麵包店,裡頭賣的麵包,來自東京各處不同麵包店中未售出的麵包。此外,他們也聘僱了《BIG ISSUE》雜誌的街頭販售員,或因疫情而被裁員的人們作為麵包店員,除了希望減少不必要的食物浪費,也提供就業機會給需要的人。

  3. 宣告「2025 可信淨零」承諾. 2021 年 1111 ,綠藤一反過去四年官網不開店的傳統,這天我們在官網只販售限量的「100% 真實期待捐款組」,並將所有收入全數捐予環境 / 公益組織。. ( 後續捐款資訊請見文末). 今年,綠藤加入了國際環境組織 1% for the Planet,不管 ...

  4. 2022年10月25日 · 2022 年 8 台灣綠能全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推動公益碳權專案結合企業資源幫助社福團體綠藤也成為全台第一家支持響應認購公益碳權的企業協助桃園脊隨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更換高效節能燈具預估還能為社福團體省下每年 130 萬 ...

  5.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 鄭涵睿 廖怡雯 許偉哲. 誠摯邀請您,撥空翻閱綠藤永續報告書, 與我們一起回顧,綠藤在純淨保養、 責任生產、永續實踐的足跡, 以及挑戰 2025 年「淨零碳排」目標的計畫。 下載 2022 綠藤永續報告書 →. 看完永續報告書想一起加入純淨生活行列,你可以: 1. 訂閱綠藤《純淨生活電子報》 2. 閱讀綠藤的 純淨生活部落格 ,了解更多保養觀點、成分的故事及永續生活靈感. 3. 回顧過去綠藤永續報告書: 2021 年 、 2020 年 、 2019 年 、 2018 年 、 2017 年. Hi,又到這個時刻,今年團隊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 2021 年永續報告書,對於肌膚保養與環境永續,綠藤持續在實踐想做的事與想說的話,而能完整把這些傳遞出去的地方就是這裡了。

  6. 加入 B 型企業對綠藤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環境與社會、公司治理、員工發展、商業模式等面向都了更多進步的依據,透過 B 型企業每兩年的審視與每年公告的「公益報告書」,讓綠藤在企業品牌經營的過程中,從裡到外都是追求企業盈餘、社會責任、環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