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8日 · 集結 TVBS 旗下經紀陣容包括陳亞蘭修杰楷江坤俊等七位藝人專家透過 AI 即時演算,以 Q 版外貌呈現藝人個性與極具藝人個人特色的互動,為每位名人分身帶來完整行動化的 AI 新體驗。. 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媒體導入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 AI ...

  2. 2023年7月17日 · 事實上房產仲介是一個強調客製化和雙方溝通交流的業務故張玄江認為AI 並不會取代房仲,而是協助房仲做決策,讓整個流程以數據為基礎提高效率和個人化的程度,「客戶說不清楚、業務難以判斷的事,我們讓系統幫忙解決。

    • 傳統顯微鏡「解析度」與「廣度」受限,阻礙科學家觀察細微變化
    • 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可短時間內偵測大腦個別分子位置
    • 台日跨國技術合作,打開大腦的潘朵拉盒子
    • 「看見」大腦記憶的生成,破解大腦疾病之謎

    先來說說傳統顯微鏡的問題!傳統光學顯微術能夠解析的最小距離,大約 250 奈米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兩個發光分子之間的距離小於這個極限,因為光波的繞射特性會使分子影像變得模糊。這個鑑別距離極限,定義了光學成像的「解析度」。 大腦神經突觸的大小約在 20 到 40 奈米之間,與腦部分子活動相關的神經結構尺度也在數十奈米。可想而知,運用傳統「粗線條」的光學顯微術觀察大腦,一定會有「見林不見樹」的問題:即使可知大致的神經走向,也無法得知細微變化。但魔鬼,就是藏在細節裡啊~~ 另一方面,傳統顯微鏡還有視野廣度或視野大小的問題。神經突觸的大小是果蠅大腦 (約數百微米)的數千分之一。想要解析特定分子在大腦的分布,困難度就像用小小無人機空拍一個籃球場,還要定位籃球場上每隻螞蟻的正確位置。 但在顯微鏡的世界裡...

    首先,這種顯微技術必須能夠定位腦神經細胞中個別分子。衡量各種超解析顯微術的優勢與適用範圍,「單分子定位顯微術」(single molecule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具有數十奈米等級的空間解析度,得以鑑別相距約 20 奈米的分子,恰好符合神經生物學家對解析度的要求,無疑是首選工具。 再者,因為神經網路遍佈全腦,並非僅侷限在大腦的表層,此顯微術必須能看得又深又清楚,才能重建果蠅大腦完整的三維影像,提供全面而精密的分子地圖。近年熱議的「層光顯微術」(light-sheet microscopy) 可快速取得大範圍樣品的影像,成為不二首選 (有關層光顯微鏡的介紹,請見研之有物另一好文〈灑下百道層光,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晶格層光顯微鏡〉)。 再加上,江安世院士團隊透...

    有了既定的策略,抽象的概念立刻轉化為一個跨界、甚至跨國的技術整合問題。陳壁彰副研究員與江安世院士合作,將一個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中心打造的特殊顯微物鏡,整合入實驗室既有的掃描式貝色層光顯微鏡 (Scanning Bessel beam light-sheet microscope),建構出針對透明化樣品最佳化的超解析顯微鏡,並應用日本東京大學 Yasuteru Urano 團隊開發的新型閃爍螢光染劑 HMSiR 標定腦內分子,讓每一個參與大腦記憶生成的分子,發出清晰且明亮的光訊號。論文第一作者、現任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助理教授朱麗安興奮地說: 因為商用顯微鏡大多有鏡頭選用、解析度等限制,尤其層光顯微鏡在鏡頭選擇上更是有諸多限制。 那麼,這項新的顯微鏡系統,會對神經科學帶來什麼...

