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41年秋,吳大猷開始在西南聯大教授古典力學,學生英賢盡出,如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著名晶體力學家黃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機系主任張守廉,美國西北大學天文物理系主任黃援書等。

  2. 吳大猷於「礦科」就讀 普通物理 ( 物理教育 ) 時,發現自己對 物理學 興趣極高,加上南開大學提供他獎學金,吳大猷思考後,決定繼續留在南開大學,並轉選擇「物理」作為主修方向 (1926年)。 1929年,吳大猷大學畢業,繼續留在南開大學任教。 1931年,經 饒毓泰 及 葉企孫 兩位教授推薦,吳大猷獲得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 獎學金出國留學。 在經濟考量下,他選擇學費最為低廉的 密西根大學 。 當時,此校為當時美國發展 量子力學 的中心。 於 密西根大學 求學時,他結識了人生旅程中第二位恩師—— 雷道耳 (英語:Samuel Goudsmit) 。 雷道耳乃當時密西根大學的物理系系主任,在吳大猷才進入密西根大學時,便極力邀請參與他所從事的「 紅外線光譜 實驗」。

  3. 03 吳大猷學成歸國,山河破碎時,他為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在北大任教期間,吳大猷將國外的前沿知識傳授給學生們。當時中國社會動蕩不安,但北大的學術氛圍絲毫不遜色於西方院校,這不得不說是類似於吳大猷這樣歸國人才的功勞。

  4. 吳大猷於「礦科」就讀普通物理(物理教育)時,發現自己對物理學興趣極高,加上南開大學提供他獎學金,吳大猷思考後,決定繼續留在南開大學,並轉選擇「物理」作為主修方向(1926年)。

  5. 吳大猷等人一邊從事教學,一邊開展研究工作,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波爾來到北大訪問時,被他們的學術成果所震驚。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被迫遷往昆明並組成了西南聯合大學。

  6. 吳大猷,1907年,出生於廣東番禺,吳家是書香世家,他的祖父是清末進士、翰林院編修,父親任直隸州知府,曾出使菲律賓,吳大猷可以說是真正的官宦子弟。

  7. 2012年10月21日 · 中國時報【陳芃╱台北報導】 華人在諾貝爾獎上大放異彩,起源於一九五七年的楊振寧、李政道。. 二位得主皆師出前中研院長吳大猷之門。. 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