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據台灣媒體報導海底地震站位置大約在宜蘭頭城外海45公里處建設經費約需4億元新台幣。. 地震站大約裝置在海底2000米到3000米除了地震儀外還將同時裝設海嘯儀。. 台灣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台灣現有的地震站都建在陸地上雖然也可以測到外海 ...

  2. 中文名 :地震監測. 時間 :地震來臨之前. 監視、測量 :地震活動、地震前兆異常. 劃分 :專業與民眾之分. 系統的網路結構,固定流動,地震台網,處理中心,遙測台網,遙網聯網,地震台陣,方法手段,觀測研究,監測能力,監測體系,監測事例, 固定流動. 用於長期監測某一特定地區的地震活動情況,由若干個建立在固定地點的地震台和一個負責業務管理和資料處理職能的部門組成的地震台網稱為固定台網。 為了地震學和 地震預報 研究的需要,或在某處發生強震後,為監視震區及鄰區的餘震活動情況,臨時架設了由若干個地震台和一個資料處理中心的地震台網。 一旦已取得一批有用的記錄或餘震活動已趨於平靜就將台網撤離.這類台網稱為流動台網。 地震台網. 用於監測全球地震活動性的地震台網,其尺度幾乎跨越全球。

  3.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鬥中國地震台由一個發展到幾百個已擁有全國基本台網大地震速報台網都可以由地震儀記錄下來並報送到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使中國地震觀測技術處於世界前列

  4. 現負責中國台灣地區的氣象觀測及預報業務包括天氣地震海象天文等地球科學項目也是 氣象預報 、 颱風 警報、災害性天氣特報(豪雨特報、強風特報、低溫特報等)及地震報告的發布單位。 基本介紹. 中文名 :中央氣象局. 外文名 :Central Weather Bureau. 成立日期 :1941年. 所在地點 :台北市. 創辦人 :國民政府. 歷史沿革,主要業務,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氣象科技研究中心,氣象預報中心,氣象衛星中心,氣象資訊中心,地震測報中心,氣象儀器檢校中心,海象測報中心,台灣南區氣象中心,天文站,機構設定,局徽設計,歷任局長,1949年以前,1949年以後,氣象測報機構,

  5.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花蓮地震. 國家 :中國. 最大震級 :7.3. 省份 :台灣. 地理特徵. 花蓮縣 位於 台灣東部,西鄰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 該縣下轄1市2鎮10鄉,2009年人口約34萬。 面積4628平方公里,地形狹長,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也是台灣原住民最多的區域。 著名的太魯閣大峽谷位於花蓮縣。 地震歷史. 1920年. 6月5日12時21分,花蓮海域發生8級地震。 全島有震感,波及奄美大島。 花蓮港、台中及石恆島為強震。 1951年. 10月22日,花蓮近海連續發生兩次強烈地震,震級分別為7.3級和7.1級。 1986年. 11月15日,花蓮發生芮氏6.8級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 詳見主詞條: 1986年花蓮地震. 2002年. 3月31日,花蓮發生地震。 2009年.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現負責中國台灣地區的氣象觀測及預報業務,包括天氣、地震、海象、天文等地球科學項目,也是台灣地區官方的氣象預報、颱風警報、災害性天氣特報(豪雨特報、強風特報、低溫特報等)及地震報告的發布單位。

  8.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震測探勘. 外文名 :Seismic survey. 歸屬學科 :礦業地質. 基本釋義 :研究出地震波在地層中的傳播情況. 套用 :查明地下地質結構. 別稱 :地震勘探. 概述. 震測探勘技術的相關特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傳播過程中時間、空間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是波傳播中其相應的 頻率 、 振幅 變化情況。 前者主要是展示了振動波對於地下地質體的構成影響,而後者更多的是展示出地下地質體的岩性特徵。 現階段,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經常將兩種特點進行統一表明,稱呼為 地震波 的波場特點。 工程地震勘測技術的根本任務主要是指依據相應的研究工作,解決淺部地質的內部結構,以此明確相應的地質問題。 震測探勘方法介紹. 地震測井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