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以大甲溪為主流並由十九條小支流匯集而成主要有七家灣溪雪山溪四季朗溪松茂溪家陽溪等匯集了桃山雪山家陽山等東南坡之水注入大甲主流。. 大甲溪河系圖. 德基水庫上游集水區面積為592平方公里自德基水庫滿水位時1408公尺到最高點3884 ...

  2. webgis.sinica.edu.tw › epa › nationdatadata - 中央研究院

    data. 國家基本資料__自然環境現況. 地理位置. 台灣省位於亞洲大陸棚的東南邊緣,係由台灣本島和其周圍一些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等大小島嶼組成;在地球的經緯座標中,台灣地區的幅員最東是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赤尾嶼,東經124度34分09秒;極北為宜蘭縣釣魚台列嶼黃尾嶼,北緯25度56分21秒:極南則為屏東縣桓春鎮的七星巖,北緯21度45分乙秒,由此可知,台灣地區東西寬跨經度5度16分6秒,南北寬則跨緯度4度11分4秒,而此回歸線通過台灣本島中部嘉義縣水上鄉。 台灣的面積依據民國78年內政部之統計提要為36000.609平方公里,其中台灣本島的面積為35873.196平方公里。

  3. 曾文溪河系圖. 雨量站:包含曾文、水山、樂野、里佳、表湖、馬頭山、龍美、三角南山、大棟山,其雨量權重如下: 曾文水庫一多目標運轉水庫,兼具發電、給水及防洪等效益。 在實際操作上與烏山頭水庫相互配合運用,形成串聯系統。 其操作規線如下: 曾文水庫運用規線. (曾文水庫管理局,1996; 單位:百萬立方公尺) 曾文水庫完成於民國62年10月,位於曾文溪上游之柳藤潭峽谷,壩頂標高235公尺,正常蓄水標高225公尺,總蓄水量六億五千九百九十六萬立方公尺,與烏山頭水庫串聯運用,執行包括灌溉、公共給水、工業用水、發電及防洪等多目標使用。 各月平均降水量與溫度變化如下:

  4. 有關中國各代地方志書目之收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曾於1985年編纂出版《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收錄1949年以前出版之歷代方志共八千二百餘種。. 「中國各省地方志書目查詢系統」以《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為基礎,參照2000年新出版之《中國地方志總目 ...

  5. webgis.sinica.edu.tw › epa › main氣候變遷

    台灣沿海地區海平面是否上升. 何謂氣候變遷. 由於人類經濟活動不斷發展,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 ( Greenhouse Gas):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亞氮 (N2O) 、氫氟碳化物 (HFCs) 、全氟碳化物 (PFCs) 及六氟化硫 (SF6) 等 濃度持續增加,溫室效應增強,造成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 、海平面上昇、生態系統失衡使生物多樣性驟減, 進而對全球生物的生存產生巨大威脅。

  6. 損害度與適應主畫面. 所在位置:損害度與適應. 氣候變化. 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有了什麼變化嗎?. 自工業革命後,大氣中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地持續增力,全平均地表溫度亦自1890年至今上升0.3℃-0.6℃,並導致全球氣候變化,造成地表溫度變化的原因可 ...

  7. webgis.sinica.edu.tw › epa › damage海岸線

    前言. 全球溫室效應引發之氣候變遷對海平面將造成逐日上昇之影響,IPCC即預測至公元2100年,海水面將有66公分之上昇量 (預估之最低上昇量31公分,最高上昇量100公分)。 此一海平面上昇對海島國家將造成海岸一定範圍內人文、自然環境重大變遷之影響。 因為海岸帶向來是濱海國家人文發展、經濟活動及生態集聚之源地,為一非常敏感且脆弱之地區,任何的海面變化皆可能對上述自然環境造成影響,進而破壞當地人文社會之發展。 其所引起之海岸環境變化對台灣這種海島國家以海岸侵蝕、低地淹溢等災情最受影響。 概海水面上昇後除造成海岸線直接之後退及砂洲潛沒外,更因堤前水深變深,碎波帶內移波浪能量加大,以致對海灘之淘蝕、對沿岸堤防之破壞亦將相對增強,低地淹水範圍也將更加擴大,可供利用之國土資源將更顯匱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