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5日 · 上班族久坐、姿勢不良,常常會有腰痠、腰痛的情形,痛起來也是很要人命的!. 當急性腰痛發作時,該不該去看醫生?. 如果不用,又該怎麼自行緩解呢?. (責任編輯:鄭閔文). 骨科名醫 久野木順一. 許多人都有過突然的腰痛,也就是所謂的閃到 ...

  2. 2019年12月10日 · 最近經常覺得肩頸緊繃、僵硬,或是不定時的頭暈、頭痛?. 這些可能都是頸椎發出的警訊。. 台灣運動醫學權威復健科資深主任醫師林頌凱指出很多人都知道使用 3C 產品對頸椎的影響很大,但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動作會影響到頸椎,例如坐公車時候拉吊環 ...

  3. 2018年8月8日 · 物理治療師幫你破解許多脊椎側彎的迷思,以及教你判定自己的脊椎是否正常。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物理治療師 李容霆. 根據國內外研究統計,脊椎側彎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3%,不同國家及地區,比例上有些許差距,但大致在此範圍內。 因此,以台灣人口數乘上百分比,保守估計台灣潛在脊椎側彎患者至少高達60萬人! 看到這個驚人的數字,是否讓大家開始思考:「我有脊椎側彎嗎? 這樣算是脊椎側彎嗎? 在問這個問題之前,你對脊椎側彎了解多少? 以下是一般人對於脊椎側彎似是而非的認知,在此一一釐清如下: 一般認知1:駝背=脊椎側彎.

  4. 2022年1月17日 · 我們身體兩側各有這三條肌肉,它們會一起協同作用,幫助我們做髖部屈曲的動作 ,並在走路、跑步、從坐到站起身時來穩定髖部與背部。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腰大肌從脊椎開始往外下斜走,與髂肌和腰小肌結合成髂腰肌,最後接到大腿股骨。 腰小肌的走向與腰大肌相同,約有四成的人缺乏腰小肌。 接著,你可以把骨盆腔想像成一個碗狀的容器,髂肌則是剛好鋪在碗的內緣的肌肉,最後也是接到大腿股骨。 所以,從圖片上我們就能得知,髂腰肌是連結軀幹與下半身的重要肌肉! 能讓髖部屈曲,代表讓膝蓋往胸前靠近,我們每一次往前走路要抬起膝蓋時,都需要這樣的動作。 所以這裡整理一下幾個髂腰肌的特點: 髂腰肌是連結背部與大腿的重要肌肉. 髂腰肌經過髖部,於是容易因久坐而變得緊繃. 走路、爬樓梯、跑步,都需要用到髂腰肌.

  5. 2019年12月23日 · 台灣運動醫學權威復健科資深主任醫師林頌凱指出其實讓身體越是安穩與平衡免疫與修復的能力也會越好飲食著手就能避免頸椎更痠痛。 (責任編輯翁筠茜台灣運動醫學權威復健科資深主任醫師 林頌凱. 「當自己的小孩不乖,又鬧又吵,我們會怎麼做呢? 」假如孩子生病了,我會帶他去看醫生,絕不會說孩子生病了把他丟掉! 當頸椎開始退化,身體出現了疼痛的警訊,就像是自己襁褓中的小嬰兒生病,他不會說話,不會告訴你哪裡痛,只能哭(發炎、痠痛),我們必須馬上帶他去看醫生,而且要找對醫生。 這也就是我們對待疼痛所應該要有的態度。 當頸椎開始退化,我們的身體出現了疼痛的警訊(小 baby 哭了),它可能是要告訴我們需要更充足的睡眠或是改變生活習慣,去除加害者。

  6. 2021年1月13日 · 元氣網 2021-01-13. 圖片來源: Unsplash. (本文經 元氣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剛開始嘗試健身時,新手總是有許多疑惑,常見的 ...

  7. 2020年12月3日 · 高雄長庚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教授李炫昇表示重訓導致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提前報到過去每年僅有零星個案近年健身風氣盛行相信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趨勢愈來愈嚴重。 退化性關節炎是指膝關節在長期受力下,導致膝蓋軟骨磨損、退化,少了軟骨緩衝,骨頭與骨頭之間磨損,恐形成骨刺、關節變形等,過度運動是原因之一。 李炫昇表示,但過度運動後遺症多。 膝關節由遠端股骨、近端脛骨、髕骨、關節軟骨、半月軟骨、內外側副韌帶、前後十字韌帶、髕骨韌帶、肌肉、肌腱組合而成。 以負重訓練而言,最常傷害的就是膝關節周邊肌肉、肌腱、關節軟骨以及半月軟骨,姿勢不正確、過度使用易造成膝關節傷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