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9日 · 2021-08-19. 分享本文. 5 月 15 台灣一口氣爆發 180 例本土新冠病例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全民抗疫戰爭正式開打隨後長達幾十天的時間台灣本土確診病例都 300 起跳而為了揪出潛藏病例醫檢單位也日夜不休從上萬個檢體中找出病例然而在龐大的壓力之下醫檢單位的檢驗量能逐漸吃緊。 醫療單位苦撐了幾週,終於在 6 月,盼到了強力支援:高通量 PCR 自動化檢測儀。 過往,醫療單位採用半自動核酸萃取機與 PCR 反應儀,需要透過人工的方式,將病毒去活化並萃取 RNA,才能透過儀器檢測是否有新冠病毒。 而高通量 PCR 自動化檢測儀採用機械手臂,讓檢驗流程全自動化,醫檢人員不需要人工處理檢體,檢驗量能因而提升 5 倍以上,大幅提升台灣的抗疫能力。

  2. 2015年1月16日 · CO 肥皂箱 2015-01-16. 《BO 導讀》:病歷應不應該「中文化」?. 中文化後更能保障病人的權益?. 但此議題一出,引發醫界強烈反彈,為什麼會這樣?. 羅東博愛醫院的醫師 洪浩雲 ,就用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寫下了這篇文章。. 因為醫界認為,「病歷中文化」的 ...

  3. 2020年2月24日 · 最近有關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國際疫情爆發不斷,倘若想跟外國的朋友、同事聊聊他們國家的疫情狀況,或是想跟他們分享台灣的現況與因應措施,該怎麼用「英文」表達? (責任編輯:黃懷容) 看完影片後,相信你也更加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了。 這波病毒來勢洶洶,若你有密切關注相關消息的話,想必一定經常聽到「感染、潛伏期、確診病例⋯⋯等」詞彙,你知道它們的英文是什麼嗎? 今天就跟著希平方一起來認識這些與疫情相關的詞彙,並學習用英文介紹這波疫情吧! #防疫必備英文. ※ 世界衛生組織於 2020 年 2 月 12 日將此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 COVID-19,其中,CO 指 corona(冠狀),VI 指 virus(病毒),D 指 disease(疾病)。

  4. 2022年2月23日 · 台灣難成醫療大國原因一缺乏本土生技產業. 欲在全球醫療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生技業的發展會是最重要的關鍵。 李鍾熙首先解釋,生技業主要為研發生技產品,如藥物、試劑,市場遍及全球,醫療業則是服務在地需求,兩者隸屬不同產業,卻又息息相關,因為醫療用的產品與服務,皆來自生技業。 李鍾熙以 COVID-19 疫情為例,說明台灣醫療水準高,但仍多採用進口的生技產品。 他指出,有獨特的生技產業才能成為先進的醫療大國,而這須仰賴醫療、生技業的相輔相成。 李鍾熙表示,醫生在臨床上會接觸各種疾病,臨床經驗能帶來新構想,並形成不一樣的需求,也因而帶動生技業發展,以此創造正向循環。 台灣難成醫療大國原因二:醫療尚未產業化. 雖然台灣的健保讓醫療行為變得普及又方便,但台灣醫療業的發展也存在劣勢。

  5. 2020年11月20日 · 並且特別點出台灣已經超過 200 天無武漢肺炎本土病例! 你知道嗎? 台灣相當於⋯⋯圖片來源:翻攝自 Taïwan en France 臉書粉專。

  6. 2021年7月2日 ·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國家都藉由數位身份來儲存醫療資訊。 中國使用 QR 碼,經由演算法計算個案有無感染風險;印度則使用生物辨識數據庫 Aadhaar 追蹤疫苗施打情形;許多國家與地區也使用疫苗護照來辨識使用者是否已經施打疫苗。 這些科技都產生了疑慮,包括它們是否有效、會不會引發歧視,或者可能排擠無法使用技術或設備的人群等;另外,也有政府能否利用這些資訊監控大眾,企業運用在其他用途的疑慮。 智慧醫療資料隱憂三:政府使用資料的用途. 第三個隱憂,則是蒐集來的資料用途,可能會比原先設定來得多。 去年初疫情爆發後,新加坡推出「合力追蹤」計畫。 當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時,包含商場、個別商家、學校、公司行號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必須用「合力追蹤」手機 APP 或「行動防疫器」刷進刷出。

  7. 2019年2月23日 · 一名 18 歲男孩的悲劇,讓科學家從基因治療的狂熱中清醒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書傳媒. 2019-02-23.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基因治療的議題可討論到去年「 基因編輯嬰兒 」誕生的事件。 很多人認為基因編輯能協助免疫重大遺傳疾病,是個不可多得的醫學技術;不過,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一樣,在研究不充足的情況下,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生物反應。 而貿然採取行動,可能就是一場災難的開端。 (責任編輯:陳伯安) 上帝的手術刀. 一名18歲男孩的悲劇,讓科學家從基因治療的狂熱中清醒 Public Domain Pictures. 人類存亡挑戰再加一! 超級細菌基因現身北極,30 年後成千萬人致死主因. 寒流穿短袖不冷嗎? 絕對不是基因,「腦」才是這種人的特別之處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