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2日 · 但法國里爾大學一群物理學家最近打破了泡泡既定印象創造出空氣中維持形狀不破的泡泡長達 465 天。 因不確定這項研究成果最終有什麼應用,只能說這群科學家還挺閒的。

  2. 2019年12月5日 · 如果你把試管填滿水,會發現試管裡有些小氣泡不會上升到水面。百年來,科學家一直沒弄懂為何氣泡在狹窄直管會「卡住」,直到現在,一名就讀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學生可能解決了這道謎題。 一杯水如果有氣泡,會立刻竄升到水面(可以拿起你手邊的礦泉水搖一搖觀察),背後機制很容易 ...

    • 廁所客訴問題找上資策會?用紅外線偵測衛生紙剩餘量
    • 1.5 個月全部陣亡,還被投訴「女廁有人偷拍」
    • 山區男廁混合尿味、菸味,氣體濃度一超標即時通知
    • Covid-19 疫情爆發,洗手乳補充成公廁問題
    • 如何說服清潔人員使用?串接 Line、提升介面直覺性
    • 大甲媽祖繞境的啟示,利用數據預測未來
    • 從一間公廁推廣到全台 25 處,讓清潔人員都信賴的系統

    松山車站的公廁,就曾因為廁紙補充不及,2016 年屢被投訴。當時松山車站 B1 有一間公廁,隨著捷運松山站開通,松山車站從原本的每日旅客人數 4 萬人暴增到 7 萬人,再加上樓上商場的人流,使得這間公廁成為人潮匯流地。 太多人使用,造成廁所的客訴量大增。但為什麼廁所問題會找上資策會?「他們可能覺得資策會的技術萬能吧!」陳韋凡開玩笑地說。其實是資策會曾和松山車站合作過數位觸控面板,案子結束後,他表示如果車站營運有什麼問題,也許可以幫忙解決。最後也就由他擔下解決廁所問題的任務。 在一開始,他也只能觀察,從了解清潔人員如何清掃、衛生紙消耗的狀況下手。他先試著做感測器,用紅外線偵測模組,偵測捲筒衛生紙的高度,例如只剩 10% 不到時,就讓感測器自動回報示警。

    但第一個難題來了。「我只是工程師,設定參數、解讀數據還行,哪裡懂拉線、配電、裝設儀器。」陳韋凡因此找來水電工班幫忙,自行用 3D 印表機做出偵測模組的外殼,第一批就用熱熔膠「克難地」裝在松山車站 18 間女廁的捲筒衛生紙鐵盒裡。 沒經驗加上使用習慣問題,女廁門開開關關的震動,讓這些偵測模組一個半月全部掉落,而這些模組看起來很像有鏡頭的儀器,立刻就被投訴「女廁有人偷拍!」 他因此被念了一頓,所幸慢慢找到適合的材料和管線,裝上後,原本一間間巡查、清潔要花 15~20 分鐘,導入後只需要 10 秒就可以回報哪間廁所的廁紙不夠,大幅減少松山車站公廁投訴量,後來還獲得 2017 年交通部頒發、獎勵交通設施管養人員的金路獎。 ▲ 左為紅外線廁紙偵測模組,可監測廁紙存量;右為臭味偵測感應系統。(Sourc...

    隨著松山車站智慧廁所的成功,其他公廁負責人員也都紛紛找上門。 像在 2018 年,苗栗南庄某處的公廁屢次缺紙,那裡位於山區景點,只有兩位清潔大姊要顧整座山的公廁,很難即時補充廁紙。某次長官巡視就問「這間廁所我們沒有花清潔費嗎?為什麼連個衛生紙都沒有?」 還有另一個問題,由於那間廁所在停車場旁,大家下遊覽車就先往廁所衝,但很多人上完男廁後,可能會在旁邊抽菸。菸味加上小便斗附近的尿味,一旦清潔不夠快速,就會衍生許多問題。 於是,憑藉著之前試驗成功的衛生紙感測器,他又再製作空氣感測模組,裝在男廁小便斗膝蓋下方的高度,偵測各個氣體比例,假設空間中某個氣體濃度超標,就能即時通知派人清潔。

    2019 年開始,COVID-19 疫情讓大眾開始重視洗手,洗手乳補充成了公廁問題大宗。各地公廁回報洗手乳來不及補充的情況變多,陳韋凡開始研究洗手乳感測,只要洗手乳的位置在某一個臨界值以下,感測器就會示警,通知清潔人員。 很多事情都是慢慢從做中學,陳韋凡補充,多數公廁的洗手乳都是瓶裝,他把感測器放在瓶子後面,辨別洗手乳的水位。但是當大家都用力壓,罐子容易裂開,感測器會受損。後來他就建議改成自動給皂機,手一揮就會有皂,感測器還是能偵測洗手乳水位。 此外,偵測空間是否潮濕,也是新的學習經驗,他以桃園機場為例,早期的廁所動線設計,工程可能都是各做各的,像是洗手台在這邊,烘手機、擦手紙放另一邊,很多旅客嫌麻煩就甩一甩,最後洗手台到廁所門口都溼答答,後來他就在容易積水的地方,裝上偵測濕度變化的感測器。

