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細膩地講述了身處於都會叢林中,單身及已婚女子的心情轉折。《不夠善良的我們》16 個人生啟示、名言金句一次看:

    • Bella 儂儂
  2. 2019年11月12日 · 其實,一個人會怎樣表現自己,取決於他「被看見」的經驗和運用知識或技巧讓自己「被看見」的能力。 如果別人喜歡你最真實的一切,你就會真實地活著;如果別人只能看到你的某一面,你就會執著於這一面的存在方式;如果你怎樣做都很難被看見,你就會練就察言觀色的本領,為迎合任何人的心理訴求,隨時調整自己展現存在感的方式…… 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著被看見,被聽見,但社會和家庭無一例外地教導我們,要看別人想要的東西,說別人想聽的話,滿足別人的需求後,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被滿足。 一旦某些需要和欲望被阻斷,我們自己或身邊的人都會下意識地給我們灌輸這樣的信念:你沒有滿足別人的期望,所以才在這段關係裡受到了傷害。 因此你要「向內觀察」,也就是說「要反省自己的過失,一切都是你不夠好導致的」。

  3. 2020年3月6日 · 因為,如果你自己都出事了,怎麼還能幫助別人呢? 過於善良的人往往會忘了這個重點——「先顧好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所以善良的人常常很衰,也許運氣好時,可以碰到一個好人,能記得你對他好,在自己有能力報答時會湧泉以報,就像很多民間故事

  4. 2020年12月14日 · 你對他說出他錯誤時,就是對你善良的三審定案,告訴自己,他不是一個值得你無限包容人,過去就讓它過去,而那個浪費你善良的人,無論認不認罪,他都沒有機會再次消耗你了。

    • 工作和人際
    • 生活和身體
    • 人生和自我

    1. 很抱歉,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

    年輕時的我們,看什麼都能看到不公的一面。憤世嫉俗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坎坷找一點心理的慰藉。可真的,社會本來就不公平,有人不僅比你美貌英俊,還比你有才華、有財富、有地位、有成就。認清這一點,之後的每一次收穫也就成了饋贈。

    2. 真心不一定能換回真心

    以前的我,覺得信任一定能換來不被辜負,真心可以換來感同身受。在一次次傷心後漸漸明白,在很多人看來,你永遠戴了另一張面具。所以,付出過的就付出了,不要太在意。對別人好就好了,不要期待別人的感恩和同等的回饋。

    3. 做自己吧,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

    無論你懷著多大的善意,仍會遭遇惡意;無論你抱有多深的真誠,仍會遭到懷疑;無論你呈現多少柔軟,仍要面對刻薄;無論你多麼安靜地只做你自己,仍會有人按照他們的期待要求你;無論你多麼勇敢地敞開自己,仍有人虛飾一個他看到的你。

    13. 照顧身體,它不那麼年輕了

    25 歲開始,不洗臉就睡覺,第二天皮膚照樣緊繃光滑將成為天方夜譚。不吃早餐,失眠熬夜,三餐不定時,醉酒泡吧,冬天露腿,你的身體會頻頻發出報警,提醒你,它不太能受得起折騰了。

    14. 捨得花錢

    買令你愉悅的東西。買一件喜歡的東西,去一個嚮往的地方,吃一頓可口的飯菜,錢不一定花在別人看得見的地方,但它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開心,可以熨平生活的褶皺。

    15. 好好賺錢,好好存錢

    既然要好好花錢,那當然要好好賺錢,理想都要建立在麵包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千萬別覺得才畢業沒多久,可以先慢慢體驗生活,別以為賺錢是以後的事。

    23. 選擇三觀一致的朋友

    朋友不在多,在於能否讓你感到舒適。而舒適的前提,就是價值觀相同。如果一個朋友在你成功時仍為你由衷地感到高興,務必珍惜。 任何人都可以對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而要接受一個春風得意的朋友,則需要非常優良的天性。

    24. 沒有什麼是被逼的

    唉,都是被逼的呀,都是沒辦法的呀,常常是我們面對不喜歡的生活和現狀時的無奈嘆息。後來明白,沒有什麼是被逼的,都是可以選擇的,只要你願意付出代價。

    25. 追求自由和細水長流並不衝突

    25 歲之前覺得,自由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25 歲之後明白,真正的自由是可以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追求自由和細水長流並不矛盾,你要相信緩慢、平和的力量,要踏實,要冷靜。

  5. 2018年1月19日 · 我們還列出 8 種「阻礙」自己情境,檢驗你是否也落入這些迷思當中,若是的話,不如從現在開始修正,迎接更好自己! 迷思 1:辛苦付出卻沒達成目標,一定是自己不適合這行業

  6. 2018年1月29日 · 心中股想要恢復一致性潛在壓力,就會使得一個人埋頭繼續做(撐)下去,以至於答應、配合、付出或退讓更多。 關係,大部分人不會感恩你自動來的善良 而在感情關係裡的互動模式,是不是也常見這樣狀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