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1日 · 可如今台海和平穩定已是美中爭霸的大國博奕,一旦中國能以武力改變美國界定的台海現狀,必然會動搖美國全球超霸地位,美國唯有全力以赴確保中國的挑戰不會成功,才能避免霸權崩解。 故台海有事,美國軍事介入是維護其國家利益,不是為了「協防台灣」。 簡單講,在這場衝突中美國才是「主角」,台灣只是「配角」。 要論大小強弱,當然是拿美國去跟中國比才有意義,偏要拿台灣去跟中國比,嚇自己也就罷了還要嚇台灣人民,殊不足取。 綜上所述,抗中保台根本不是國共內戰的延長賽,而是美中爭霸的關鍵節點,大小強弱明顯是美國壓倒中國,要和要戰也是主角決定,與配角無關。 可見所謂「票投國民黨才能避戰...云云」完全不符事實,純屬騙票。 只要究明真相,就能不惑。

  2. 2022年9月1日 · 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戈巴契夫病逝了他生前留給世人最重要的政治資產應當就屬終結了冷戰冷戰不只帶給資本共產兩大陣營許多戰爭多少人因為政治意識形態差異喪命不管是柏林圍牆越南戰爭甚至是台海危機都與意識形態的對峙有關

  3. 2022年11月24日 · 馬英九指出俄烏戰爭爆發至今滿9個月俄羅斯發動戰爭難辭其咎兵凶戰危9個月來烏克蘭生靈塗炭家園殘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痛苦不堪而台海風雲日亟今年8月中共發動圍台軍演後兩岸情勢更為險峻。 馬英九表示,中國10月召開「二十大」後,本月東協、G20、APEC國際會議舉行,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國際與兩岸形勢已有重大改變,古代大兵學家孫武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面對兩岸爭端,我們應採用孫武的上策,用「伐謀」與「伐交」代替「伐兵」與「攻城」,如此則人民幸甚,國家幸甚!

  4. 2022年11月2日 · 澤倫斯基2022年3月8日俄軍入侵第13天在英國國會視訊演說時引用並修改邱吉爾1940年6月4日也在英國國會的抗擊納粹著名演說我們將戰鬥到底」,澤倫斯基演說不刻意追求偉大但在戰爭中變得偉大的部分內容是我們絕不投降不會失敗我們一路

  5. 2022年11月4日 · 2022/11/04 11:47. 邱志偉. 美中外交部長在近日完成通話,是中共二十大後的第一次雙邊對話。 外界關注的焦點都在G20高峰會,究竟美中兩國的領導人是否能首次實體碰面,本月15-16日的印尼會上將會揭曉。 若習近平同意在G20高峰會上出席,將不只是拜登上台後的首次會面,更是習近平二十大後首次出國訪問。 且目前已確定習近平將出席本月18-19日的APEC會議,但美國則確定派出賀錦麗副總統與會,若習近平G20不願參加,則APEC也無拜習會之可能,未來美中關係則可能將出現更多變化,同時對台海局勢的影響衝擊,更值得國人關注。 以當前的國際格局來說,自拜登政府公布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將俄羅斯、中國列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並且明確將台灣定位在美國長期利益所在。

  6. 2022年11月29日 ·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今天下午召開年度記者會。 (記者呂伊萱攝) 2022/11/29 18:06.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談避戰謀和為國民黨拉票不過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今天直言避戰是全世界政治決策者的共同責任對於會否將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解讀為親中影響對台軍售曉雅強調,這是自由公平的選舉、值得台灣人驕傲。 AIT密切注意選舉進行,了解到地方議題扮演重要角色。 無論誰當選,美國和台灣民選代表合作、協助台灣自我防衛,這樣的做法過去如此、未來也會如此。 孫曉雅今天下午召開年度記者會,這是孫曉雅自2021年7月上任以來的第2場記者會。

  7. 2022年11月11日 · 2022/11/11 14:46.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選戰進入倒數階段,民進黨明(12)日將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1112為台灣鼓舞」大型造勢晚會。 民進黨今(11)日預告,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都會到場站台,蔡英文屆時將發表重要談話。 年底九合一地方大選及18歲公投修憲複決的投票日即將到來,民進黨明日晚間6時將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1112為台灣鼓舞」大型造勢晚會,為雙北候選人陳時中與林佳龍,及所有黨籍提名的縣市長候選人進行選前關鍵衝刺。 蔡英文透過臉書呼籲,從2016年、2020年,到去年四大公投,每一次台灣最關鍵的時刻,大家都聚集在凱道,團結最大的力量,守護台灣。 因為有大家站出來,守護了執政的路線,台灣也能夠穩健發展,獲得世界的肯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