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文件銷毀 台北 相關

    廣告
  2. 冠瀚實業擁有最嚴謹資料銷毀經驗,各縣市銷毀文件優惠實施中. 專業文件,硬碟等資料銷毀.專業化風險控管.全程嚴密監控.各縣市可服務

搜尋結果

  1. 2014年1月16日 · 離職將檔案帶回家,算盜取公司機密嗎?. 去年台灣三星委託測試公司耕興測試當時還未上市的手機,一名工程師將手機拍照上傳臉書,耕興以他洩密造成公司商譽、營運受損,求償新台幣4億多元,目前官司仍在進行中。. 整理‧撰文 / 張玉琦 編輯 / 張 ...

  2. 2016年1月13日 · 收藏. 碎紙機(paper shredder)是辦公室必備用品之一。. 若是有機密文件(confidential document)已無保留必要,又不希望被他人看到或作不法用途,比起親手撕碎(shred)的更快方式就是找台碎紙機銷毀。.

  3. 2021年11月4日 · 在辦公室私人文件、請公司櫃檯代收包裹,不行嗎?. 當你和客戶共進午餐,吃飯時唯一聊的公事是:「雙方公司有沒有機會合作?. 」其餘都在聊天,這頓飯該報公帳嗎?. 用公司印表機印私人繳費單、請櫃檯代收私人包裹,應該無傷大雅吧?. 《Airbnb ...

    • 迷思1:或許有一天會用到
    • 迷思2:丟掉等於浪費
    • 迷思3:當初買的時候很貴
    • 迷思4:那是別人送的禮物
    • 迷思6:那些東西不是我的

    魏爾許:留下這些雜物是為了需要,還是為了滿足某個根本不存在的未來?不丟掉用過一次的調味品,是因為或許會再度下廚;不丟掉太緊的牛仔褲,說不定某天會減肥成功。 以上都對,但前提是你真的能為這些「或許」訂出一個明確實行的日期,否則這些物品永遠都只會是用不到的雜物,而每次看到它們,就會提醒你訂的完成計畫有多失敗,並阻礙你活在當下。

    山下:很多長輩從小對我們耳提面命「要惜物愛物,不可浪費!」這種觀念其實是源自於物質缺乏的年代,但現今情況早已不同,每個人擁有的東西早就供過於求,若我們還受到舊觀念的桎梏,就會陷入「東西好多,無法把房間整理乾淨」的困擾。不妨換個想法:只取用真正需要的東西,把多餘的東西丟掉,才是適合現今社會的愛物惜物做法。

    魏爾許:對於當初高價買來但現在用不到的東西,很多人都無法狠下心捨棄,彷彿不放手,就能緊緊抓住當初花掉的錢。但為了存放這些東西,你是否需要花更多錢?想想每個月所付的房租或貸款,每一坪空間都要花錢,假設這些無用雜物占據了你生活空間的1/10(常常會是更多),你等於每年浪費一大筆開銷在一個不能使用的空間上! 更何況,這些東西多數隨著時間過去而大幅貶值了。

    山下:捨棄別人的禮物,常會讓人感到過意不去,彷彿這麼做就是背棄了對方的好意。但禮物不是贈禮者本人,這個物品在「贈送」與「受贈」的當下,就已經完成它的任務。 換句話說,禮物本身只是用來表達心情的一種媒介而已,況且我們的房間並不是用來展示禮物的展示櫃,讓自己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活得愉快才是最重要。

    魏爾許: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在幫朋友或家人儲存東西,我們是很好的人,不會將別人的物品擅自丟掉,但這麼做,卻等於放任別人的東西盜走那些原本屬於我們的空間,因為擁有一樣東西,和為別人保管物品,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你可以通知對方一聲,然後開始捨棄,過自己的生活。假如那些東西對某人真有那麼重要,它為什麼會放在你家?

  4. 2020年11月12日 · Google 今天(2020/11/11)宣布了新的空間政策:「 An update to storage policies across your Google Account 」,以結論來看,對一般使用者最大的影響,就是 在 2021 年 6 月後,將停止 Google 相簿、 Google 文件的「無限免費空間」服務 ,「之後上傳」的所有照片、影片或建立的 ...

  5. 2007年1月8日 · 要改善工作績效,千萬別忘了鍛鍊文件資料的整理歸檔技巧!. 一般文件資料的整理. 招數1:將文件標示處理順序. 要處理的文件最好豎放在桌面上。. 「能站著,就別躺著」這種讓文件站起來的精神,可以讓工作可視化。. 因此如果辦公桌上有一些處理中的文件 ...

  6. 2018年12月26日 · 1. 制定「快速任務」清單. 從你的工作中,找出那些不到 10 分鐘就能做完的任務,它們就稱為「快速任務」。 例如,影印文件、預訂會議室、送檔案到其他部門等等。 事先把這些事情列出來, 在兩個大型工作、會議之間的空檔做掉 。 列在清單上,有助於避免忘記處理這些太瑣碎而容易忘掉的工作。 2. 找同事討論小事. 你肯定可以想到一些要與同事確認,但不需長篇大論討論的小事,就在零碎時間去吧。 如果有需要的話,在開會前,你也能找參加同一場會議的同事,快聊一下議程或待論方向,彼此對焦,能讓會議更順利。 3. 拆碎大型項目,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最常見的肇因,是一想到某項工作(像是完成企畫書),就覺得「好大啊,無法在短時間做完」,以致逃避不做,永遠不開始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