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7日 · 台積電提前避險退出橋科、規模6.8的918池上地震,皆凸顯政府應加速地質調查,並與政策緊密相連。

  2. 2022年8月2日 · 台積電在台灣陸續擴廠,帶來地方經濟發展的希望,卻也有龐大用電、碳排等成本隱憂,當全台灣碳排放高達57%來自工業部門,除了企業彼此聯盟研發提高效率、減少碳排的技術,政府也應有大局觀從消費型態等源頭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 台積電adr1
    • 台積電adr2
    • 台積電adr3
    • 台積電adr4
  3. 2022年9月22日 · 台積電提前避險退出橋科、規模6.8的918池上地震,皆凸顯政府應加速地質調查,並與政策緊密相連。

    • 台積電adr1
    • 台積電adr2
    • 台積電adr3
    • 台積電adr4
  4. 2022年6月28日 · 台積電在台灣陸續擴廠,帶來地方經濟發展的希望,卻也有龐大用電、碳排等成本隱憂,當全台灣碳排放高達57%來自工業部門,除了企業彼此聯盟研發提高效率、減少碳排的技術,政府也應有大局觀從消費型態等源頭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5. 從台灣整體思考產業轉型與綠能技術共享. 台積電位於中科的15廠外觀,該廠自建廠階段即導入多項節能、節水、減廢及廢棄物減量清潔生產措施。 (照片提供/台積電)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認為,應先釐清台灣未來的戰略產業為何? 若已決定是「護國神山」電子業,那在資源有限下,就該「以供定需」,思考碳排高居第一的石化業是否應當轉型、縮減甚至退場。 日前,日本政府公布的「 潔淨能源戰略階段性討論成果」 中,就盤點各產業減碳難易與國際競爭,並提出產業界能源轉型路徑、具體的措施與相關成本,台灣應可借鏡。 林彥廷指出,台灣的石化企業雖陸續提出淨零轉型,但比起企業內部轉型,台灣更應該從源頭思考「乙烯減量」更為重要。 以台塑為例,去年雖已在股東會上宣布停止生產一次性塑膠民生用品,卻還沒有提及乙烯源頭減量。

  6. 2022年5月22日 · 台積電即將進駐的高雄市楠梓產業園區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決議,我們認為台積電用電量龐大,對再生能源有具體需求,如果能夠將一部分導向屋頂光電,可望帶動高雄邁向淨零的城市轉型,將創造環境與社會的雙贏。

  7. 張烽益/張忠謀工會觀的剖析. 6月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趁蔡英文總統訪問新竹科學園區時,於非公開的座談當中, 向總統表示 :「美國企業籌組工會需要一半以上員工同意,台灣卻僅30名員工就可籌組工會,門檻過低且不具代表性,這恐對企業營運造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