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4日 · 電動機車驅動全球兩輪車市場,固態電池為發展聖杯. Blue Solutions 和鴻海的合作首先將瞄準印尼市場 ,該國最終目標為至 2030 年前,讓電動機車的數量達到 1300 萬輛。. 根據麥肯錫預估,全球兩輪車市場價值 2029 年將達到 2180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 8.7%,主要增長 ...

  2. 2019年5月28日 · 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截自 郭台銘粉專.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從 4 月中傳出選總統消息後股市就受到影響再加上中美貿易戰與美國封殺華為的衝擊郭董要如何面對股價跌幅達 21 % (從 4月17日 91.7台幣降到 5 月 28日 71.6台幣的狀況又會出什麼妙招化危機為轉機呢? (責任編輯:黃穗懷) 「《科技報橘》徵才中! 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 美中貿易戰越打越烈,鴻海股價連日下挫,對此,董事長郭台銘在 5 月 27 日表示,所有員工都已進入到戰鬥位置,公司也進入備戰狀態,接下來將「越來越好」。 鴻海員工已進入「備戰狀態」,暖身進入「後郭台銘時代」

    • 解密鴻海電動車神秘合作夥伴 Stellantis,它有何實力能讓特斯拉勁敵 Rivian 嚇到股價大跳水?
    • Stellantis 誕生的背後原因:加速電動車轉型腳步、打入中國市場
    • 與鴻海兩度合作!「軟體定義汽車」時代,Stellantis 打算這樣搶商機
    • 遊戲規則已經改變!才和鴻海簽好約,Stellantis CEO 「不演了」重批傳統供應商

    備受鴻海與亞馬遜等知名企業青睞的 Stellantis,是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以及法國的寶獅雪鐵龍合併而成的新生車廠,由飛雅特克萊斯勒、寶獅雪鐵龍雙方各持股 50%,說是「新生」,是因為這家公司直到去(2021)年 1 月才成立,旗下擁有 Jeep、克萊斯勒(Chrysler)、飛雅特(Fiat)等 14 個汽車品牌,從平價車、豪華車都一應俱全的這家新生車廠,直接空降成為全球第四大車廠,僅次於豐田、福斯、日產雷諾三菱聯盟。 時間快轉至今年 1 月 5 日,Stellantis 宣布與亞馬遜攜手合作,計畫把亞馬遜 AWS 雲端服務等技術導入車載軟體與系統,同時,亞馬遜也成為 Stellantis 2023 年即將問世的純電商用貨車 Ram ProMatser 的首個企業客戶,雖然雙方沒有公...

    Stellantis 為何誕生?原因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寶獅雪鐵龍想要加速電動車轉型腳步以及自駕技術有關,第二個原因,則是兩者都亟欲打入的中國市場。 首先回顧 2019 年,也就是沒有疫情擾亂的年份兩家車廠的成績:飛雅特克萊斯勒的營收雖然較前一年成長 2% 來到 1,082 億歐元,但全球出貨量呈現下滑趨勢,較前一年下滑 40 萬輛,來到 440 萬輛;另一家寶獅雪鐵龍同樣也面臨出貨量下滑 10% 至 350 萬輛的情況,營收方面也僅成長 1% 至 747 億歐元。 除了出貨量下滑、營收成長不亮眼,還有另一個壓力驅動著飛雅特克萊斯勒:法規。為了符合歐洲的監管法規,這家車廠每年斥資了數億美元向特斯拉等外部企業購買「碳權」。 至於成效如何?Stellantis 已在 2021 年取得初步成果,執行...

    今年 5 月,Stellantis 與鴻海科技集團共同宣布 Mobile Drvie 合資計畫,雙方各持股50%,希望運用鴻海在消費電子產品的經驗以及軟硬體整合能力,結合 Stellantis 在車輛設計開發以及工程經驗,共同開發人機互動界面服務以及智慧駕駛座艙解決方案。 Mobile Drive 未來將專注開發汽車專屬的資訊娛樂系統、通訊解決方案以即雲端服務平台上的開發工作,期望實現汽車內外部無縫接軌的使用者體驗。而 Mobile Drive 的服務也不僅提予 Stellantis,目標也包含成為其他車廠的服務供應商。 ♦ TO 延伸閱讀:【特斯拉的挑戰者們】Tesla 全球橫掃霸榜!電動車新創、百年老車廠如何使出大絕? 今年 12 月,Stellantis、鴻海科技集團雙方再次宣布簽署合...

    在 7 日與鴻海的合作晶片供應的消息公布之後, 卡洛斯.塔瓦雷斯也相當直接地表達了對傳統晶片供應商的不滿,他表示,此次車用晶片荒讓車廠以及第一級供應商關係出現裂痕,因為他們「不能在危機中確保供給」。 「我們汽車業理應被我們的第一級供應商保護,免於面臨晶片短缺。」卡洛斯.塔瓦雷斯過去就曾抱怨過,受限於晶片短缺, Stellantis 今年減產超過 140 萬輛。 今年的車用晶片荒,以及鴻海加入電動車布局,顯然已經讓汽車業的遊戲規則有了改變,透過與鴻海的合作, Stellantis 能夠跨過傳統的零件商,直接與半導體製造商聯手,並且至少確保了 Stellantis 在車用半導體 80% 以上的需求,未來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裡,雙方的合作已經默默地開啟了未來全球汽車生態系版圖將迎來的巨大變動。 ♦ ...

  3. 2021年3月24日 · 外資報告看好鴻海到 2025 年電動車年產量可達 110 萬輛,占全球電動車製造比重約 10%,營收貢獻可達 350 億美元,占集團業績比重約 15%,預期 2025 年電動車獲利可占集團整體獲利達 30%激勵鴻海 22 日股價走強,收在 130 元,大漲 5.26%,市值站上

  4. 2021年8月6日 · 2021-08-06.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鴻海 5 日斥資新台幣 25.2 億元收購旺宏竹科 6 吋晶圓廠,將在此開發與生產第三代半導體 SiC。. SiC 主要用於高階電動車款,攸關電動車快速充電效能。. 鴻海收購旺宏廠的舉動 3+3 策略當中,整合電動車與 ...

  5. 2023年3月9日 · 鴻海今日宣布成立開鴻能源目標之一便是提供企業綠電有望補足台灣國內綠能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技術驗證等缺口台灣產業綠能轉型的速度有望再加速

  6. 2022年2月15日 · 展望半導體事業營運目標鴻海集團去年相關營收規模約新台幣 700 億元左右,預期今年業績目標朝向年成長 10% 至 20% 邁進;2023 年集團在半導體項目營收目標,要超過新台幣 1000 億元。 鴻海不僅布局半導體,也進軍關鍵小 IC 產業。 2021 年 5 月,鴻海與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成立合資公司國創半導體(XSemi Corporation),切入功率和類比半導體小 IC 產品;工業富聯去年 12 月也與車用半導體廠商恩智浦(NXP)策略合作,恩智浦將為工業富聯提供汽車電子相關技術。 鴻海集團更規劃到 2025 年,在全球電動車零配件市場取得其中 40% 比重自製目標,因此積極投資包括電動車電池、動力系統、電子控制、電動車底盤等關鍵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