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搜尋結果包含:

    中介
    只搜尋: 中介法 ptt

搜尋結果

      • 台灣原生社群巴哈姆特就指出,有時內容是否違法業者於第一時間恐難判斷,一旦刪文又可能遭到求償風險;PTT則批評自己並非商業平台,對於一些特別義務也難以履行,若被納管根本形同被逼迫關站。 NCC於今(2022)年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以下簡稱《中介法》)草案,旨在鼓勵數位中介服務提供者,針對違法內容依其服務使用條款,採取合法且必要的自律檢視與因應措施。 NCC指出,所有規管平台都必須負擔8大基本義務,包括資訊揭露、指定代理人、公告服務使用條款、透明度報告等,違反義務可開罰5萬元到50萬元。
  1. 2022年9月7日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早上舉行第3場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公開說明會」,由於中介法要求平台業者管制違法內容此次找來PTTDcard巴哈姆特臉書LINE等網路平台業者與會與會業者認為此法有許多技術與實務上無法做到的部分PTT法務部顧問許哲仁更直言PTT非營利平台草案要求大的商業平台應該要負擔特別義務若PTT也被納管根本不可能做到將形同關站。 「巴毛律師」陳宇安也透過粉專點出,此項草案問題非常多。

    • 馬達

      善於串聯公私協作的唐鳳,有意復刻她成立的「行政院 公共數 ...

    • 柬埔寨詐騙

      柬埔寨打工詐騙、政府出手營救成功!由於詐騙事件頻傳,外 ...

    • 數位中介法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掀起不小社會輿論,由於內容被認為過度 ...

  2. 2022年8月22日 · 法律規範不明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第18條規範針對網路平台資訊主管機關如依調查認為有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可以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並由法院做成命令規範業者對該違法內容採取因應措施。 然而,律師 呂秋遠...

    • 業者憂心把關內容還須承擔求償風險
    • Ptt、Dcard等小平台仍可被個案管理,恐讓業者無所適從
    • 加註警示爭議仍未解,外界憂心恐限縮言論自由
    • 新聞來源
    • 延伸閱讀

    根據《中央社》,巴哈姆特副執行長陳建仁指出,巴哈姆特作為台灣原生社群平台,草案中雖有免責條款,平台業者除了公共安全、國安議題可能容易判斷外,針對私權、著作權、誹謗議題,業者無法第一時間判斷,可能會一律刪文以求免責,並承擔遭到求償的風險。 陳建仁以論文為例,如果有平台使用者張貼內容指出某個候選人論文涉抄襲,或者同時間有另一位使用者說該候選人論文是原創,「貼文可能涉誹謗,平台要不要刪文,但若刪除一方,平台有可能要負擔另一方賠償損失」。 NCC綜合規劃處科長劉佳琪回應,相關平台言論還是要回到服務使用條款去看,論文例子中的指控是否為真,還是回到法院判決,這部分不會對網路言論做相關限制。

    《聯合新聞網》報導,批踢踢實業坊(PTT BBS)法務部顧問許哲仁則指出,數位中介法的對象應該是商業大平台。然而針對非營利的PTT等業者,NCC也能透過法規制定的一些特別義務的要求將其納管。 許哲仁表示PTT的核心價值是保障言論內容,結果現在想善盡社會責任卻被法令限制。他直言《中介法》若通過,規管PTT並要求PPT履行特別義務,「就跟逼我們關站並無不同」,因為PTT無法做到。 不少數位平台、數位行銷業者今天都表示對法令規管的不滿與不安。Dcard表示,雖然Dcard不符合所謂的「指定平台」規模,但NCC卻說必要時「個案管理」,讓業者無所適從。 《自由時報》報導,前NCC委員、清華大學科技法律所副教授翁曉玲指出,NCC所提草案的中心思想不明確,給予業者更多責任,甚至不僅是大的平台業者,連小的平...

    《中介法》第18條規定,相關主管機關經調查若認為平台內容有違反法律,同時在法院核發資訊限制令前,可要求平台針對不實訊息且違法內容暫時加註警語。 《中央社》報導,台灣人權促進會數位人權專員周冠汝曾批評,草案說加註警語作法是參考歐盟2018年修訂視聽媒體服務指令,但查核後發現,歐盟指令主要是針對種族仇恨言論、暴力言論等,且主要是以提高媒體識讀能力為主。加註警語是新加坡法規才有相關規範,不過受到公民社會詬病多時。 周冠汝指出,過去《社會秩序維護法》在謠言偵辦上,也可能讓執法機關擁有過大行政權力,恐對言論自由與社會信任產生重大衝擊,因此建議政府直接刪除相關機關加註警語權利。 根據《自由時報》,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說,NCC提出的草案是參考歐盟,但台灣的言論自由更接近美國,美國的規定是希望不要讓...

  3. 2022年8月21日 · 台灣AI實驗室創始人PTT創世神之稱的杜奕瑾力挺數位中介服務法》。 (本報系資料照片) 為何仍有人力挺中介法NCC日前公布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儘管還在公聽階段但已造成民怨臉書粉專逆風的烏鴉分析指出,「PTT創世神杜奕瑾等人為何支持此惡法?...

  4. 2022年8月19日 · 台北市電腦公會法務長黃益豐今天出席公開說明會時也指出,《中介法應該要先盤點現 有法律欠缺的保護機制是什麼相關規範是否會跟現有法律重疊如此才能避免法律適用 衝突。 此外境外業者在台灣究竟如何被規範可行性如何黃益豐也認為必須要做深度討論他舉例指出中國大陸業者幾乎不可能進來台灣營運必須要有代理如果按照中介法規定要做指定代理那麼2020年被經濟部修法禁止落地的OTT TV愛奇藝,又該怎麼 辦? 難道還要按《中介法》規定,指定愛奇藝進來? 這些都會造成法律使用上的衝突。

  5. 2022年8月22日 · 2022年8月22日.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進行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第三場公開說明會部分業者提出質疑表示該法有對平台的不適性。 另外,在野黨、網友們看了草案內容,也認為有戕害言論自由之虞,紛紛在網上痛批民進黨政府意圖推動該法是讓民主走回頭路。...

  6. 2022年8月20日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數位中介服務法」(簡稱中介法草案盼約束網路平台臉書Meta)、PTTYoutubeDcard上違法或假訊息NCC18日舉辦公開說明會平台數位中介服務業者砲聲隆隆批踢踢實業坊PTT代表就指出若要將非營利的PTT納管無疑是要PTT關站。 「認知操作產業、數位平台收益與言論自由。 」杜奕瑾2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是亞洲同時為新聞與經濟最自由的區域,也因如此,是自2013到2022年全球境外假消息冠軍。 在亞洲中國是境外社交媒體與公關公司的經濟最大的買家,媒體圈會知道,每到固定時間就有一些外快可以收,然而認知操作最大的收益又回到的數位平台,透過境外跳板平台沒有任何責任,卻又得到營收。

  1. 相關搜尋

    數位中介法 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