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1日 · 8 月豔陽天走進陳錫煌住的陳悅記祖宅,這棟在地方上被稱為「老師府」的建築,興建於 1807 年,是大龍峒在大清時期文風鼎盛的象徵。 陳錫煌打從出生就住在這棟古厝至今,他說,鼎盛時期有上百戶人家住在這,如今只剩下十幾戶。

    • 理由(一),因為在歷史上大家早已難以分清你我彼此
    • 理由(二),充滿創意與革新的新興宗教,直接結合三教教義合一
    • 理由(三),紅塵俗子多半重視靈驗,少有時間專讀經典教義
    • 台灣歷史上,造成神佛難分之原由主要有五個貢獻者
    • 結論

    儒道釋三個宗教,長期影響中土思想,思想信仰互相融攝,甚至連神明譜系也彼此收編,長期混血之下,都已經有所沾染。 比如,道教裡的斗姥天尊,佛教稱為摩立支天菩薩,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在道教裡認稱為慈航真人。佛教許多法師稱玉帝是忉利天主,作為佛家護法神。 然而釋迦牟尼,在道教裡亦被歸為為大覺金仙。道藏有收經書說老子化胡,西傳道法化身為釋迦牟尼。道教支派普庵派,其宗師便是佛教的僧侶普庵禪師。 除了神系相互影響,佛道二教彼此經書抄來抄去,也在所多見。這部份扯到許多偽經考證,本文不多探討。 至於道家大師註佛經(呂祖注金剛經),佛家大德解道經(道德經憨山註)等等,三教之間的宗師彼此用自己的教義解識他教的經典,更是歷代常見。 明清以來,道人習佛法,僧人住神廟,這都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尚有許多出家大師紛紛提倡三教...

    在明清以來,許多宗教勢力打入民眾,蓬勃發展。 1.有的宗教直接以三教原始經典為學習對象,但是修行方法自己走出一條路,如:理教:以儒家為基底,奉觀音為主神,習道法道術濟世。台灣在戰後有位理教大法師,是越戰前南越的國師,道功十分精湛,也是著名中醫許多人不知其理教背景,視其為道門人士。 2.有的宗派自創新經典、新背景、新教義融合三教,如:羅教:只要跟無生老母或真空家園有關的信仰系統,都是源於此教。羅教在明清傳播甚廣,發展出數百種各式各樣的宗教,此教自創經典、神系與世界觀,採用許多佛道二教的說法與術語,但是被二教人士認為其偏離二教原始教義。 因此羅教系統的相關經典,自然也不會被二教承認。在羅教的傳承發展裡,在台灣比較有名氣的宗教有一貫道跟齋教。齋教在清朝時分別傳入台灣,其實是龍華教、先天教與金幢這三...

    三教的教法不太相同,雖然原始的經典皆有自己的獨立體系與思想,但是如沒有仔細深究,自然搞不清楚其中的區別。 反過來講,想要分得清其中差別,多半是純粹三家的修行者或奉行者,依照經典的教法,還有戒律的框架來提供分辨的依據。這涉及許多複雜的問題,比如經典的真偽考證與認證,一般來說會把放在道藏或佛藏經的經典視為正典,不在其中經典與相關說法,視作為附會外道。 但是對於求保佑的俗子們來說,是較少會去關注的議題,反正大家信者恆信,在習俗上也是照樣延用,自然就成為了現在的風貌。 基於前三個理由,可以再從歷史的發展來解釋台灣民間信仰道佛混血的現況。

    1.鄭家王朝 2.移民 3.官員 4.神職人員 5.日本政府 (一)鄭家王朝: 羅教系統的教派,由於在中國基層人民傳播很廣,組織嚴密,受到朝廷的忌憚與壓制。這些教派往往轉為地下傳播,秘密結社甚至轉為幫會。鄭成功抗清的背景與天地會有十分密切的關連,與許多秘密幫會只要同以抗清為目標,多互通聲息與串聯合作。 因此,有別於清廷的嚴加禁止,鄭家王朝對於羅教系統的宗教傳播採取寬鬆的政策,信眾們隨著鄭氏來台,羅教的神佛融合教義,慢慢地融入並影響台灣人民的生活。 (二)移民: 從中國歷史文化來看,漢人的民俗信仰就是以道教為基底,其中天公城隍與土地公等等,就是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對象,早已深植人心。 自鄭家經營台灣時期開始,大量漢人移民來自沿海各省,特別是福建。閩地多山,原住民多行巫術,算是道佛二教傳教的邊陲地帶...

