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雖然因疫情今年「高雄馬」延期至10月底舉辦,慢跑早已成為市民喜愛的運動之一,甚至跑友們還整理高雄人氣練跑路線大特搜,無論是短距離10公里以內、中距離11至20公里、或長距離21公里以上,上山下海都可以用腳來認識高雄。. 若想在日常慢跑路線以外 ...

  2. 賽程精彩緊湊,每天都有《英雄聯盟》、《CS:GO》與《鐵拳7》三個電競項目的比賽,玩家可以選擇喜歡的賽事進行觀賞,也能在線上不同頻道收看不同項目的比賽。 除了令人熱血沸騰的電競賽事以外,另將比照國際級的運動會模式,進行開幕和閉幕。 開幕當天將由金曲歌王蕭敬騰獨挑大樑帶來精彩演出,閉幕式則由「Hebe」田馥甄為世界級的電競盛會劃下完美的句點。 2018世界電競錦標賽在高雄。 (圖片提供/TESL 台灣電競股份有限公司) Information. 2018 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 日期:2018/11/9 (五)~11/11 (日) 地點:高雄巨蛋(高雄市左營區博愛二路757號) 直播: http://2018iesf-wc.com.tw/tw/live.

  3. 台灣第一座水平旋轉橋 - TAKAO 樂高雄. 【202006城市快門】最美新地標「大港橋」!. 台灣第一座水平旋轉橋. 高雄為山海河港兼具的國際城市,大港橋更是台灣首座水平旋轉橋面,別具意義。. (攝影/Carter). 走在駁二藝術特區的碼頭旁,可以看到水面矗立一座 ...

    • 國際級馬場在大樹
    • 抗壓性高過關斬將
    • 發揚台灣馬術運動

    15年前,蘇政宏在高雄大樹成立了澳登堡馬術指導中心,占地7500坪,目前包含兩座國際級室外馬場,及一座國際標準尺寸的室內場與歐式馬廄,擁有70多匹來自歐美各地優質培訓馬,不僅是全臺規模最大,並且比照世界頂級賽事或俱樂部的標準配備,從歐洲代理進口馬飼料營養品,並設置控制溫度濕度的飼料倉庫,也是全臺唯一有此設備的馬場。 自1994年廣島亞運團體障礙賽奪下銀牌之後,蘇政宏在馬術圈消失了十年,他說,那時太年輕,又覺得南部馬場環境欠佳,轉行去開大貨車、跑南北貨,直到回南部後還是想經營馬場,才慢慢打造出澳登堡現有的規模。

    聊起自己與馬的淵源,蘇政宏回憶往事,小學六年級時,台南鄉下老家附近有養鹿場,也養了5匹馬,當時在鹿場割草、掃廄當免費工,就能換來騎馬一圈的報償,對他而言那是最簡單的快樂了。一開始,家人是反對的,他就偷偷練習,「後來要比賽了,教練到家裡去跟我父母提這件事」,國中畢業後,蘇政宏已是正式選手了。 馬術障礙賽除了策略,騎師本身心理素質尤為重要,蘇政宏在1988至1993年之間,分別斬獲全運會馬術障礙個人賽金牌、大陸內蒙古國際馬術邀請賽團體冠軍等,就算1994年廣島亞運拿下銀牌,他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那時沒有奪牌的壓力,就是抱持志在參加的心情而已」,在馬術競技路上單槍匹馬、過關斬將,曾有教練對他評價,「抗壓性非常好」,或許就是戰功彪炳的最佳註解。

    亞運奪牌那年,蘇政宏從賽場退役下來,完全不戀棧場上的榮耀時刻,轉任教練職十多年,並身兼經營者,他全心致力培養新生代騎師,還不惜斥資打造足以媲美歐洲頂級俱樂部的馬場環境,近年更與高苑工商、正修科大合作設立馬術學校,他也鼓勵有志投身馬術領域的青年學子,可以赴海外深造,像是研讀獸醫,或是學習幫馬釘蹄、磨牙齒等不同專業,「這些年輕人回來,馬的產業會更完善,」蘇政宏說。 馬術障礙是一項需要每天按表操課的運動,連週末都不得閒,為了成為專業的騎師,尤其在台灣場地不夠發達的條件下,騎師們必須藉由參加世界各地的賽事,累積往後進軍亞運、奧運、世界杯的競賽條件。蘇政宏還會對年輕騎師強調英文能力的重要性,唯有與國際接軌,才能進入頂級行列的門檻。 相對於其它種類的競賽,馬術是一項比較沒有年齡限制的運動,奧運會場上曾有...

  4. 電話:(07)215-2525. 文/陳婷芳 攝影/曾信耀. 看更多當期期刊內容. 踏青爬山. 地圖遊高雄. 關於旗山,每每聯想起的總是香蕉王國,這是最為人熟知的旗山印象。. 當多數城市馬不停蹄地開發與建設,在地人卻慶幸著旗山沒有跟上西部發展,旗山老街是...

  5. 數百位來自臺灣、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藝術家作品匯集在駁二藝術特區,吸引喜愛藝術的民眾和藏家參觀。. (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歷經2年疫情再出發,高雄藝博於2022年重磅回歸,位於駁二藝術特區倉庫的展場,規劃50個展位與特展區,包括臺灣與日本 ...

  6. 「吃蛇的女人」的神話故事講述一位嫁入魯凱族萬山社的異族女子,烹煮百步蛇食用,但萬山人視百步蛇為守護祖靈,不可褻瀆的象徵,女子因而被夫家逐出家門,她與丈夫約定於大石處見面,等待期間女子以手指在岩塊上作畫,相傳故事的場景就在「萬山岩雕群」的「孤巴察峨」(Gubatsaeh)。 1978年,任教屏師專的高業榮教授,在萬山族人帶領下發現第1及第2座岩雕遺跡「孤巴察峨」及「祖布里里」;1984年發現第3處岩雕「莎娜奇勒娥」;2002年,又發現第4處岩雕「大軋拉烏」,文化部於2008年正式公告指定為「國定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共有4處14座岩體。 「孤巴察峨」萬山語為「有紋樣的石頭」之意,是岩雕群中紋飾最多、最豐富的一座,岩石表面刻鑿人像紋、圈狀紋等紋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