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4日 · 和碩 ( 4938-TW )2023 年全年漲幅則為 36.8%,董事長童子賢曾表示, 未來不管是 PC,甚至是手機都將導入 AI 功能 ,看好 AI 整體發展。 同時他也提到,新技術是帶動新需求的重要推手,因此可以看到只要跟 AI 沾上邊,包括終端設備及伺服器等都很暢旺。 立即下載《2024 趨勢觀察報告》 【推薦閱讀】 分析師稱微軟「iPhone 時刻」將因 AI 誕生! 你也這麼認為嗎? 2024 全球半導體建廠要動起來了! 盤點美、日等 5 大地區進度如何? 【台積電想和美國說的話很多】到底是哪些話,不惜讓劉德音提早退休也要說?

  2. 和碩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 和碩

    • 2022 年科技 5 大市場
    • 2022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仍會成長
    • 鴻海的電動車布局
    • 元宇宙與低軌衛星
    • 推薦閱讀

    業界預期,5G、人工智慧(AI)、電動車、低軌衛星、元宇宙等 5 大市場應用,將帶動今年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邁大步。 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廠商分析,半導體和資通訊業界看好 5G 和人工智慧(AI)帶動需求,且預期今年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Omicron 變異株疫情可望趨緩,不過原物料和晶片缺料、美中貿易戰、疫情變化仍是今年觀察重點。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成長力道持續走強,規模將攀上 1140 億美元新高,其中半導體前段(含晶圓製程、晶圓廠設施和光罩設備)和後段(含組裝、封裝和測試)設備需求成長帶動,SEMI 預估前段晶圓廠設備今年規模到 990 億美元,較去年 880 億美元成長 12.4%。 今年晶圓代工產能預估持續滿載吃緊,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指出,加入車用晶片後,半導體成熟製程持續不足,產能短缺「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加上市場需求成長速度,超過晶圓廠擴廠增加產能速度,半導體產能不足狀況就會延續。 封測大廠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表示,今年全球半導體產能持續吃緊,不過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有 53 個晶圓廠正在規劃中,對於未來半導體的量與質都有影響。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持續擴增南科廠 ...

    在電動車領域,鴻海集團攜手品牌車廠 Stellantis 布局車用晶片,最快 2024 年量產,旗下工業富聯也與車用半導體廠恩智浦(NXP)策略合作。鴻海與中國汽車品牌商吉利集團雙方旗下子公司也合資成立山東富吉康智能製造,布局積體電路晶片、智慧控制系統、智慧基礎製造設備等。 鴻海今年上半年將在台灣正式銷售電動巴士,今年下半年在美國、泰國、中東等地的電動車產線與專案陸續啟動;其他台灣廠商在電動車和充電樁零配件布局也持續擴展。

    在元宇宙應用,宏達電、廣達、積極擴展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裝置,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布局元宇宙基礎設施、專業工作站、AR/VR 裝置、遊戲主機等產品;體感設備大廠智崴推出第3代飛行影院設備,強攻元宇宙遊戲。 在低軌衛星,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分析師曾巧靈指出,包括印刷電路板、天線、射頻元件、低訊降頻器、纜線與電源供應、以及系統組裝等廠商,切入地面設備製造端;印刷電路板、天線、太陽能電池、遙測、推進馬達與散熱片等零組件,切入衛星製造。

    【英特爾執行長會不會躲在辦公室哭】蘋果棄用英特爾晶片後,2021 年業績直直飆 中國派出科技巨擘研發晶片,志在拿下「晶片自造」強國寶座!從資金投入跟研發進度一比,台積電可還有勝算? 《路透社》:台積電的「矽盾」成功拉美抗中,但台灣仍處在「火線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半導體資通訊看好2022景氣 但缺料疫情仍待觀察〉。首圖來源:Rob Bulmahn)

  3. 2024年3月27日 · AISVision 則是華碩開發的 AI 機器視覺開發套件,此套件整合了華碩的檢測技術演算法,可進行表面瑕疵檢測、物件辨識以及偵測組裝、測試、包裝等產線環節中的產品異常狀態。 AISVision 的特點包括其高精度多樣算法、模型訓練與驗證、高彈性推論架構、直覺標註工具、獨特訓練功能、友善的二次開發等功能,可協助製造業者降低機器視覺系統開發時程。 華碩在過去四年逐步建立以 5G AIoT 為核心的數位工廠解決方案,成效已獲實際驗證,「華碩希望將這些成果分享給產業,特別是製造業,希望製造業客戶可以利用華碩的先進解決方案,來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加快 5G AIoT 智慧工廠的部署腳步,落實智慧化願景。 立即報名收看「2024 AI 智慧大工廠論壇」台北場精華回顧,看華碩實際怎麼做!

  4. 2015年4月15日 · 分享本文. 最賺錢的子公司,最大的事業體,都分給童子賢,卻被認為是「拋棄」,分到的是「破船」,在華碩分家八年後,《今周刊》獨家訪問施崇棠,揭露那些年不為人知的分家內幕。 一開始並不打算把和碩交給童子賢.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應邀參加華碩尾牙被安排在主桌,鏡頭前,兩人有說有笑,但事實上,施崇棠向童子賢抗議,認為他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提及華碩和和碩的分家過程和事實不符。 在施崇棠的認知裡,2008 年分家時,他交給童子賢的,是一個營業額四千七百億,稅前純益五十億元的大型公司,單月代工營收還曾贏過鴻海,童子賢沒管過代工部門,華碩在代工領域的基礎,是施崇棠 1998 年,從零開始建立的,交給童子賢卻被形容成破船,施崇棠再也無法忍耐。

  5. 2021年11月29日 · 2021-11-29. 分享本文. 電動車商機龐大,特斯拉(Tesla)近年不斷擴張美國、中國與德國,為了避開貿易戰風險,也開始計畫自建區域型製造鏈。 市場傳出,特斯拉看好旗下電動車未來年銷售量將達 150 萬輛以上,且目前已與上下游供應鏈接洽,台灣特斯拉供應鏈未來二、三年將迎來一波墨西哥設廠潮。 和碩宣布將赴墨西哥設廠. 特斯拉希望包括供應電子控制單元的廣達、中控台的和碩能率先在墨西哥設廠、擴產,並帶動下游零組件一起到墨西哥供貨。 而和碩也表示將積極配合特斯拉,目前已宣布將赴墨西哥設廠。 和碩執行長廖賜政表示,董事會已通過北美擴廠案。

  6. 2022年10月5日 · 流線傳媒社長戴季全在開場時分享了數個重大趨勢,他指出環境運算(Ambient Computing)是未來物聯網創新趨勢,諸如 Google、Amazon、Apple 等科技巨頭都不約而同已經在談論或者製造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例如,蘋果的 AirPods 會自動偵測使用者環境,並自動調整微降造模式或通透模式;Google、Amazon 則如此形容環境運算,「電腦應當在需要時無縫地幫助使用者完成事情,並且就在你身邊」、「我們正在讓科技適應我們,而不是人類去適應科技」。 ♦ 延伸閱讀: 你的 AirPods 正進行「環境運算」! 最好的科技是看不到的科技? AI 開始 IoT 化,台灣新機會正興起! 台廠如何乘上新商機大浪? 而現在 AIoT 趨勢轉捩點,則是 AI 開始 IoT 化。

  1. 相關搜尋

    9933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