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4日 · 綁定悠遊卡後可以直接透過 App自動加值悠遊卡並管理卡片資訊每個悠遊付帳號最多能綁定20張悠遊卡如果你有多張和金融卡綁定的悠遊卡都能放進App裡。 綁定及連結錢包自動加值後,就完成卡片記名程序,卡片資訊管理、查詢消費紀錄、電子發票對獎便都能在手機上完成。 此外,購買悠遊卡1280定期票的購買服務也即將在悠遊付推出,未來不用於加值機台前排隊,一鍵就能購得定期票。 詳細會員註冊流程 請點此 。 悠遊付能協助智慧化管理悠遊卡,可設定卡片自動加值,還能查找消費紀錄、進行電子發票對獎。 左中右三張圖片截自 悠遊付EasyWallet. 能在哪些通路消費? 可綁定的銀行帳戶有哪些?

  2. 2014年1月3日 · 「遠通電收 ETC」 APP讓你隨時掌握餘額隨時試算通行費. 國道計程收費在 2013 年 12 月 30 日正式上路承包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ETC的遠通電收提供類似於悠遊卡eTag服務使用者可以預先儲值一筆金額在通過收費系統時道路模組辨識 eTag 後直接從使用者儲值帳戶扣款免去額外繳費過程。 遠通電收也貼心的開發了一個 App,讓使用者隨時查詢 eTag 帳戶內的餘額,還能試算通行費、查詢遠通服務中心據點等服務。

    • Line Pay 都要推跨境支付了,悠遊卡的電子支付才剛起步
    • 悠遊卡推「悠遊付」,最高儲值上限達 5 萬元
    • 2020 正式啟用,後續將開放全台交通領域支付
    • 可同步開通「虛擬台北市民卡」:支付停車費、水費等

    截至 10 月底為止,使用 LINE Pay 一卡通的人數約 187 萬人,為全台最多使用人數的電子支付,明(2020)年更將正式更名為 Line Pay Money,除了讓國人易於辨識,更能接軌國際跨境支付,使用 Line Pay Money 就能在日、韓、泰等國進行消費交易,預期更擴大支付戰線。 悠遊卡每年活躍卡數逾 2,000 萬張,長年陪伴台灣民眾的在地小額消費,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且悠遊卡是目前台灣除信用卡以外最大的非現金支付工具。 悠遊卡身為電子票證龍頭,但在電子支付卻相對落後,悠遊卡公司直到今(2019)年 2 月才取得電子支付營運許可,系統建置需要時間,眼看 LINE Pay 一卡通愈衝愈快,悠遊卡公司先於今年 4 月宣布結盟 Samsung pay,未來使用 Samsung...

    而悠遊卡公司親生、血統純正的電子支付「悠遊付」,原定明年才要上線,歷經 10 個月的催生,提前自 16 日率先召集 500 位悠遊卡使用者體驗測試活動,未來使用手機「嗶一下」就能搭車、使用小額消費,希望藉此緊追競爭對手 LINE Pay 一卡通的電子支付腳步。 「悠遊付」與平常習慣使用悠遊卡作為交通票卡有何差異,簡單來說,用手機「嗶一下」就能搭車,只要下載「Easy Wallet APP」,透過綁定手中的悠遊卡與銀行帳戶,就可啟動悠遊付錢包自動加值功能,由悠遊付錢包加值至記名悠遊卡中,啟動後在「台北捷運悠遊卡加值機」或「全家便利商店 FamiPort」靠卡感應,就能進行第一次加值,在小額消費場域,就能以手機 QR Code 掃碼或感應完成指定交易。 除了消費的載具由卡片變成手機,悠遊付和悠遊...