    除了安裝問題,另一個困難在於使用者的意願。「工程師總是想得很美好,但現實總是殘酷。」陳韋凡說,一開始他做了 App 給打掃的大哥大姊用,大家口頭都說好,但最後都不用,「太麻煩了」、「我不會用」。 他後來思考,這些大哥大姐大多年紀偏大,有些則是外籍勞工,介面如果不夠簡單好操作,不會有人想用。他進一步觀察,這些大哥大姐幾乎都用 LINE 通報工作狀況和排班,因此他回去寫程式,把回報系統串接 LINE 群組,讓大家慢慢習慣。 這套系統也串接在他的手機,哪裡有異常或廁所備品要補充,他都知道,「我現在都不用鬧鐘,因為平常早上 6、7 點手機的 LINE 叮叮咚咚響,尤其是假日,更瘋狂。」 陳韋凡表示,不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偵測要正確,太常發生假警報,會讓清潔人員白跑一趟,最後不信任這套系統。但如果清潔...

    2018 年 4 月曾發生過一次狀況,有天晚上他的 LINE 瘋狂震動,他一度以為系統出問題。陳韋凡回憶,那天晚上員林火車站的女廁發了 10 幾次訊息,他以為是誤報,「怎麼可能一個小時要補那麼多次衛生紙?」結果發現,原來是媽祖繞境,車站月台已經關閉,只剩車站外的廁所可以用,當晚還有很多香客就睡在車站大廳,這再度證實系統有用。 (Source:資策會) 也是在那時,他認為這套系統應該可以做到更多。「你想想,我現在一天資料量 40、50 萬筆,如果我有去年某一個日期的資料,加上今天的變化以及外部資料,我甚至可以預測各個廁所的狀況,提前規畫清潔人員的班表,甚至可以預測未來!」 他以現在經手的醫院為例,假如以某科別在去年這一天的門診狀況,加上今天的門診數,抓取一個平均值,再考量今天的天氣,就可以知道...

    「為了研究,我這 4 年來大概跑了 500、600 間女廁,」陳韋凡說,現在他大概是全台最懂女廁的資訊工程師了。從松山車站的一間廁所,做到全台灣 25 處公共廁所的改造,「我覺得更大的價值,是做到對民眾有幫助、民眾有感的服務。」 陳韋凡表示,這項服務也許賺不了什麼錢,但是當他幫清潔人員、民眾解決了很重要的問題,看見原本打掃的大哥大姊從對他半信半疑、甚至想叫他拆掉,到最後大家變得依賴、相信這套系統,這也是他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 (本文由 經紀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3. 2020年4月12日 · 舉例來說研究團隊在馬桶安裝尿液分析條判斷尿液的白血球數量蛋白質含量等為身體是否受感染膀胱癌或腎衰竭的指標之一另外一個尿液感測器則經由演算法分析排尿時的速度時間及總量」。

  4. 2024年3月1日 · CNBC 2月29日報導,國際資本市場協會資深顧問Bob Parker 2月28日受訪時表示估值以及投資人部位集中程度都顯示科技股出現泡沫跡象不過與1999-2000年以及2007-2008年泡沫當時的散戶與機構投資人都擁有非常高的槓桿不同的是投資人目前的現金部位非常高沒有太多槓桿。 Parker據此推論,市場不會出現劇烈崩盤。 不過,他也指出,未來3-6個月羅素2000指數的表現預料將會優於那斯達克電腦指數。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2月25日撰文指出,當前的AI泡沫比1990年代科技泡沫還要大。

  5. 2024年2月16日 · 華爾街預期泡沫將膨脹到 2025 年. AI 變革推動股市大漲,許多人開始比較這次的股市繁榮與 2000 年網路泡沫的相似之處,雖然泡沫正在形成,但泡沫破滅會來得那麼快。. 法國興業銀行表示,標普 500 指數需要達到 6,250 點,才能實現與 90 年代科技泡沫相當的非 ...

  6. 2024年4月12日 · 未來世界一切都會自動化,籌備中的大阪世界博覽會據稱展出日本公司開發的「自動洗澡機」,可自動清洗烘乾全身,相當方便。 YouTube 頻道「万博2025TV」介紹,大阪企業「サイエンス」(Science)將展出據稱全自動洗澡功能的「人類洗澡機」,只需進入機器關上蓋子,設備會自動放水,以微氣泡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