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5日 · You Can Play! 體育圈的性平運動. 「隔離但平等」的偽善. 「運動」和「男性氣概」的連結,是在特殊的歷史中被建構出來的。 當奧運十項鐵人金牌從男變女、里約奧運女子800公尺金牌是個「不男不女」的運動員、最硬漢的橄欖球運動員是男同志,運動場域裡的「天生自然」理應面對挑戰與反思。

  2. 2024年5月31日 · 5月24日晚間,走在中山南路和忠孝東路口的 社會「運動」現場,一個參與民眾身著台鋼王柏融球衣,手舉「在棒球迷之前,我先是台灣人」標語;同一時間,4公里之外,忠孝東路的另一端,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運動」賽事正在進行著──中職富邦悍將首次大巨蛋主場例行賽,對上台鋼雄鷹,吸引將近15,000名球迷進場,見證悍將在9局下半大逆轉,靠著再見觸身球獲勝。 Movement和Sport,兩種運動並不是兩個世界. 中文都是運動,英文一個是movement,一個是sport,但這兩者真是在光譜的兩端而難以交集嗎? 幾年前,當我還在傳播科系開課時,一堂「運動與媒體專題」,每學期第一堂課總要先給選課但卻連授課大綱都懶得看的同學解釋:「我這堂課探討的是身體活動的運動,不是社會運動的運動。

  3. 2021年11月12日 · 奪下台灣首面奧運羽球金牌後,王齊麟的代言許願意外引發「公務員不可兼職」的法規熱議,為什麼兩位羽球選手會是公務員? 公務員兼職的限制是否合理?

  4. 2024年3月7日 · 長期作為運動場域中的「他者」,將女性運動員與男性運動員並稱,不只是媒體超連結的快速記憶方式,更被視為一種恭維,例如2002年的電影 《我愛貝克漢》 的英文片名「Bend It Like Beckham」,原意是「踢出像貝克漢一樣的香蕉球」。 但如今,西方媒體已鮮少將「女版某某」的封號冠在這些女性運動員身上,畢竟,這暗示著女性運動員的性別是其最主要的特徵,而不是其運動技能和成就;這樣的稱呼可能忽略了她們在運動領域的努力和成就,削弱了她們作為運動員的身分。 尤其以克拉克在創下NCAA得分紀錄之後卻還要不斷被稱為「女柯瑞」,實在令人為她感到不平。 尤其單純就以大學生涯的成就來說,稱柯瑞為「男克拉克」可能還抬舉他了些。

  5. 2023年9月8日 · 日本或許有女籃、女足的短暫「挫敗」,但任誰都看得出她們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場上的輸贏一定有運氣的成分。 但如果談到運動發展,上至政府、聯盟、協會與球隊,都只拿得出「啦啦隊」或其他「唯牌是問」的短線操作應對方案,那麼我們也永遠 ...

  6. 2016年12月14日 · 從1個人到25萬人,祁家威的同志運動長跑. 接過祁家威的名片,最先看到是佔去半張名片的「祁家威」三個大字,下面才用小字印著他的英文名字及行動電話,沒有公司行號、沒有職業也沒有稱號,大部分的媒體提到他時,總無法用一個固定頭銜來稱呼他。. 祁 ...

  7. 2024年8月19日 · 她,是在公視擔任記者20多年的林曉慧。 採訪過多屆奧運、亞運、東亞運等大型運動賽事,這並不是她第一次見證台灣選手受到爭議待遇。 2010廣州亞運跆拳賽,我國選手楊淑君在大幅領先的情況下,因電子襪規格不符,遭判失格。 當時曉慧也在第一線,為程序問題槓上世界跆拳道聯盟,那天,台灣記者憤而集體離席。 多年過去,她如何在採訪專業與替選手不平的心情間取得平衡? 這一集,全程在巴黎觀賽的《報導者》體育迷惠君,邀請曉慧聊這些年的場外觀察。 除了選手的表現和改變,台灣社會熱烈討論的賽會轉播權,到底如何運作? 本次愛爾達取得轉播權後,又轉售給公視、華視播映,3家性質各異的媒體如何組成聯合採訪團? 將國際賽場帶給台灣觀眾,以及用台灣視角與國際溝通的過程中有哪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