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
      飯店 · 休息中 ·  6 則評論
      桃園桃園市復興區華陵村巴陵143-1號 · 03-391-2335
  1. 農場 ,指 農業 生産單位、生産 組織 或生産 企業 ,以從事農業生産或 畜牧 養殖爲主,經營各種 農產品 和畜牧産品 [1] 。 農場可以作爲一個企業,由個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經營,或由聯合體、 公司 所有和經營。 根據產業形態,又可分為農場、 牧場 、 林場 、 漁場 [2] :17 。 農場的規模可以從數畝到成百上千 公頃 不等,在 美洲 ,一個農場的規模大的可以大到幾萬公頃或幾十萬公頃。

  2. 美國家庭農場運營中,通常由家庭自我經營和管理,不僱傭外來勞動。 而當代中國所稱的家庭農場,其本質不是家庭農業,而是僱傭勞動參與的農業 [1] :47—48 。

    • 台灣農業史
    • 農業經濟
    • 農業技術
    • 觀光農業

    史前時期

    農業自古以來就是台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臺東縣長濱鄉發現的距今約3萬至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出人們狩獵和捕魚的遺跡。距今約5千至2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逐漸進入坐式生活型態,開始種植水稻及其他農作物,並已馴養動物。距今約2千年前的鐵器時代,台灣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開始製作鐵器,使得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中國大陸居民最早從17世紀開始移居台灣,從事捕魚、打獵和種植莊稼等活動。他們大多定居在台南周邊區域。

    荷治時期

    臺灣荷蘭統治時期,甘蔗及大米的產量得到提升。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當時擁有台灣119平方公里的耕地。荷蘭出口台灣農產品後,轉而從東南亞和美洲進口豌豆、番茄、蓮霧和芒果等農作物到台灣。 荷蘭將家養火雞引進台灣。

    明鄭時期

    臺灣明鄭時期從中國移民到台的人口已增長至20萬人,耕地面積增長到了292平方公里,此時建立起土地使用權制度,也開始教導人們建造水庫進行灌溉。當時稻米為主要農產品。中國大陸移民從華南地區帶來了韭菜、大蒜、大白菜等43種蔬菜。

    2013年台灣農業部門總產值為4759億新台幣,約占台灣GDP的1.69%。如果算上與農業相關的旅遊業,那麽它為台灣貢獻了約11%的GDP。台灣每年出口約50億美元的農產品到加拿大、中國大陸、日本、中東、新加坡和美國。

    農用空間規劃

    台灣的農用空間規劃由台灣農地信息服務網所承攬,依靠福爾摩沙衛星二號收集數據。公衆可查詢農地可用性、土壤屬性、種植適宜性、灌溉基礎設施、土地使用分區、土地整理等信息。

    近年來觀光農業日益在台灣受到歡迎。政府在農場和漁村周圍建立起了集農產品、自然風光和節慶活動為一體的休閒區。2013年台灣建立了超過75個休閒農場,獲得許可的休閒農場近317個。台灣的美食博物館也不少。 觀光農業對台灣農業部門總收入貢獻良多。很多小型家庭式農場主主要依靠旅遊觀光生活。休閒農場、農場旅遊、農場住宿和其他與農業相關的旅遊活動很受台灣國內遊客和國際遊客歡迎。台灣政府大力支持觀光農業的發展。2018年部落格TreeHugger將台灣評為全球最佳的農業觀光目的地。

  3. 對家庭農場的看法 [ 編輯] 一台家庭私有的小麥播種機, 西 北達科他州. 在 發達國家 ,家庭農場被感性地看作是保留傳統的一種生活方式,或是一種 天賦人權 。. 這些國家的人們經常舉行政治集會反對傳統農業改革。. 法國 、 日本 和 美國 尤甚,在那裡,人們 ...

  4. 永續農業 [1] (英語: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亦稱 可持續農業 ,是採用 生態學 原則的農耕方法,在學術上指探討生物與其環境互動的一門學科。 於荷蘭舉辦的"永續農業和農村發展會議" ,發布的《 丹波宣言 》中對永續農業的定義為, "永續農業是採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基礎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性變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後代對農產品需求得到滿足" [2] 永續農業這個詞組據信是澳洲 農業科學 家 麥克利蒙特 (英語:Gordon McClymont) 所創造 [3] ,定義為「定點 [4] 且可長期經營的整合性動植物生產實務應用」,比方說: 滿足人類的食物、 紡織品 的需求. 提升環境品質與農業經濟所仰賴的自然資源基礎.

  5. 工業化農業. 臺灣正體. 工業化農業 是一種現代的農業生產方式。 它是利用 工業化 、產業化、集群化的方式生產糧食、家禽、牲畜。 大量使用包括 農藥 、 化肥 、 激素 與 抗生素 在內的各種 化學物質 ,使用降低人類勞動強度的農業 機械 。 在生產農作物時通常是在廣大的土地上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生產,令用刀收。 而涉及到動物生產時則擁有具有產量高,占地小的特點。 [1] 自 二戰 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 已開發國家 廣泛開展工業化農業。 它的特點包括極大地降低了農產品價格、每年收割的次數提高、生產同樣數量的農產品所需的人工勞動力減少、從田地到餐桌之間的時間縮短等等。 [2] 農作物 [ 編輯] 工業化農業的核心特點之一是單一模式,例如在大片的土地上只種植一種農作物。

  6. 《動物農莊》(英語: Animal Farm ),又譯動物農場、動物莊園、一臉豬相、百獸圖、萬牲園,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創作的託寓小說,在1945年8月17日正式於英國出版 [1] [2]。歐威爾稱,此一寓言反映了1917年俄國革命至踏入史達林時期的歷史事件 [3] [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