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7日 · 以這個角度來看台大於8月9日公布的「林智堅抄襲案」調查結果,記者會中提到類似「第一版」的證據,應該是余正煌提供的「2016年1月28日」之草稿。 但至少在記者會中,完全沒有聽到台大的調查是如何確認「那真的是」2016年1月28日的草稿,也沒有看到就被 ...

  2. 2017年10月15日 · 論文造假案背面:蔡孟利以小說「勘誤」未現的真相. 台大爆出震驚學界的論文造假案將滿一週年,9月14日監察院通過對主管機關教育部、科技部的 糾正案 ,認定兩個部會的調查未釐清質疑。. 真相迄今未揭,在此案中查閲2萬多篇文獻,一路發揮監督力量的 ...

  3. 2022年4月18日 · 「做研究為的是什麼?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3月底,台大醫學院正面表列了數百本在審查過程、投稿接受率、引用率計算方式等面向有疑義,以及「不以審查人認定之科學重要性作為論文接受與否的依據」之學術期刊。 這會帶來什麼巨大影響?

    • 余正煌論文1
    • 余正煌論文2
    • 余正煌論文3
    • 余正煌論文4
  4. 輔仁大學教授戴伯芬在2020年8月接受訪談時,列舉台灣學術造假5大欺詐模式:共同掛名、論文量產、論文外包、論文互抄與政客論文。 整整2年過去了,許多大學及研究單位都出台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規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也於2020年4月公布 「台灣研究誠信 ...

  5. 2022年7月18日 · 蔡孟利/當暴衝式「影響係數」來襲,學術獎勵和升等標準如何因應?. 台灣學術圈對「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排行榜之癡迷其來有自,而今年6月底公布的新版IF出現奇怪的膨脹現象,例如《旅行醫學雜誌》成長率比《科學》還高3倍,反映出學術界以IF為宗 ...

  6. 我們失去太多,挽救不回來的是土地──部落青年看原住民傳統領域. 為了抗議原民會公布的《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將「私有地」排除在原住民「傳統領域」之外,原住民團體在總統府前露宿抗爭已超過月餘。. 撇開當前法理爭議,把場景拉回東台灣部落 ...

  7. 2018年5月10日 · 在沒有先例的時候──初探港台錄像的保存與放映. 80年代錄像藝術(Video Art)在港台萌芽,有一群即使不知觀眾在哪,仍拿起攝影機創作實驗的先行者。. 30多年後,這個曾被視為地下且邊緣的創作媒介,已成了當代藝術的顯學;身為一個當下的觀者,能如何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