    台灣的民俗信仰,可以說是以道教信仰為基底,風俗習慣為介質,結合不同有能有力的對像崇拜的產物。 人民信仰的基礎多半是追求務實生活上的幫助,只要能夠有助於務實面上的福祿壽,人們對崇拜的對像來者不拒,非常多元離奇,跨越宗教,物種,國界與職業。 從建廟立像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 從怨死的母豬到顯靈的天皇: (台南鎮山大將軍廟,長濱天龍宮祭日本天皇) 遇難的公主到溺斃的姑娘: (墾丁八寶宮祀荷蘭公主瑪格莉特,水流屍張玉姑) 荷蘭的硬漢到菲律賓的小哥: (水林綠佑將軍廟祀荷蘭將軍Leo,太平菲賓大哥廟祀不知名姓的菲國男性水流屍) 叛亂的份子到平亂的功將: (內門興安宮祀朱一貴,鳥松大將廟祀征朱一貴殉職的陳元) 民國的歌手到日本的警察: (二林廣懿宮祀鄧麗君,東石鄉富安宮祀義愛公 森川清次郎) 二二八...

  2. 2018年10月15日 · 教育主體是孩子,沒有其他. 很遺憾的是目前為止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裡,還是沒有老師能夠真正意識到這句話的涵義。. 教育的主體在學生,以及他們想要進行的學習,還有各個主體可以接受的學習。. 這一點我覺得台灣的老師自覺性還是很不夠。. 如果 ...

  3. 2015年11月26日 · 敝人在美從事教育相關社會企業、教育科技研發至今約八年,曾在教育科技研究中心任職,後透過創辦社會企業幫助美國各州公立中學建置互動式學習平台,現致力於美國研究試辦雙語科技化微型學校,可望提高教師薪資與降低學校科技化之成本。 敝人希望能透過分享一些相關經驗來拋磚引玉,希望能促使大家對台灣教育制度與文化有更務實的反思。 求證偏見. 出自科學背景的朋友,對求證偏見(Confirmation Bias)應該都不陌生,其意義在於趨勢與資料之觀察者,常因自身的立場而只關注對自己的假設有利的人事物。 台灣人在看待美國的教育時,可能是為了創意、培育技術人才或產業發展,尋找個簡單明瞭的答案,而單單挑出些片面的現象與數據來討論,將一些無關緊要的現象硬定位成解藥。 舉個例子好了。

  4. 2016年10月7日 · 「你們不發問我就不上課」——這門課讓我學會大學教育中最有價值的事情:舉手發問.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2016-10-07.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大二那年的一門課堂,他學到了非常重要的事情:舉手發問。 對著沉默的教室,教授只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你們不發問,我就不上課。 他才發現——這,就是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 沉默的課堂彷彿是台灣的常態,問問題反而招致同學們不耐的眼光,可是這樣的教育宛若一攤永不流動的死水。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 許瑞福. 前天和一位好友出門散散心,聊著聊著,談到台灣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他思考了一下,回答說: 「我覺得問題在於教授在課堂上都不想跟學生互動,如果師生之間都沒有對話,怎麼可能會有新的想法出現?

  5. 2016年12月20日 · 日本知名建築史學家與建築師藤森照信受邀在百年建築華山特區裡,打造一座新、舊對話的新建築。. 引入日本茶道的精神,再利用台灣自然素材建造、隱藏在華山不起眼的小角落,在華山流連往返的你,是否曾經發現?. (專題企劃/製作:倪二林、詠 ...

  6. 2019年8月8日 · 故事工廠最新作品《七十三變》,現正如火如荼地排練中。劇本發想自京劇國寶——陸豪老師的真實家庭故事,主角陸天好的原型便是老師本人:戲台上是齊天大聖,戲台下是兒子也是手足。劇中主要描述的是陸天好年少時期與中年時期的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