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祖 [編輯] 繼光餅的名稱由來,來自明朝武將戚繼光,當時將行軍乾糧做成餅狀,讓士兵以繩串起掛於胸前以利攜帶並食用。[16] 蠣餅是馬祖特有的平價點心,通常是以現炸現賣的方式。

  2. 明朝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犯福建,戚繼光奉命入閩殲敵,適連日陰雨無法做飯,乃造餅串起掛在身上,後人稱之為「光餅」、「繼光餅」。 [1] 各地光餅 [ 編輯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5月5日 · 馬祖的美食有清蒸黃魚、淡菜、筆架、東莒光蛤、魚麵、黃金餃(地瓜餃)、(虫弟)餅、蘿蔔絲餅、紫菜、繼光餅等,特產有八八坑道高粱、東湧陳高、老酒、魚麵、黃魚、紅糟、米醋、馬祖酥、芙蓉酥、黃金餃(地瓜餃)、金銀花茶等。

  5. 工具. 戚繼光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17日),字 元敬 ,號 南塘 、 孟諸 , 山東 登州 人, 明朝 將領。 戚繼光出身 軍戶 ,奉命戍守 浙江 和 福建 十多年,招募士兵組成戚家軍,練兵嚴格,軍法嚴厲,創立新戰術,注重武藝訓練,多次擊敗 倭寇 ,肅清閩浙的倭亂,戰蹟彪炳,從 參將 多番轉遷,升任福建 總兵 。 後來戚繼光受命鎮守北方邊境防範 蒙古 ,得到 首輔 張居正 和 兵部尚書 譚綸 的信任,擔任 薊州 總兵十四年,重修 長城 ,建造塔樓加強防務,官拜 左都督 ,加封 少保 兼 太子太保 ,地位顯赫。 張居正過世後,戚繼光屢次被參劾,退休回鄉,晚境淒涼。 戚繼光兵書著稱於後世,著有《 紀效新書 》與《練兵實紀》,詳細記述其行軍練兵的經驗與戰術。

  6. 鹹光餅是相傳於明代將軍戚繼光為了奉命捉拿海盜,因伙伕在做飯時灶煙升起,引起海盜來襲,於是戚繼光為了克服海盜,叫伙伕做些烘乾以便儲存的乾糧,並以繩子串起,讓士兵方便攜帶,後人為了紀念戚繼光將軍的睿智,這種餅取名為「鹹光餅」。

  7. 台灣小吃(臺灣話: 小點,臺羅: sió-tiám ),是台灣富有文化特色的街頭小吃的總稱 [1],與離島澎湖小吃、馬祖小吃以及金門小吃等共築台灣美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8. 馬祖光(1928年4月11日—2003年7月15日),中國光電子技術專家。 生平 [編輯] 1928年生於北京。195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195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激光介質光譜、新型可調諧激光和非線性光學及應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