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6月12日 · 簡宜彬在鴻海最大的戰功,就是拿下世界第一大電腦公司惠普的生意,也讓他掌管的事業部一路成為鴻海集團內營收最大的單位。 而他能夠做到惠普的訂單,就要推到更早期的康柏電腦時代。 早在九 年代初期,簡宜彬從鴻海對康柏的業務做起,當時鴻海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務,一路把台灣首創的接單後生產(BTO)發揮到極致,因此後來康柏併入惠普後,惠普主管考量眾多委外代工廠的效率後,發現鴻海遠遠超過像偉創力(Flextronics)、旭電(Solectron)等外商,甚至台灣的其他競爭同業也輸給鴻海。 因此,最後惠普把整個電腦的供應鏈體系交給鴻海,讓鴻海成為惠普最大的代工客戶。

  2. 2021年9月17日 · 根據《財訊》報導,身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的聯電,長期處於台積電巨大光環形成的陰影下,產業地位和影響力明顯遭到輕忽,然而在這波晶片缺貨潮卻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回顧聯電2018大膽放棄先進製程,轉而鞏固成熟製程,卻是一個精準的決策。 當時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就直言,未來成熟製程的需求將快速成長。 《財訊》報導指出,今年半導體缺貨潮愈演愈烈,受益最大的公司,不是台積電,而是聯電;許多外資法人在法說會上不斷追問:聯電的榮景,還能持續多久? 聯電過去三年的發展極富戲劇性。 2018年8月,聯電宣布策略轉向,放棄與台積電競爭先進製程的策略,改以追求成熟製程的領導者為目標。 沒想到,當年11月,美國司法部就以侵害美光營業祕密為由起訴聯電,聯電的股價隨即在悲觀氣氛下重挫。

  3. 2024年3月6日 · 他不僅是臺北醫學大學最年輕的院長,也是臺灣第一位非醫學背景出身的牙醫學院院長;同時將工程背景與醫學跨域整合,於2006年成功開發出臺灣第一支人工牙根品牌;也是醫學大學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及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得主。 在北醫大,時任主任的歐耿良帶領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進行生醫器材研發轉譯,包括3D生物列印,建立完整的生醫器材及生物性3D列印系統。 這一項技術,讓歐耿良締造全國生技類最高金額技術授權案、國科會投資報酬率最高技轉案,也成為臺灣第一家從學界衍生的生物3D列印新創公司董事長。

  4. 2022年6月1日 · 承宗表示,台灣企業購過私募基金,可以將企業所有的閒置資金,用更好的效率或方式去利用。 他也繼續補充,對企業來說,跨出併購的第一步才是最困難的。

  5. 2023年4月19日 · 論市值, 明基佳世達集團 從彼時的二四一億元,成長到現今的一三九一億元;論營收,也從一千一百億元翻倍到近二千四百億元。 種種改變,就是從「艦隊司令」陳其宏的一聲令下開始。 全力布局高附加價值事業. 「這是搭配白米飯的大雞腿」 「一定要轉型,轉到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陳其宏回憶起一四年一月一日走馬上任總經理的第一個想法。 研發工程師出身的陳其宏,當時就照著管理學大師柯特(John Kotter)所提出的變革理論照表操課,「願景、策略、方法,要一氣呵成。 」他說。 第一階段,陳其宏先建立願景,當時所擘畫下的目標是在「二 二二年高附加價值事業(HVA)營收過半」。 ⚡618限時搶購⚡快閃價$699,再加碼贈 暢銷書《少才是力量》每期最低30元📣搶購必勝 知識不斷 財富自由從今開始!

  6. 2002年10月17日 · 在台南幫大老的殷切期待下,高清愿在民國六十八年接手虧損連連的南聯時,除了找顏博明接掌總經理外,還找來業務高手李棟樑當副董事長。李棟樑的責任就是幫南聯打點銀行方面的關係與掌握各地區的貿易商系統。

  7. 2019年5月30日 · 他叫建成,是兆基集團董事長,今年44歲,身材挺拔壯碩,理著大光頭,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說起話來誠懇,帶點古意靦腆;不只地主,他還說服手上握有上百間出租房的房產大戶,甘心全數資產交給兆基包租代管,進而釋出做社會住宅,甚至帶著大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