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廖婉汝 (1960年1月27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中國國民黨 籍,生於 屏東縣 ,曾擔任第4–7、10屆的立法委員及連任兩屆 國民大會 代表。 1993年有意參選 屏東縣縣長 ,2014年有意參選 屏東市市長 ,但均未獲提名,1998年參選 潮州鎮 鎮長落敗、2015及2016年分別參選 屏東縣第三選舉區 立委補選 及 屏東縣第一選舉區 立委選舉 ,均宣告落敗。 2015年3月接任國民黨屏東縣黨部主任委員。 2020年睽違八年後,回鍋競選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順利當選而重返 立法院 。 選舉紀錄. 爭議. 藏人抗議事件失言風波.

  2. 2024年4月17日 · 廖婉汝 (1960年1月27日 — ) 中华民国 政治人物 , 中国国民党 籍,生于 屏东县 ,曾担任第4–7、10届的立法委员及连任两届 国民大会 代表。 1993年有意参选 屏东县县长 ,2014年有意参选 屏东市市长 ,但均未获提名,1998年参选 潮州镇 镇长 落败、2015及2016年分别参选 屏东县第三选举区 立委补选 及 屏东县第一选举区 立委选举 ,均宣告落败。 2015年3月,接任中国国民党屏东县党部主任委员。 2020年,睽违8年后,回锅竞选国民党不分区立委,顺利当选而重返 立法院 。 选举 [ 编辑] 200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 编辑] 2015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补选 [ 编辑] 总选举人数:202,129. 总票数(投票率):65,570(32.44%)

  3. 6 天前 · 2003年出任行政院發言人。 2004年出任 行政院新聞局 局長,任內推動「電視台公共化」,最後成功讓 華視 納入 公共電視 的一環。 [3] 推動並落實「有線電視定頻」和網路分級制。 [4] [5] 催生 原住民電視台 與 客家電視台 。 新聞局長任內推動「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被抨擊限制作家創作、並引發出版業者不滿 [6] 。 他亦在 2005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中當選任務型國大代表。 2005年台中市長選舉. 參見: 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林佳龍被 民主進步黨 徵召投入 2005年縣市長選舉 ,參選 臺中市市長 。 臺中市 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在沒有人看好下敗給 胡志強 [7] 。 2006年出任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長,2007年10月15日由 卓榮泰 接任。

  4. 2003年出任行政院發言人。 2004年出任 行政院新聞局 局長,任内推動「電視台公共化」,最後成功讓 華視 納入 公共電視 的一環。 [3] 推動並落實「有線電視定頻」和網路分級制。 [4] [5] 催生 原住民電視台 與 客家電視台 。 新聞局長任內推動「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被抨擊限制作家創作、並引發出版業者不滿 [6] 。 他亦在 2005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中當選任務型國大代表。 2005年台中市長選舉. 林佳龍被 民主進步黨 徵召投入 2005年縣市長選舉 ,參選 臺中市市長 。 臺中市 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在沒有人看好下敗給 胡志強 [7] 。 2006年出任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長,2007年10月15日由 卓榮泰 接任。 餐會風波.

    • 生平
    • 彭婉如命案
    • 外部連結

    求學過程

    彭婉如,2歲時喪父,由母親、大哥、大嫂撫養長大。小學就讀於新竹市竹蓮國小,初中就讀於新竹市二女中,高中就讀於省立新竹女中。升大學時,為早日自謀生計,自新竹女中畢業後,1967年考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一方面倚賴公費求學上進,一方面選擇教育作為她的終身志業。

    投入教育

    1971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後,赴台中市四育國中實習教學一年,並認識同在該校實習的洪萬生。於四育國中教學時,曾於上課時帶學生到校園「實地教學」,以提升學習興趣,結果遭校方制止。 1972年任教於台北縣智光商工,1974年與洪萬生結婚,轉任衛理女中,於1977年生下1子洪贊天。1984年辭衛理女中教職,準備隨夫赴美。

    婦運啟蒙

    1985年,彭婉如隨丈夫洪萬生前往美國攻讀學位,在美國期間,曾經從事華文報紙《中報》的編輯工作。在編譯《美國婦運史》一書時,理解美國婦女爭取兩性平等權利艱困過程後,深受啟發,回台灣後即投入婦運。1988年回臺後,於12月出任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透過寫文章及活動,喚醒更多人審查國小國中的教材偏頗,對女學生學習的不利。為想瞭解更多台灣婦女的問題,於1989年11月辭去秘書長一職,加入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關懷雛妓問題,並出任主婦聯盟理事,關懷環保和孩子的教育。並曾在一段短的時期裡擔任晚晴協會理事長,為離婚婦女的諮商系統做奠基工作。 為落實婦運得以開花結果,她發覺自身所學不足以致用,於1993年9月至1994年8月,攜子赴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Albany)分校攻讀碩士學位 ,其研究主題為「婦女研究」。她以43歲之齡,於1年內修完30多學分,取得人文碩士學位。

