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文件銷毀流程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14年1月16日 · 葉奇鑫律師提醒,員工離職前要跟公司清點好交接檔案文件。 然而,如果員工已經離職,在新東家生產的產品與舊東家非常相似,是否構成侵害營業祕密?

  2. 2007年1月8日 · 招數1:簡單記下對方的資料. 拿到名片後,最好在名片上簡單地註記對方相關資料,比如說把見面的事由、日期、地點、對對方的印象等等寫在名片上,而且不要隔太久才做,這樣才不會對對方失去印象,也喪失交換名片的意義。 招數2:常聯絡的名片放在桌上整理盒. 有時候在一個場合中就會拿到一堆名片,這時候可以先做初步的整理,把會常聯絡的放在桌上的名片整理盒或轉動式名片架,不會常聯絡的名片就收在大本名片簿裡。 舉例來講,像公司聯絡窗口、重要客戶的名片就可以放在名片盒,方便隨時查看聯絡,其他的就收在名片簿,當做基本的人脈資料庫。 招數3:將名片做基本分類. 名片簿可以做基本分類,主要是依個人工作範圍和需求去分類,但也不需要做到太複雜的分類。 此外,名片不能光收不丟,需要定期整理。

    • 為什麼需要prd?需要知道的價值三部曲
    • 問題:要寫多細節?什麼時候要完成?開發團隊不看,還是都直接跑來問我!
    • 何不把prd當作是小產品經營?
    • Prd實作撰寫經驗分享

    溝通,對象是誰?為了什麼目的?什麼時候進行?如何進行?

    先歸納 PRD 要面對的利害關係人,如工程師、設計師、UX 等,決定要對他們表明什麼目的,每個角色重視的點都不同;是分別說明或是集中說明;文件撰寫方式是協作或是單一人撰寫。別忘記我們的目的是推動產品開發,如何藉由這份文件跟各角色溝通,讓他們「清楚知道」目標(Goal),如何拆解進行任務(Task),產出產品才是最核心價值的地方。 文件本身格式是有彈性,需多方向的理解與更新,不會有最完美的文件範本,不斷嘗試找出適合團隊的文化,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Tips: 1. 釐清利害關係人(Who) 2. 了解開發流程與時長,此時此刻團隊成員需要的 PRD 粒度如何 (When) 3. 觀察團隊協作的方式,彼此角色任務關聯性,重視項目是什麼 (What) 4. 了解團隊過去對開發文件如何分工,如何撰寫 (How) 5. 了解項目含義與功能,挑選適合團隊的方式來編制 (Idea & Action) 6. 透過詢問閱讀人員,了解自我盲點,不斷嘗試迭代更新 (Iteration)

    歷史紀錄,過去做了什麼?原因是什麼?邏輯方法是什麼?

    紀錄是用來復盤與釐清走過的道路,產品會不斷的堆疊上去,債務會不斷的累積,良好的紀錄是幫助我們遇到問題時,可以知道從什麼地方切入與檢驗,同時可以檢視產品開發的過程脈絡,減少猜測與不確定性。另一個面向就是當產品交接給下一任產品經理時,該產品經理會比較容易上手,增加 onboarding 效率。保持善念,不要留黑盒子(屎)給接手的人。

    自我保護,白紙黑字留底,別讓口說無憑困住你

    遇到這樣的對話,大概悔恨自己當初怎麼不寫文件,然後被迫吃下去,同時還要扛下產品責任,在老闆面前丟失 credit。 💡Tips: 1. 清楚寫下事項A、B、C與負責人(責任分配) 2. 在眾人會議上討論與畫押,會後寄出會議記錄與該文件(責任歸屬) 溝通、歷史紀錄、自我保護,利大於弊,花點時間投資,長遠來看是有助益個人與組織發展。

    換位思考,站在閱讀者、實作者的角度來思考

    複習一下,PRD 有溝通、歷史紀錄、自我保護等主要三價值。先確認你的目標是什麼,探究問題,定義問題後再去嘗試解決。例如,是要拿來跟工程師溝通產品流程,但是寫完了他們都不看,一直跑來問我,那不如不要寫?

