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7日 · 保險業內部人士估計防疫專家認為台灣最終會有20%的人口確診以此為基礎有高有低的確診理賠若平均以5萬元來計算總理賠金額將落在700億元──將使目前12家產險公司淨值大縮水未來恐需增資填補缺口。 產險商譽擺一邊,各出奇招壓低核保總數. Omicron疫情蔓延,富邦產險5月16日發出簡訊與聲明表明複保險不承保,引發保戶抗議。 近日富邦又再強調,僅針對正在核保中案件婉拒核保。 (攝影/鄭宇辰) 以國內最大的富邦產險為例,推出的「疫起守護2.0」,保費1,509元,確診、隔離補償3萬元,住院每日給付3,000元。 從媒體揭露的訊息顯示,富邦產險賣出200萬張,確診及隔離合計可以補償6萬元,以20%的感染率計算,就是240億元,等於是富邦產險資本額的8倍,公司淨值的6成。

    • 台產防疫險 理賠1
    • 台產防疫險 理賠2
    • 台產防疫險 理賠3
    • 台產防疫險 理賠4
  2. 2022年5月18日 · 台灣Omicron疫情爆發後前線作戰的基層人員社區採檢站醫護疲於奔命苦苦追趕每天已超過8萬人的新增確診數再加上世界奇景防疫保單之亂民眾為申請保險理賠湧入醫院做PCR拿診斷證明險些成為壓垮醫療量能的稻草金管會緊急研擬 ...

    • 台產防疫險 理賠1
    • 台產防疫險 理賠2
    • 台產防疫險 理賠3
    • 台產防疫險 理賠4
    • 台產防疫險 理賠5
  3. 爆發院內感染時,染疫醫護能請領補償金,但一般民眾染疫,卻因不符合法定「相關傳染病工作人員」身分、也不屬於防疫隔離狀態,無法請領任何補償金,僅由國家負擔住院費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3月20日 · 台大法律學系教授林明昕指出疫情剛開始時來勢洶洶全世界都一樣搞不清楚到底要怎麼應付所以立法過程就是趕緊授權讓行政機構看著辦」,在當時是可以被接受的但隨著疫苗量產抗病毒藥也有了行政機關應該針對當時緊急通過的肺炎 ...

    • 台產防疫險 理賠1
    • 台產防疫險 理賠2
    • 台產防疫險 理賠3
    • 台產防疫險 理賠4
    • 台產防疫險 理賠5
  6. 2018年5月27日 · 理賠調查人員蒐證時,應如何跟監取得關鍵證據、醫療資訊的取得重要性、以及訪視時保戶行為細節的辨別等,皆成了「教育訓練」的重要素材。 理賠調查如何啟動? 其中,保險理賠調查一直以來皆是低調神祕的系統,究竟如何運作? 詐保調查在保險體系中又扮演何種角色? 具多年經驗的理賠調查員阿凱(化名)接受《報導者》採訪指出,為避免保戶惡意騙取、詐領保險金,國內保險公司幾乎都培養了各自的調查部隊。 大公司調查人員屬於專職、歸屬在風險管理相關部門下;較小的保險公司,調查則由理賠人員兼做,但兩者都以大數據為後盾,劃設出一套保險理賠調查程序。 其中,若案件的發生符合「高度威脅因子」、觸動保險公司的敏感神經,鮮為人知的「理賠調查」就會啟動,靠著各式手段來揪出惡意的犯罪行為。

    • 台產防疫險 理賠1
    • 台產防疫險 理賠2
    • 台產防疫險 理賠3
    • 台產防疫險 理賠4
  7. 2022年3月29日 · 2021年6月15日台灣開始為各縣市75歲以上老人施打COVID-19疫苗。 圖為當天接種的民眾。 (攝影/楊子磊) 全台近8成的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也在短時間內,出現不少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個案,而通報個案中有約2成、逾4千件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緊急狀況下,這支疫苗罕見在未正式上巿時,即先以緊急授權的EUA方式施打,對其可能副作用和傷害了解有限;衛福部修訂了 更改判定條件,致使從審議排程、救濟權益到基金分配,引發連串骨牌效應。 【變調的疫苗救濟制度】系列報導. 1986年,桃園一名男童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後出現類小兒麻痺症狀,雖無法證明是否為疫苗所引起,但疫苗廠與家屬達成和解,因而催生出台灣預防接種救濟制度。

  8.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陳保中說,公衛師就像民間防疫醫師,是從「社區群體」中找出風險問題與解方,補足防疫中可能出現的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