    失蹤與遺體被發現

    1996年11月30日,當時擔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的彭婉如搭飛機前往高雄,為即將進行表決的民進黨「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徹夜奔走。彭在當天晚間於路邊招手、搭上計程車後,離開高雄市尖美大飯店,準備回到下榻的圓山飯店,卻就此失蹤,而當時目送她上計程車的國大代表唐碧娥,成為最後一個目擊者。隔日,由於民進黨全代會開始半小時後,彭婉如仍未出現,因此黨員迅速聯絡黨部並報案。 12月3日下午,警方在高雄縣鳥松鄉(今高雄市鳥松區)工廠的芭樂園中發現彭婉如的遺體。彭婉如全身身中35刀,多集中在後背部,而且傷口深入胸腔,甚至還把右眼眼球挖掉,全裸棄屍。傷口幾乎全部都集中在背部左右肩胛骨,且刀傷的斜度幾乎一致,加上彭婉如手上有掙扎的痕跡,代表曾經有抵抗,因此懷疑被棄屍地點應該是第二現場,而兇器應該是水果刀及不明鈍器。1996年12月4日,專案小組在芭樂園採集,發現除了有檳榔渣、菸蒂外,還有不完整血掌紋,和部分不完整的指紋,另外在東港大橋下,發現彭婉如的遺物,包括名片和皮夾,但歹徒很狡猾的利用塑膠袋包住。以上跡證,經比對資料庫、役男服役的指紋建檔等,並沒有吻合者,因此懷疑兇手沒有當過兵也沒有計程車駕照...

    對社會的影響

    彭婉如命案引發社會的強烈震撼,婦女人身安全也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 1996年12月21日,「全國婦女連線」立法院召開「1221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行前記者會,宣示「女人要權力,不要暴力」,提出期限破案。宣告超過1萬5千名台灣留學生,透過網路連署,訂定11月30日為「台灣女權日」,以紀念彭婉如對促進台灣女權所做的努力。 同時在社會的壓力下,立法院於1996年12月31日三讀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在1997年1月22日公佈實施;教育部也於1997年3月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今「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且規定學校必須有兩性平權教育時數,此即《性別平等教育法》之法源。1996年12月20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局一樓成立「婦女保護中心」,設置24小時婦女保護專線「婉如專線」,奠定24小時保護專線之工作模式。 1997年5月1日,彭婉如基金會成立,優先從事與婦女人身安全議題相關的活動。 彭婉如命案發生後數年,尖美大飯店由於尖美建設經營不善而易主,尖美建設董事長張國福把尖美大飯店賣給前高雄縣議會議長黃璽文...

    重露曙光

    民國88年(1999年)9月15日,台北縣石碇鄉一處產業道路,一名程姓計程車司機接排氣管廢氣,自殺死在計程車上,還留下遺書表示涉及彭婉如命案,對不起彭婉如還有社會大眾,不過經過指紋還有掌紋調查不符合,因此警方不排除可能是共犯。2015年11月11日,警方比對DNA,發現極有可能是一名計程車司機犯案,這名司機已經因為別起性侵案入獄,警方將他借提出來,比對DNA,疑似就是他殺害彭婉如。不過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表示,沒有接到任何單位通報,案件仍持續偵辦中。 此案追訴期已於2016年11月30日屆滿,但專案人員強調小組仍不會放棄追查。 2019年5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第80條修正案,將有死亡結果發生之重罪追訴期限制取消,有受害者的既遂殺人懸案就此不再受30年追訴權之限制。

    悼念彭婉如 成立女權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右眼遭挖、身中35刀慘死!彭婉如命案19年難破原因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洪仲丘事件. 2013年7月3日,洪慈庸的弟弟、 陸軍 義務役下士洪仲丘帶手機進軍營違反軍中規定被處以禁閉,進而在禁閉室操練時死亡,引起社會關注。 民間籌組「 公民1985行動聯盟 」發起公民運動,最後促使修正中華民國《軍事審判法》,是為「 洪仲丘事件 」 [17] 。 洪案發生後,洪慈庸行使公司准允無限期休假處理家務事之權利,成為洪家對外發聲的窗口。 更數度以犀利言詞抨擊軍檢及政府 [15] 。 參政歷程. 洪仲丘案落幕後,洪慈庸於 2014年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時,數度表態政治立場。 3月,在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初選期間,洪慈庸便替洪案發生第一時間給予幫助的 顧立雄 錄製電台廣告 [18] 。

  6. 2023年8月3日 · 私立教育協會(第十屆)副理事長; 青溪婦女聯合會屏東支會主任委員; 屏東縣婦女會理事; 屏東啟智協進會顧問; 屏東殘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