    產品開發大概會經過,Understand、Define、Sketch、Prototype、Development、Validation等,把 PRD 作為產品來展開,思路其實差不多。 1. Understand:探索、釐清並了解目標用戶對PRD的需求 2. Define:根據需求,定義PRD涵蓋項目元素 3. Sketch/Prototype:嘗試撰寫大綱版本,並透過訪談驗證可行性 4. Development:開工,寫起來 5. Validation:完整PRD與實際產品產出落差距離,有驗證有迭代

    Step1: 建立目錄、索引

    涵蓋的欄位有版本號、項目、優先序、負責人、發布日期,相關文件連結等等,主要目的是幫助在看文件前可以清楚知道這份文件的基本資訊,幫助查找。

    Step2:需求闡述

    涵蓋內容有目標、背景資訊、價值、方案、驗證指標、附件。 1. 目標:展示形式例如使用user story或是直述,端看團隊偏好。 As I am ___, I want to ___, so that___. - 背景資訊與來源:市場、用戶、趨勢、老闆等,需求有根據並非無中生有。 - 價值:營收、成本、市佔、使用者體驗、系統優化等,盡量將價值量化,提高感受度。 - 方案:邏輯流程圖、業務流程圖、頁面流程圖、動作邏輯、錯誤處理等。 - 驗證指標:定義可以衡量需求的量化指標,如預期提高營收多少%、提高DAU多少%等等,來檢視執行前假設與實際落差多少,幫助團隊做下一次決策與迭代。

    Step3:佐證需求

    提供支持該需求的佐證,可能是數據、市調、競品分析等,強化需求可行性,同時是展現分析能力與洞察力的地方,提高團隊對我們的信任度。

    • Ian Wu
  3. 2020年1月8日 · 在 Gmail 中,我們可以利用下面兩個方法,完成清空收件匣、延後處理的工作流程: 三步驟教學「一次完全整理好」爆炸的 Gmail 郵件. 改變 Gmail 預設延後郵件時間,聰明排除瑣事郵件的工作干擾. 在 Outlook 系統中,則可以利用下面的設定,完成類似的郵件重整: 客戶的要求總是得寸進尺? 談判大師帶你建立系統性談判架構,客戶無論如何出招,都能迎刃而解! Outlook 搞定 GTD 時間管理: 8 個 Outlook 任務排程技巧教學. 郵件可以用上述方法整理,那麼更即時,但也可能更混亂的「即時通」呢?

  4. 2019年12月24日 · shutterstock. 你的辦公桌,還好嗎? 松下幸之助經營研究會主辦人中島孝志,分享了自己整理辦公桌的 4 個祕訣,讓你不再常常找不到東西! 你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 怎麼找也找不到文件,就算一張張地確認桌上成堆的文件,仍然沒看到心裡急需的那份...... 並不是要求你要很會整理,但起碼在電話中要能清楚說明擺放的位置,例如「那份文件在右邊數來第 3 個資料夾」。 要設法讓自己不浪費時間找尋物品一點都不難,只要將資料夾和文件「直立擺放」即可。 當然,文件直立擺放容易倒塌,所以就必須準備資料夾。 將 A4 大小的透明資料夾貼上索引標籤來管理,這樣一來,不管幾張文件都能擺入文件架上。 文件增加後,就可以改用尺寸更大的平面資料夾或活頁資料本來管理。

  5. 2021年11月4日 · 在辦公室印私人文件、請公司櫃檯代收包裹,不行嗎?. 當你和客戶共進午餐,吃飯時唯一聊的公事是:「雙方公司有沒有機會合作?. 」其餘都在聊天,這頓飯該報公帳嗎?. 用公司印表機印私人繳費單、請櫃檯代收私人包裹,應該無傷大雅吧?. 《Airbnb改變 ...

  6. 2016年12月1日 · 「我就是捨不得啊! 」面對取捨的時刻,很多人都會感到猶疑,深怕一個不小心,就丟錯東西。 對於丟棄下不了手的人,讓兩大整理名家 《斷捨離》 的作者山下英子和《太多了》作者彼得‧魏爾許(Peter Walsh)告訴你,面對取捨的選擇,你該怎麼想才對! 迷思1:或許有一天會用到. 魏爾許:留下這些雜物是為了需要,還是為了滿足某個根本不存在的未來? 不丟掉用過一次的調味品,是因為或許會再度下廚;不丟掉太緊的牛仔褲,說不定某天會減肥成功。 以上都對,但前提是你真的能為這些「或許」訂出一個明確實行的日期,否則這些物品永遠都只會是用不到的雜物,而每次看到它們,就會提醒你訂的完成計畫有多失敗,並阻礙你活在當下。 迷思2:丟掉等於浪費. 山下:很多長輩從小對我們耳提面命「要惜物愛物,不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