    昆蟲腦部的蕈狀體分布了一種囊泡單胺運轉蛋白質(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與昆蟲的嗅覺與記憶功能息息相關,是一種在腦部負責訊息傳遞的重要分子。只要標定這種蛋白質分子的精確位置,即可從中歸納出與記憶有關的分子機制。 本次研究發現:在讓果蠅進行特定的記憶訓練後,只有特定的神經突觸會增加囊泡單胺運轉蛋白質表現,顯示這些神經在記憶過程可能肩負重大功能。 藉由類似的實驗,神經科學家可以釐清神經變化和特定腦部活動的關聯,進一步理解神經在腦部記憶生成的機制,以及神經可塑性 (placiticity) 的變化,破解大腦記憶之謎。 另一方面,由於鼠腦被普遍使用於與人類腦部疾病有關的研究,未來江安世院士研究團隊也計畫以此探索老鼠腦,揭密與蛋白質分布有關的機制,對於解答部分人...

  3. 2023年5月26日 · 美國一名年輕的會計師 Jeremy Peer,就經歷了這樣的心境。 他在一家非營利組織中擔任會計,領著年收 6 萬美元的薪水,並且花了 10 年時間,好不容易才還清自己 40,000 美元的會計學士學位的就學貸款。 雖然這份薪水看起來完全能夠支撐他的生活,但最大的問題是,「我買不起房子,」Jeremy 表示,「我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地方來養家糊口,並有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地方退休,但想靠會計薪水升職買房,成本會很高,可能要花更多錢、更多時間,我不想那樣做。 在 2021 年的秋天,Jeremy 在閒暇時間滑到了一則抖音(TikTok),並發現了有「不用回學校上課也能學習」的機會。

  4. 2019年3月5日 · VO 精選好書 2019-03-05. 圖片來源: Pexels 。 《VO》導讀: 看見爸媽白髮越來越多、常到醫院診間看大小病,你開始意識到「爸媽真的老了」。 不過老年人的疾病通常多且複雜,不同科別醫生開的藥又可能互相衝突,萬一不小心產生副作用該怎麼辦呢? 台灣許多醫院設置老年醫學門診、高齡醫學中心,就是專門解決這樣的問題,為老年病人提供「全面性」的治療與照護。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康健》雜誌總編輯 張曉卉、 《康健》雜誌編輯部. 老年人用藥情況很複雜,不僅服用藥物種類多,發生副作用的機會高,而不同科別各自開藥,很容易出現治療目標不一致的重複用藥、用藥衝突的情形。

  5. 2023年9月5日 · 北美科技業薪水高的職缺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也為許多非工程背景但嚮往科技業的人開啟了夢想的大門。 但等到實際進入了科技業之後,心境或許會有所改變。 外媒分享一位 Google 前策略和營運經理,最後放棄了 600 萬台幣科技業高薪工作,我們來看看他的想法是什麼。 放棄科技業高薪看起來像傻子,Google 前策略經理走出康莊大道! Jerry Lee 在幼兒園時期接觸遊戲「星海爭霸」,因此對「策略」和「科技」產生了連結。 隨著年齡增長,吸收到的資訊越來越多,因此 在大學時就為自己設立了一個目標: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策略長職位。 什麼是策略長職位? 聽起來很抽象,但工作內容包山包海,需要同時有 MBA 的背景及技術的概念。

  6. 2020年9月9日 · 日本農機產業在全球屬於前段班,價格自然比較高。 桃園區農改場今天召開「葉菜移植神器,坐著種菜還能提升作業效率」記者會。 農委會桃園區農改場 8 日舉行「葉菜移植神器,坐著種菜還能提升作業效率」記者會,發表一款台灣才有的「短期葉菜」種菜機,對比人力種菜速度快近 3 倍,力拚年底技轉生產。 圖片來源: 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桃園區農改場副研究員邱銀珍指出,日本的種菜機是種水稻、長期葉菜(高麗菜、花椰菜、大白菜等)的款式,每台新台幣 80 萬到 100 萬元不等,例如台南區農改場曾購入一台種美生菜的日本農機,但是最後種出來的美生菜,也是要出口日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