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2日 · 臺北市第 7 選舉區立委當選:徐巧芯 ① 李承龍(中華愛國同心黨) ② 徐巧芯(國民黨) ③ 羅丹(台灣維新) ④ 陳韋安(無黨籍) ⑤ 許淑華(民進黨) 臺北市第 8 選舉區立委當選:賴士葆 ① 劉佩玲(台灣維新) ② 賴士葆(國民黨) ③ 王閔生(民進黨)

    • 公司是如何決定誰應該被錄取?
    • 甄選標準是建立在「假設」上頭
    • 「不要找來不適合的人選」是最高原則
    • 主管的決策歷程
    • 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是個優秀的應徵者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公司決定錄取誰這件事情,遠比你想像得要不科學許多。 假設你是女生(如果你是男生,把以下的情境調換一下就得了),現在請你想一想,你的擇偶標準是什麼?我們就姑且開玩笑說學歷高、身高高、收入高,這三高是擇偶的標準好了。請問,身高一八○、大學畢業學歷的A男,和身高一七五、碩士畢業的B男,哪一個條件比較好?身高一八三、月薪四萬二的C男,和身高一七八、月薪四萬五的D男,又該怎麼選擇?碩士畢業、有存款一百萬的E男,和專科畢業、但有存款兩百萬的F男又如何?還有…… 「等等!你在開玩笑吧,哪有人這樣選男朋友的?」我猜大多數人會這麼抗議。因為你很難想像有人會把學歷、薪資、身高、外貌、家世……這些截然不同的變數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理性、冷血地加以比較,然後從中選出一個條件最好的男朋友。 因為從事H...

    從科學化管理的角度來看,專業的甄選過程應該是:先為職缺進行工作分析,確定做好這份工作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術、能力或特質為何,然後為這些條件訂定權重和標準,在甄選中逐一確認每一位應徵者在每一個條件的符合程度如何,最後計算出總分,以決定誰被錄取。 但實務上,絕大部分的甄選標準都是一種假設。比較常見的比方說「碩士學歷者起薪高於大學學歷者」,是因為我們假設碩士學歷的員工在能力上高於大學學歷。這不見得是事實,因為我們應該都看過一些不知道他是怎麼拿到碩士學歷的應徵者,但大家顯然都還是繼續這樣做。 比較有爭議的則像是「國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否應該高於私立大學畢業生?」這樣做就代表公司認為國立大學畢業生的能力高於私立大學畢業生,有趣的地方是,我問過很多主管這個問題,不少國立大學畢業的主管都認為應該,但是私立大...

    當一個用人單位主管透過甄選程序決定錄取某人的時候,這個決策會有以下四種情形: 正確的接受:我們認為優秀的應徵者,錄取後果然表現傑出。 錯誤的接受:我們認為優秀的應徵者,錄取後表現不佳。 正確的拒絕:我們認為不合格的應徵者,萬一錄取的話表現也不理想。 錯誤的拒絕:我們不小心拒絕了一位其實很優秀的應徵者。 對公司而言,第三種和第四種狀況通常是無感的,我們婉拒了一個應徵者,他後來去了哪裡、表現好不好,我們都不知道。然而,同樣是犯錯,除非我們拒絕的傑出應徵者跑到競爭對手那邊去,並且痛宰我們,要不然第四種錯誤的心痛遠遠不如第二種。 如果你是HR或用人單位主管,選擇一個不適任的應徵者加入公司,會把大家搞得人仰馬翻,因此在甄選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無意顯露的缺點,都可能會被過度地放大。結果,用人單位主管/HR...

    決定誰該被錄取,對很多主管而言是一個「心理歷程」,比較接近「這傢伙的專業還不錯,但上一個工作只待了一年半,說不定穩定度不夠高;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現在正缺人手、最近工作量又大,好吧,先讓這傢伙試試看好了……」 「A先生學歷比較好,對未來的職涯也比較有想法;B小姐無論是在專業度或是對未來的想法,都不如A先生。不過B小姐最大的優勢是以前做過類似的工作,不用從頭開始教起。所以,嗯,如果我們要找一個新人來培養的話,那就A先生吧;但如果我們要的是一個馬上就可以接工作的人,那就B小姐吧……」 或者是,「感覺起來這位小姐對幾個問題都回答得很一般,但她上一份工作是待在某某公司,在那麼好的公司待了這麼多年,應該是不會太差才對,再多問幾個問題看看好了……」這一類的決策歷程。 我的意思是,在大部分的甄選過程中,決定...

    正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很短的面談中確定這位應徵者的表現到底如何,所以很多人會參考別人的決定,預期那些在台積電工作多年的員工很優秀、在花旗參加過儲備幹部計畫的員工很優秀、年紀輕輕就在宏碁得到升遷的員工很優秀、在鴻海拿到考績第一等的員工很優秀…… 理論上,我的公司和台積電、花旗、宏碁、鴻海……都不一樣,在那些公司表現好的員工,並不必然在我的公司裡有同樣傑出的表現。但偏偏面試官在資訊非常有限的情況下,仍然會根據應徵者以前待過什麼公司,或是表現如何,來判斷一個應徵者是不是值得被錄取。 想要得到一份工作,你可以努力的是,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優秀的應徵者。每一個用人單位主管對優秀的定義可能非常不同,就算是同一個單位、同一個主管,這個職務需要跟公司另外一個部門合作,而那個職務不需要,就會影響到用人單位主管的...

  2. 2020年12月3日 · 身高都在兩百一十公分以上,切入上籃、底線投籃、爭搶籃板、中距離跳投都拿手,而且罰球命中率高,擅長破壞對手的防守隊形。 最後是控球後衛和得分後衛,身高都在一百八十公分以上,擅長運球、傳球、助攻、外線三分球、切入上籃等。

  3. 2023年12月11日 · 今年許多企業對於人才議題都深有所感。. 根據 BCG 與世界人力資源聯盟(WFPMA,World Federation of People Management Associations)11 月發布的調查報告,有超過 7 成受訪者認為人才缺口是當前面臨的首要挑戰。. 展望 2024 年,領導者應該關注的人才課題有哪些 ...

  4. 2022年3月3日 · 上期專欄,我解釋了「轉型長」和「轉型辦公室」,以及它們該在組織的哪一層級,比較容易出現好結果。本期繼續介紹轉型團隊的組成、建立和治理。 就我觀察台灣企業,成功轉型的公司,2/3 是有轉型辦公室的。首先,強調轉型「辦公室」(TMO,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 Office),是因為轉型成功 ...

  5. 2024年4月16日 · Profile 伊旻. GU 台中大遠百店店長,1996 年生,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2018 年於 GU 兼職、2020 年轉正職、 2023 年 2 月晉升為店長,曾帶領樹林店在全球 400 多間店評鑑中,獲得第五名的佳績,現為 GU 台中大遠百店店長。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領導帶人.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

  6. 2021年5月3日 · Shutterstock. 打高爾夫球有助於經理人擴展社交圈! 因門檻比較高,即使有會員,打一場也要2500~3000元花費,通常都是中高階經理人。 打一場球需要4小時左右,必須聊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