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股份有限公司(HUALON CORPORATION),通常稱為華紡織,台灣的紡織公司,主業在於紡織及製品製造,是台灣第一間聚酯絲生產。 其前身為 中國人造纖維 的 聚酯 棉生產單位,當時名為 華處 ,後由 日本 帝人 公司 加入經營,稱為 華帝人 。

  2. 股份有限公司(HUALON CORPORATION),通常稱為華紡織,台灣的紡織公司,主業在於紡織及製品製造,是台灣第一間聚酯絲生產。 其前身為 中國人造纖維 的 聚酯 棉生產單位,當時名為 華處 ,後由 日本 帝人 公司 加入經營,稱為 華帝人 。

  3. 10月15日,勞動部長陳雄文召開記者會,宣布經與財政部、金管會協調兆豐銀行、全球人壽等18家華隆大園廠債權機構協商,由每家債權單位捐贈約20%給所有華隆積欠退休金、資遣費的勞工約1058人,總額約4億元,平均每人可分配到40萬元左右,但自救會須先撤回 ...

  4.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聯電 ,是 臺灣 一家從事 晶圓代工 的公司,為跨越電子行業的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晶片。 聯電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混合信號、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及BCD。 聯電大部分的十二英寸和八英寸晶圓及研發中心位於台灣,另有數座晶圓位在亞洲其他地區。 聯電現共有十二座晶圓,月產能總計約85萬片,主要為八英寸成熟製程晶圓,且全部晶片產品皆符合汽車業的IATF 16949認證。 聯電總部位於臺灣 新竹科學園區 ,另在中國大陸、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新加坡設有服務據點,目前全球約有20,000名員工。 成立 [ 編輯]

  5. 員工進行了為期二個多月的抗爭,要求勞委會針對資方的片面關廠無法可治的窘境擬定對策,當時就喊出了要訂定《關廠法》的訴求。 新光工人的抗爭方式有幾個特色:其一為歌唱,原住民少女以歌聲抒發心聲;其二為利用臺灣原住民歌曲及舞蹈,於抗 ...

  6. 台塑企業 ,又稱 台塑集團 、 台塑關係企業 ,是 臺灣 企業集團 之一,源起於1954年創立之 福懋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57年更名為 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台塑」),其後逐步擴大經營版圖。 目前旗下事業橫跨 塑膠 、 煉油 、 石化 、 纖維 、 紡織 、 電子 、 能源 、 運輸 、重工、 生物科技 、 醫療 、 教育 等領域。 台塑企業經過六十餘年的努力發展,目前共計擁有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百餘家關係企業,分別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設有工。 此外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是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 。 台塑企業的共同創辦人為 王永慶 、 王永在 兄弟、 趙廷箴 、 何傳 、 何義 。

  7. 歷史. 1.1 勤科技成立. 1987年, 朱順一 博士由美國貝爾實驗室返台創業 [2] ,在 桃園縣 龍潭鄉 創立一科技研發高階 數據機 關鍵零組件數據汞(Data Pump),是勤科技的前身。 當時國內幾乎沒有類似勤的通訊公司,任職漢鼎創投總經理胡定華 [3] ,也是朱順一在交大電子工程系時的大四班導,得知勤想切入通訊業,認為具有挑戰性。 1989年,朱順一獲得胡定華所管理的創業投資資金,在 新竹科學園區 成立勤科技,初期資本額三千萬元。 [4] 1990年,勤成功開發亞洲第一顆自行研發的數據機數據泵及數據機模組。 並於1991年和1992年推出全台灣第一台V.32 bis 14400bps 數據機、以及全球第一台結數據/傳真/語音的三合一數據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