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5月10日中芯國際舉辦第一季法說會交出營收17.5億美元的成績單這是第一次中芯營收超越聯電和格羅方德在純晶圓代工廠中營收規模僅次於台積電外界原本預期中芯大幅擴張會讓整個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的獲利能力往下拉但從現實的結果看來中芯卻反而成了獲利速度下滑最快的公司。 以2024年第1季為例,中芯的毛利率只有13%,遠低於聯電30%的毛利率,也較世界先進的24%、力積電15%的毛利率更低。 如果比淨利率,差距更大。 更麻煩的是,中芯在這一季的現金流量表上,竟出現現金流出60億元人民幣的狀況,帳上現金只剩下379億元人民幣,因此,中芯也已經宣布,不發2023年的股息。 獲利下滑快 現金流出增.

  2. 2009年11月11日 · 中芯賠償2億美元8股權中國中芯國際遭台積電控告不當使用營業秘密案兩造達成和解中芯將分年分期賠償台積電兩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十四九億元),並且無償授予台積電八的中芯股權台積電另可在三年內以每股一三港元認購二的中芯股權中芯創辦人執行長張汝京昨宣布辭職下台形同為此案負責」,董事會並即刻宣布由王寧國接任董事會的執行董事兼集團總裁執行長

  3. 2022年8月10日 · 中芯7奈米晶片 經拆解幾乎抄襲台積電.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打壓極力阻止中國半導體崛起要求全球最大的晶片光刻機生產商艾司摩爾ASML不要賣給中國EUV微影設備不過近期報導指出遭打壓的中芯國際SMIC成功以現有設備量產7奈米晶片但專家分析中芯研發的7奈米晶片成本過高競爭力也將明顯不及國際其他代工大廠對現有市況與產業影響甚為有限。 中芯成功產出7奈米晶片,據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透露,華府通知,未取得許可證的美企,禁止出售14奈米以下半導體設備給中芯等陸企,就連台積電(2330)在中國的晶圓代工廠也可能被列入禁售。

  4. 4 天前 ·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在5月22日公布報告中芯國際SMIC在2024年第一季躍升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僅次於台積電三星市占率6%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現在各方關切的是中芯國際的這個全球第三大代工廠的名號是否貨真價實長期保持以及它是否能在未來幾年擠掉三星成為全球第二並逼近台積電?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5. 2024年5月27日 · 不過,華為和中芯國際在互相合作之下,仍於2023年推出的採用中芯7奈米晶圓的華為Mate 60 Pro智慧型手機,這給了美國制裁造成了打擊。 雖然台積電和三星於2018年開始量產7奈米晶片,目前正在生產3奈米晶片,這與中芯國際的7奈米還有一些差距。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0年5月19日 · 台積電的毛利率是中芯的2倍反映訂單定價能力高主要原因相信是製程技術的水平差距。 中芯的技術大概落後於市場5至6年,雖然落後技術仍有龐大需求,但充足的市場供應會限制中芯的議價能力。 由於台積電從訂單賺取的邊際貢獻較高,營運開支可以被攤薄。...

  8. 2020年7月18日 · (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持續施壓華為商務部於5月15日公布華為新禁令給予120天寬限期至9月14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16日法說會上已透露不再接華為海思任何新訂單寬限期限後也不會出貨中國媒體則指出華為難靠中芯國際SMIC替代製造仍然在緊急囤貨晶片庫存已達1882.47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7933.5億元)。 據中國財經媒體 《全景財經》 ,華為數據顯示從2019年開始,其晶片庫存持續急速上升。 2018年時,華為晶片庫存價值963.9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062.3億元),到2019年結束暴增到1672.1億人民幣(約新台幣7046.9億元),增逾73.5%;今年Q1再增約210億人民幣,達1882.47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