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一而觀察」,成就真實圓滿的正知正見。 怎樣觀察才能與經教所說的相應? 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往年李老師在台中辦大專佛學講座,他老人家主講的是「佛學概要十四講」,在開宗明義就教我們對於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的觀察。 說得是好,他講得非常的簡單明瞭,為什麼? 教初學,這些初學都是高等的知識分子、都是大學生。 教他們觀察有八個方面,首先觀察它的體性,第二觀察它的現相,第三觀察它的作用,「體、相、用」。 本經經題「大方」,「大」就是講的體,「方」是講的相,「」是講的作用。 老師教導我們對一切法的觀察,其來有自,不是他自己的發明,你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體是本體,相是現相,這個現相是從什麼地方生的? 宇宙是現相,宇宙從哪裡來的? 萬物是現相,生命是現相,佛菩薩是現相。 這些現相從哪來的?

  2. 不住在這個地區的同修們,我們也非常歡迎,每年能有一個時期到此地來共修,同學共修。. 利用一年當中的長假,或者是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乃至於一個月,我們非常歡迎。. 一年如果有一度到這個地方來進修,年年都能夠來,每年來一次,年年都不間斷,也 ...

  3. 盡虛空遍法界,上從諸佛如來下至地獄眾生,這是大經裡面常講「一念具足十法界」,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事實真相。. 一念具足十法界,念念當然還是具足十法界,凡夫愚昧無知,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冤枉造業受報,搞六道輪迴、搞三惡道。. 地獄到底是 ...

  4. 大方廣佛華嚴經. 2003/4/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17-1009. 諸位同學,請看十方雲集,清涼大師《疏鈔》第四段,北方寶首菩薩,我們還是從這段念起。 「寶首者,真俗無違,可珍貴故,善知業果,不犯威儀,性相無違,唯一乘旨,是為唯嗅薝蔔華矣」。 這一段先介紹上首菩薩,寶首。 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說真俗無違,這才是可珍可貴,才是真正的寶。 在前一節也跟諸位同學說明過,覺悟的人對於世間所謂七寶並不重視,重視的是性德之寶,性德起用就是真俗無違。 真是隨順性德,俗是違背性德,就性德而說,哪來的順違? 順違都是情執。 所以要真正能夠做到世出世間一切法圓融自在,唯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時候真俗沒有了,違順也沒有了。 這個境界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法身菩薩摩訶薩的境界,這是可珍可貴。

  5. 經文有四句,這四句是果法。. 第一句就是佛的密境,諸位必須要知道,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是清淨法,佛法裡面決定沒有祕密。. 大乘經裡面所說的密,是說深密,不是祕密,此地講祕密之境也是講深密。. 不但凡夫不知道,莫測高深,就是三界以外的聲聞 ...

  6. 無論是什麼活動,一定要把「大方廣佛華嚴」端出來。不能自己藏起來受用,不可以,要與一切眾生分享。《大方廣佛華嚴》跟《無量壽》是一不是二。參與這些活動,怎麼樣計劃?怎麼樣設計?怎麼樣展出?現在就要開始,要不然來不及了。

  7. 乾隆大藏經共168冊由 劉大德 提供 大家藝文天地 恭錄. 乾隆大藏經 (封面)大乘經 華嚴部 (三)大方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二十六 ~ 七十五卷) 封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