    初期試營運期間,號召 500 位居住在雙北地區的悠遊卡持卡人,可以在網路上報名體驗「悠遊付」,條件除了生活在雙北市,還需要有智慧手機,且擁有一張非悠遊聯名卡、Debit 卡或押金制卡片的悠遊卡,也就是最普通的悠遊卡,同時,有一銀、彰銀、台北富邦、國泰世華、新光、永豐、台新或中國信託等 8 家銀行任一家的活存帳戶,就能在悠遊卡官方網站申請體驗。 悠遊付因為透過手機綁定銀行帳戶,可以自動加值悠遊卡,除非存款帳戶裡沒錢,不然不會再發生悠遊卡餘額不足的問題。 「悠遊付」加入電子支付戰場,預計 2020 第一季正式全面啟用,屆時雙北捷運、雙北公車、YouBike 及淡海輕軌皆可使用,後續將開放至全台交通領域支付。

    除了「嗶一下」就能搭車的交通支付功能,2020 年第一季悠遊卡公司將與台北市政府合作,申請「悠遊付」的同時,也可同步開通虛擬的台北市民卡,就可使用悠遊付支付台北市汽機車路邊停車費、台北市公有停車場停車費、台北市自來水費、台北市聯合醫院醫療費的公共事業費用。 但是細看悠遊付目前端出的服務,與目前 LINE Pay 一卡通大同小異,且畢竟 LINE Pay 一卡通已先行了一年多,又與全台最大的社群軟體 LINE 合作,消費還有 LINE Points 回饋,悠遊付的回饋牛肉在哪裡,試營運期間還看不出來,隨著 LINE Pay 一卡通明年正名為 Line Pay Money 後,Line Pay 已將走向跨境支付,悠遊付晚進又沒強大社群當靠山,如何搶食電子支付大餅,可能需要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所言「...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3月23日 · 悠遊付的官方網站列出的新開放功能包括管理悠遊卡通勤支付掃碼付款用戶轉帳生活繳費自動加值悠遊卡等。 最受民眾期待的服務「嗶乘車」,只要拿手機感應捷運月台,就可以一嗶上車,且捷運、公車、YouBike 都能嗶, 未來也將開放 ...

  5. 2014年1月17日 · 相較於紐約地鐵臺北捷運系統售票方式完善乘客可選擇悠遊卡或單次代幣其中悠遊卡功能廣泛可用在台鐵Ubike借書證停車場小額付費等另外也有悠遊聯名卡與悠遊 debit 卡,一卡多用,值得紐約地鐵參考。 換個角度看,臺北捷運是否適合手機 App 付費呢? 捷運上低頭族橫行,如果採用 App 付費制度也蠻便民的,乘客輕滑手機就可以感應付費,不須掏出卡片。 然而手機 App 不可成為唯一付費方式,否則將造成公平疑慮,畢竟並非人人有智慧型手機;且目前悠遊卡付費服務頗為便利,所以臺北捷運可等到手機 App 付費習慣更為普遍後,再開發 App 付費制度。 延伸閱讀: 搭地鐵沒帶錢? 你肯對這台機器蹲 30 下,它就送你車票.

  6. 2017年9月12日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說明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當初發展是交通票證之後發展到小額支付因應數位環境發展現在擬進入線上支付至於電支本來應用就是在網路上。 因此,電票、電支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法令在管理。 針對柯文哲抨擊金管會拖延悠遊卡申請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的業務金管會則回應法令並無禁止電子票證機構兼營第三方支付機構電票機構只要拿到電支執照就可以兼營近期已核准一卡通兼營電支。 金管會指出,電票、電支的儲值、交易限額都不同,如電票儲值上限為新台幣 1 萬元,電支則依據認證工具強度的不同,儲值餘額上限為 1 到 5 萬元。 金管會:你明明就沒申請啊! 金管會更指出,「悠遊卡至今根本沒有申請,也沒有所謂拖延問題」。

  7. 2018年3月8日 · 他們並不是像以往所想像的不願意使用新科技而是現有行動支付對他們來說有著太多痛點不足以使他們從習慣的付款方式悠遊卡現金等轉換。 (本文經投稿作者 謝子昕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有比悠遊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