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疾管局也為家長設計出一款兼具食譜功能的宣導單張不只教導家長如何用居家123的步驟來預防腸病毒還請營養師設計清涼食譜」,當感染腸病毒的幼兒可能因口腔潰瘍而食不下嚥時這份營養美味的食譜就能派上用場讓家長不再為準備食物而

  2. 1.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2.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3.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強個人的免疫力。 4.幼童(尤其三歲以下幼兒)有較高比率併發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等嚴重症 狀,因此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幼童。 此外餵食母乳,也可以提高嬰兒抵抗力。

  3. 全部展開. 治療照護.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建議使用口罩。 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桶。

  4. 今年的腸病毒疫情在年初時,由於中部2例重症個案死亡,讓人擔憂今年恐怕會有較嚴重的流行,年初的流行病學監測結果也確有上升之勢,但隨著SARS疫情的爆發,民眾對於個人衛生特別地重視,並且儘量避免出入擁擠的場所,間接使得腸病毒的流行順利被壓制。

  5. 1. 標準防護措施 (pdf檔案) (Standard Precaution) 2.以傳染途徑為主的防護措施. 2.1 接觸傳染防護措施 (pdf檔案) (Contact Precaution) 2.2 飛沫傳染防護措施 (pdf檔案) (Droplet Precaution) 2.3 空氣傳染防護措施 (pdf檔案) (Airborne Precaution) 3. 附錄A (pdf檔案) 手部衛生工作手冊 (pdf檔案) 最後更新日期 2012/4/9. 長照機構感染控制措施指引. 腹瀉群聚相關機構與族群防治重點. 腹瀉群聚事件處理作業原則. 學校病毒性腸胃炎防治手冊. 校園環境消毒與嘔吐物及排泄物消毒處理方式及注意事項. 腸胃道感染個案嘔吐物及排泄物污染場所之消毒方式與注意事項.

  6. 壹、前言. 腹瀉(diarrhea )和嘔吐(vomiting)如同發燒一樣,是人體自衛機轉之一,是人體對抗或排斥外來微生物之警訊,也是臨床常見主訴症狀之一。 而機構中之日常生活飲食可能因為不小心而造成腸胃道感染導致腹瀉情形發生,為預防長期照護機構內感染並及早發現機構內發生腸胃道感染群聚事件,並使工作人員能即時妥適處理及採取必要防疫措施。 貳、腸道傳染病定義. 一、每日腹瀉三次(含)以上,且合併下列任一項以上症狀者:嘔吐、發燒、黏液狀或血絲、水瀉。 二、若腹瀉症狀導因為確定因素如服用藥物、管灌食、患有腸道慢性病導致腹瀉及原慢性腹瀉者,則不須通報。 參、腸道傳染病介紹. 一、諾羅病毒 ( 一)症狀: 噁心、腹瀉、嘔吐的急性症狀。 部分會有輕微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倦怠、頸部僵硬、畏光、等現象。

  7. 反應完成後,跑膠分析 (Agarose Gel Detection) 是否有PCR產物,預期可獲得腸病毒基因片段大小約348-393 bps,將該PCR產物進行定序,反應所得之基因序列,再經整合、校閱與分析比對後即可得知為何種血清型別之腸病毒。. 病毒分離是鑑定病原體之公認標準檢驗方法,檢體來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