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從中央氣象署已公布的歷史資料來看台灣自1990年觀測紀錄以來總共發生過9次規模7以上地震其中以1999年的921地震規模7.3最大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且震源深度僅8公里於全台各地皆造成災情。 這也是觀測紀錄中唯一一次發生在內陸、且規模超過7的地震。 在921地震以後,台灣在2004年至2023年間,共發生過4次規模7以上的地震,都發生在台灣外海附近,且震源深度都超過40公里以上。 本次花蓮外海地震規模達7.2,因位置靠近陸地,且屬於極淺層地震,深度為15.5公里,因此全台各地(含離島)都會感受到震動,而位處高樓或盆地的民眾,感受到的震度會更強烈。 吳健富也說明,地震初步測量為7.2,後續不排除有調整的可能。

  2. 今周刊. 更新於 04月25日03:29 • 發布於 04月25日03:29. 作者 : 翁申霖 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 面對島內可不可能發生規模8,甚至是規模9的強震,專家直言「不可能」。 由於全球有許多地方都有地震,而各地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並不相同,值得留意的是,「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台灣並未備有超級強震的先天條件,因此不易造成如此大規模地震。

  3. 今早7時58分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台灣各地明顯搖晃台大地質系教授吳逸民表示從資料上看起來推測可能是跟縱谷斷層系列有關係也是菲律賓海板塊跟歐亞大陸板塊交界。 而氣象署也說,兩個板塊碰撞,能量累積相當快速,不會一次地震就釋放完,接下來還是會有規模6.5至7.0的餘震。 而這回大地震雙北桃園高雄南部地區都沒有收到國家警報吳逸民教授說可能預警系統在一開始的資訊估算有落差不過雙北感受劇烈搖晃教授則說是因為台北盆地效應的關係。 吳逸民進一步解釋,就像是水杯裝水一樣,當水杯搖晃時,裡面的水會晃動得更劇烈,當水杯停下來,裡面的水還是有能量繼續晃動。 而盆地效應因為鬆軟土層,導致台北搖晃震度感受大、時間較久,而很多高樓層的建築物,也更能感受劇烈晃動。

  4. 太晃! 15小時內已180起地震 氣象署:隨時都還可能有. TVBS. 更新於 04月23日00:51 • 發布於 04月23日00:51 • 王馨儀. 今日清晨的強震造成花蓮市中山路154號富凱大飯店傾斜。 (圖/TVBS) 地震搖不停全台灣整晚相當不平靜從昨22日傍晚17點08分後開始出現大小地震23日清晨2:26分2:32分分別出現兩起規模6.0以及6.3的強震而且地震深度分別只有10公里以及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初步研判,這些地震應該都歸屬於0403餘震,0403地震後能量釋放主要集中在北邊,昨天起開始往南、往陸地發生,所以民眾感受會很明顯。

  5. 震後國土測繪中心使用322個GNSS連續觀測站衛星測量資料並以Bernese基線解算軟體及IGR快速精密星曆計算震央附近基準站地震前23小時2日0時至23時及地震後22小時3日2時至24時資料最小約制於金門衛星追蹤站KMNM),分析地震後基準

  6. 震不停! 22日下午5時8分發生規模5.5地震隨後又接連發生多起地震全台都有感短短11分鐘內連續6起地震之後仍有大大小小餘震對此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解釋這幾起地震都是0403花蓮地震的餘震,。 根據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下午5點8分芮氏規模5.5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是這系列地震中規模最大一次各地最大震度為花蓮4級南投4級宜蘭4級台東2級嘉義2級雲林2級彰化2級苗栗2級桃園2級嘉義2級新竹縣2級台南2級新北2級台北2級高雄1級新竹市1級基隆1級。 接著,5點9分、5點12分、5點15分、5點17分、5點19分,分別發生芮氏規模5.5、4.4、5.3、4.9、4.9、3.2地震。

  7. 上報. 更新於 2022年01月04日14:20 • 發布於 2022年01月04日09:42 • 上報快訊/洪子凱. 有專家指出3日傍晚地震震央南邊有塊地震空白區是相當不尋常現象未來恐出現超強地震嚴重程度不輸2018年的花蓮大地震。 (資料照片李隆揆攝台灣3日傍晚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全台感受地震搖晃威力不過有學者擔心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的周期百年一次距離上次1920年已101年未來要留意規模8.0以上的海溝型地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