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3日 · 撰文:成依華. 出版: 2024-01-13 08:01 更新:2024-01-13 08:01. 8. 【台灣總統大選2024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台灣大選1月13日正式登場半島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11日刊文聚焦講述台灣年輕選民的心態包括談到年輕人求變渴望有新選擇 ...

  2. 2024年1月12日 · 新媒11日指兩岸關係是大選最重要的議題而兩岸關係的影響超越政治對台灣的全球經濟地位有深遠影響。 《華爾街日報11日引述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研究員台灣政治學者坦普爾曼Kharis Templeman:「這是台灣最少20年來最難預測的選舉。 這是一場真正的3人賽。 報道形容這場動盪的三方競爭是北京和華府密切關注的議題,選舉結果有可能改變中美關係的軌跡。 在這次選舉中, 民進黨派賴清德參選總統,副手是蕭美琴,他們主張兩岸維持現狀,並加強台灣防衛能力。 國民黨則派侯友宜參選總統,副手是趙少康,他們主張反對「台獨」,加強兩岸交流。

  3. 2024年1月14日 · 台灣新聞. 台灣大選稱賴清德是北京眼中的麻煩製造者外媒憂兩岸關係. 撰文:許祺安. 出版: 2024-01-14 01:34 更新:2024-01-14 01:34. 13. 台灣1月13日舉行總統和立委大選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以558萬多票當選英國廣播公司BBC被中國視為麻煩製造者的賴清德贏得台灣選舉為題報道文中稱過去8年裡北京一直對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進行了嚴厲批評但令人擔憂的是賴清德可能比蔡英文更進一步挑戰北京的底線。 彭博社與美媒NBC也稱,選舉前北京政府就多次以「麻煩製造者」和「分離主義者」稱呼賴清德,並將這場選舉描述為「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選擇」,暗示台灣民眾投票時應抱持謹慎態度。

  4. 2020年4月7日 · 楊甦棣揭示主從關係弦外音 美國眼中的台灣. 撰文:鄭文翔 張鈞凱. 出版: 2020-04-07 10:49 更新:2020-04-09 13:58. 10.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自今年2月8日入住台北榮民總醫院後截至目前仍未出院3月29日台灣自由時報刊登了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楊甦棣Stephen M. Young)一篇名為《向李登輝致敬》的短文,楊甦棣藉此文表達對李登輝的推崇之意,但也不經意地顯露出,台灣的所作所為似乎都是在美國眼皮底下,陷入了一種喪失自主性的困境。 檢視楊甦棣該篇文章,當他從語言能力、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等角度對李登輝高度讚揚的同時,連帶透露了美台間的緊密關係;然而,會有如此的緊密關係,不過又是與美國的國家利益有着高度關聯。

  5. 2024年1月14日 · 坐在台下的外媒記者包括彭博社和路透社紛紛提問賴清德對於緩和兩岸關係的具體做法。 賴清德在台上的表現,就像一位被人教導背好答案的學生一般,混身不對勁,支支吾吾、言不由衷如同跳針一般,只是重覆着「蔡英文路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中國」這幾個關鍵詞。 美國還能拉住賴清德多久時間? 相信北京必然同步關注着賴清德在這場記者會上的說法,而賴清德給出的答案,本來就不可能會出現「九二共識」,畢竟 他早在政見會和辯論會上就定調「九二共識」是走「一中」的回頭路,但他還是偏執地拋出已經被其「台獨化」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以及重複使用了強調「兩岸兩國」的「中國」一詞,北京肯定已了然於胸,恐怕不只認定為「不及格」,甚至還給這份答卷通篇「滿江紅」的成績。

  6. 2024年1月6日 · 外媒分析台灣這場選舉結果將對全球晶片供應鏈以及外資入台產生影響尤其選後台灣若與中國大陸發展出更密切的關係可能會讓台灣關鍵半導體產業受到美國審查。 《彭博社》報道,如果民進黨獲勝,情況可能會維持現狀,若是對中國大陸立場較為友好的國民黨獲勝,則可能會增強台灣與北京的合作。 報道指出,台灣在人工智能繁榮和晶片週期好轉的背景下,台灣股市雖接近歷史高點,但仍存在高度風險。 儘管改善兩岸關係能提升台灣投資地位,但選後結果如是與中國大陸締結更密切關係,情勢可能促使美國審查台灣的關鍵半導體產業。 2022年APEC領袖峰會11月19日落幕,台灣代表張忠謀(左)當天下午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右)於場邊晤談。

  7. 2024年1月11日 · 台灣大選兩岸並非最關切美媒年輕選民更關注這些議題. 撰文:洪怡霖. 出版: 2024-01-11 14:09 更新:2024-01-11 20:04. 10. 台灣1月13日舉行總統選舉。 美媒10日引述民調指,多數年輕受訪者不認為中國是這次選舉中最重要的因素。 美媒採訪十幾名20至30多歲的年輕人後發現近乎所有受訪人士都說中國並非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原因是他們認為兩岸現狀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34歲公務員表示:「(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只是意識形態上的競爭,但對我來說,獨立和統一都不現實,無論哪一方掌權,我們的生活都沒有真正改善。 報道引述專家指:「在許多台灣人眼中,他們不認為自己需要選擇一方,因為他們認為現狀不會立即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