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法鼓山故事》中,聖嚴師父為當年農禪寺改建,描繪出「空中樓閣,水月道場」畫面。. 這一幅想像畫面,於三月九日師父圓寂十五年後「報師恩音樂會」,如實地呈現了!. 世相無實,而做佛事化度眾生。. 「報師恩音樂會」猶似一場空花水月般 ...

  2. 只用「意」業,就是叫「思業」,意業跟口業或是身業同時進行時,叫做「思已業」。. 思業雖然是沒有表現出來「無表業」,但是它會形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稱之為業力。. 譬如你不斷地想要殺人,當業力量推動時,你就會形成趨向於殺人行為。. 因此 ...

  3. 2013年1月4日 · 現代人終日忙碌,寧靜感和安全感愈來愈少,很容易就覺得煩悶、困擾,隨時隨地都承受著壓力,原因是失去身心平衡。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透過觀念與方法練習,才能使我們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 更多書籍介紹: http://www.ddc.com.tw

  4. 強調生活教育、心靈成長為主軸法鼓山兒童營隊,秉持創辦人聖嚴法師理念,課程涵蓋人文、藝術、禪修、環保體驗、數位學習等,豐富充實,活潑有趣。小朋友可以在遊戲歡樂中學習新知,以「四種環保」、「心五四」、「心六倫」滋養生命,成為孩子最珍貴資產。

  5. 慢慢的深呼吸。同時把肩膀往上提,再提,提到最 高(停2秒)然後吐氣。同時將肩膀放下,有沒有 放鬆的感覺?肩膀是不是鬆了許多? 調整我們的身體,用最放鬆的姿勢坐好,雙手 輕輕的放在腿上,眼睛輕輕的閉上,頭腦放鬆,頭

  6. 2018年1月3日 · 「凡夫受身苦時,會引生心苦,而憂傷悲嘆、怨天尤人、心中狂亂,由瞋心而導致更多苦。 修行人受身苦時,則平靜地承受它,能忍身苦,而不生更多心苦。

  7. 2018年9月1日 · 我們世界是內在心理反映,如果你曾與內在本具寧靜過微妙連結,就有機會在頃刻間對生命存活奇蹟,有著無以名狀感恩與愛,正如果醒法師所說:「沒有我們相信世界存在,只有我們確實經驗到世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