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符合資格的農民可從2020年12月7日起攜帶身分證影本、申請書(從農工作切結書)、轉帳代繳之約定書,到鄉鎮區農會提出申請,農會收件後會透過農民福利資料管理系統檢視,審查通過後會於農委會資訊系統登錄、通知勞保局並送地方主管機關備查。
      www.moneysmart.tw/articles/農民退休儲金-農民退休金-勞退金-退休金-農保/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4月29日 · 農民退休儲金停繳申請書(農民向農會申請時使用) 農民退休儲金提繳比率調整申請書(農民向農會申請時使用) 金融機構轉帳代繳農民退休儲金委託申請/終止約定書(農民申請轉帳代繳時使用) 農民退休儲金補繳申請書(農民申請補繳時使用) 核發業務 農民退休儲金

  3. 2020年12月13日 · 農民退休金 制度則仿照勞工退休金制度在原有的農保及老農津貼制度的基本保障下再加上 農民退休儲金 個人專戶,由農民與政府共同按月提繳,鼓勵農民儲蓄養老。 農民退休儲金 專戶提繳的參與資格為:未滿65歲、未領取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 農民每月提繳的金額,則按照勞工每月基本工資(2021年為2萬4000元)的1%至10%,政府也會提撥相對金額到個人專戶中。 提繳費率每年5月及11月都可調整一次,繳納金額未來也將隨法定基本工資調整,每年平均調升2%、基金收益3%。 符合資格的農民可從2020年12月7日起攜帶身分證影本、申請書(從農工作切結書)、轉帳代繳之約定書,到鄉鎮區農會提出申請,農會收件後會透過農民福利資料管理系統檢視,審查通過後會於農委會資訊系統登錄、通知勞保局並送地方主管機關備查。

  4. 如何提出申請?. 答. 、「農民退休儲金條例於110年1月1日施行農退儲金屬自願參加性質其資格條件為:(實際從事農業工作的農民健康保險下稱農保被保險人。. (未滿65歲。. (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 但依農民健康保險條例 ...

  5. 申辦流程. 1. 請登入勞保局全球資訊網之「 個人網路申報及查詢作業 」。 2. 選擇申辦作業」/「農民退休儲金申辦作業」/「農民退休儲金含提前請領)」,即可開始進入申辦程序。 (※ 臨櫃郵寄及線上申辦等申請方式只須選擇一項辦理即可如重複送件因須併案審查反而會增加核發時間應備物品. 選備:依請領條件第4項請領者,應檢附有效期限內之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證明正背面影本。 作業天數. 請領手續完備,經審查應予發給者,勞保局自收到申請書次月底前發給,並匯入請領人指定之國內金融機構之本人名義帳戶。 備註. 一、提前請領農民退休儲金者,由農民決定請領之年限,作為退休儲金計算基礎,並按月定期發給。 請領年限應以年為單位,並以整數計之;經勞保局核付後,不得再為變更。

  6. 勞保局表示農民退休儲金的主管機關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繳金額的計算及收繳與核發等業務則由勞保局辦理適用對象是未滿 65 實際從事農業工作有農保且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含公保養老給付勞保老年給付軍保退伍給付及國保老年年金給付的農民符合條件的農民可以依自己意願向農保投保之基層農會申請提繳農民退休儲金並由農會向勞保局申報開始提繳另外為便利農民按月提繳勞保局規劃請農民以約定轉帳方式辦理繳款保障農民權益。 勞保局提醒,農民申請提繳後每月要提繳之金額,係依勞工每月基本工資 (110 年為 24,000 元) 乘以提繳比率計算,提繳比率由農民於 1%-10% 內自行決定,農民依規定提繳後,主管機關即按月提繳相同金額存入退休儲金個人專戶中。

  7. 農民參加農退儲金應填具申請書親自向農會提出申請攜帶文件主要有1.國民身分證影本2.農民在農會信用部以本人名義委託代繳農退儲金的約定證明如農會未設信用部則在郵局辦理)。 此外如果農保資格有疑義須辦理農保資格補正時依規定則須檢具其他相關文件農委會指出農民每月提繳金額為勞動部公告之勞工每月基本工資乘以提繳比率計算其提繳比率可由農民在1%至10%範圍內自行決定。 假設農民提繳比率為10%,110年基本工資為24,000元,則農民110年1月提繳金額為2,400元。 農民日後如有調整提繳比率的需要,可於每年5月或11月向農會提出申請。

  8. 2020年12月4日 · 農民退休儲金明年上路下週12月7日開始申請今年6月10日政府公布農民退休儲金條例》,未滿65歲且具農保身份的農民未來每月繳納勞工最低薪資的1%至10%政府就將提撥對應比例到儲金專戶繳納至65歲時即可領取退休儲金。 明 (2021)年基本工資將調整為2萬4000元以25歲青農為例若每月繳納最高額度2400元繳納40年65歲起領取老農津貼加上退休儲金每月約可領到4萬5590元。 老農津貼領至過世為止,退休儲金則可領至85歲,若提前離世,家人可提領完,農委會預估明年會有6萬農民參加。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陳怡任說明,軍公教及領取國民年金者不能領取老農津貼,但農民退休儲金制度和勞工退休金專戶並不衝突,在社會上工作過的人若轉職從農仍可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