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到底如何判斷自己的訓練負荷是否超量呢? 手錶上的訓練負荷範圍有三個區間,分別是高,中,低。 藍色區域 代表著低訓練負荷,這個區域代表著近期你的訓練強度偏低,如果總是按照這個強度訓練對於提高體能來說,幫助不是很大,也可以理解為這種負荷只能保留住你現有的水準,需要增加訓練 ...

  2. 台灣的跑者,可能有超過一半的人速度訓練會選擇到操場進行;除了地狹人稠的因素外,操場更具有穩定且安全的優勢。Garmin跑錶有一個時間「警示」的功能,手錶在固定的間隔震動提醒使用者,可以讓我們不必分心按錶和看錶,對於訓練過程中的節奏都是有幫助的。

  3. 2024年1月18日 · 究竟該怎麼選擇?哪款Garmin智慧手錶最適合您?透過這篇幫助大家快速瞭解。 Garmin 耕耘智慧手錶市場已小有成就,我們有無數種錶款可以幫助您達成目標,從新手入門剛開始跑步的初階跑者,還是想要突破個人半馬或全馬紀錄的進階跑者,或是挑戰耐力的鐵人三項、甚至是參加超馬的極限越野頂尖 ...

    • 有氧間歇跑
    • 坡地反覆跑
    • 交錯訓練
    • 混合訓練

    這一類的間歇跑主要是以比較快的速度跑,讓身體產生有氧方面的壓力,強化身體對於乳酸產生的耐受度和使用效率,主要操作方式為間歇距離要短、組內休息時間不可太長,但是組間休息時間可以延長,間歇距離一般都保持低於600m,這種訓練方式對800米-1500米的中距離選手和快縮肌為主的跑者很有幫助,因為他們的項目需要專項但極度有氧的配速跑,同時又需要在後段讓身體強迫利用乳酸當作能量來源。 操作的範例如下: 1. 800米選手:2 x (8 x 100米),1英里配速,組內休30s,組間休5分鐘 2. 5000-10000米選手:6 x (400米 + 200米),3公里配速,每段跑完都慢跑200米

    利用坡地當作間歇跑的場地,可以改變我們徵招肌肉的方式,讓身體學會使用更多肌肉在跑步上面。因此,坡度的選擇很重要,坡度愈陡對於肌力要求越大,而坡度平緩可以用來進行速度訓練。 距離較長的坡地(400米以上)間歇跑對於提升肌耐力很有幫助,而距離較短但是速度較快的坡地間歇(400米以下),即可有效增進速度或者專項耐力。最後,坡地間歇可以用來作為過渡至速度期的訓練,也可以延後巔峰狀態的到來。

    交錯訓練主要是快速和較慢速的重複跑,國外常進行的變速跑就是交錯訓練的一種,這一類的訓練變化也很多,可以用在馬拉松配速甚至到400公尺配速,主要變化在於兩段的距離和配速。 這一類的訓練主要的重點我會放在速度較慢的那一環,並不會像一般的間歇組間的恢復跑,這一類的慢跑我會稱之為穩定跑,主要用意不讓身體完全恢復,強迫身體學會增加乳酸的利用率,剛開始會建議較慢速度的環節距離較長,隨著訓練的演進逐漸改變比例和速度。恢復期間的配速會影響乳酸,如果配速慢,身體會在恢復期間使用乳酸;如果是接近乳酸閾值的配速,會教導身體如何面對高乳酸狀態,但是這種方式對身體負荷很大,總距離不可過長。 交錯訓練在週期的安排,我會安排在馬拉松基礎期尾聲,例如會進行800米乳酸閾值配速/800米穩定跑,總共持續6-7組,作為接下來專...

    顧名思義,這種方式混合了兩種或以上不同強度的訓練,互相連貫。大部分的課表比較針對單一項目進行,並沒有融合多種訓練方式,混合訓練就有這樣效果,很適合用在過渡期。 在混合訓練中,我們的肌纖維徵招和乳酸濃度在過程中會不斷變化,可以在訓練中模擬比賽中的變化壓力。通常混合訓練包含長距離和短距離的訓練,例如: 1000米+400米+900米+300米+800米+200米,距離較長的部分用5公里配速,距離較短的部分用3公里配速 一般來說,這類的訓練不論短距離或者長距離都是先從較慢的配速開始,再慢慢加快速度,起初是為了徵招肌纖維,接著鍛鍊那些肌纖維的耐力。

  4. Garmin 有無數種錶款可以幫助您達成目標,不論你是剛開始跑步的新手想要買一支錶來紀錄跑步數據,還是想要突破個人半馬或全馬紀錄的進階跑者,或是挑戰耐力的鐵人三項都有適合你的錶款,但是,究竟該怎麼選擇?透過這篇幫助大家快速瞭解。

  5. 2020年12月25日 · 間歇跑是指在一次或一組練習後,嚴格控制時間,在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練習的訓練方法,透過較高負荷的心率刺激,使身體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 從訓練上講,間歇跑看起來就是沒完沒了的衝刺,但是應該如何練間歇跑也需要非常講究 ...

  6. 2022年3月11日 · 過去在這些越野環境我們只能利用計時或是主觀感覺來判斷到底有沒有進步、有沒有騎得比較好,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車錶功能,幫助有更好的騎乘表現!. 在之前的Garmin影片當中,作者已經和大家分享過的MTB Dynamics,這部分功能確實可以幫助你更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