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2日 · 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2022年結婚對數12萬4,997對,與10年前相比,減少1萬8,387對。. 交朋友、談戀愛,步入禮堂,已非現代人必然人生選項;建立長遠親密關係所需要大量時間與精神投入,更不是人人都有條件或意願負擔。. 我們發現,多元「無體溫 ...

  2. 2023年1月12日 · 一個玩耍中下午,小芽聽到院外喧鬧聲前去查看,卻發現一個小孩,正因為與父母爭吵、被留在育幼院門口而嚎啕大哭── 那一幕讓她心中震動:其他人到底是怎樣看待自己? 「是不是因為我們不乖,才被丟在這個地方? 然而,即便在安置機構生活無虞,帶著傷痕長大小芽,卻仍渴望有一天能回到那個曾讓自己受傷家。 對她來說,雖然機構社工、老師也給予許多溫暖,但「這裡的愛是暫時」;雖然父母對她不好,心中卻始終留有小時候著他們記憶。 小芽心情並非個案;讓受虐兒少復歸家庭為主照顧環境,確實是趨勢。 近年來,因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要求,替代性照顧政策轉向將「家外安置」視為最後手段,現在已有約9成通報受虐兒,仍留在家中。 但是,回到家就沒事了嗎?

  3. 2021年5月12日 · 三立電視台語八點檔《天之驕女》棚內拍攝現場。. (攝影/許𦱀倩). 前陣子,《報導者》有篇很特殊報導,從小學就是台語八點檔觀眾記者德倫,用一個忠實粉絲視角,介紹了它們近年「基因突變」——從幾年前瑤婷女女戀、到最近夾 ...

  4. 2019年8月14日 · 2019.8.14 最後更新. 在人生不同階段,人們多少會感到孤單與寂寞,需要陪伴、情愛、撫慰、支持,好讓寂寞不至於殺死自己。 我們正進入一個青春期來得早,但卻很晚成婚、甚至不婚時代,年輕人可以用15到20年時間,更彈性地實驗自己親密關係,找到自己安頓最佳狀態。 台灣年輕人正歷經如此親密關係變貌。 過去5年(2014~2018年),台灣25歲到44歲未婚人數從320萬增加到333萬。 以往,人們希望構築一段長遠關係,交個朋友、談場戀愛,甚至步入禮堂,如今,找到共謀生活固定伴侶成了不容易達成目標,甚至不成為必然人生選項。 台灣目前並沒有系統性、針對年輕人親密關係研究。 毫無疑問,與他人連結與互動是構成健全人生重要面向。

  5. 2023年11月16日 · 一次普悠瑪列車事故,愛笑愛吃辣的女孩,離開了;愛哭不敢吃辣的女孩,在重傷中存活下來。 活下來的女孩,想讓離開的好友也不會被遺忘,於是提筆創作,寫下了兩個人的「泡麵友誼」。

  6. 這裡有家人、有食物、有性、有懵懵懂懂的愛,原本野放的小虎順應著生存的本能,卻也因此被牽絆住,被迫學習這個世界的規則。詹京霖過去受訪時曾開玩笑說,「好的片子應該去拍做愛和洗澡。

  7. 昆把杜賓根打造為當代德國天主教神學重鎮,然而,他卻因為批判教廷「教宗無誤」(Infallibilitas/Unfehlbarkeit)原則,而被若望・保祿二世剝奪授予培訓神職人員教授資格(Missio canonica)(想了解更多可見:〈 惹惱教宗卻備受尊敬批判者──悼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