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3月21日 · 13年前接全聯時林敏雄卻直誇這群員工服從性高執行力強當時的採購主管至今從未換過曾任門市主管的陳玲瑗現也已升任副總。 「當時中秋端午獎金是5000元;但董事長接手時,這部分並沒有減少,到現在還是依舊,」她回憶,儘管是在初期虧損階段 ...

  2. 2021年11月29日 · 聯日前閃電宣布買下大潤發,引發通路市場大地震,聯董事長敏雄 27 日表示,將以大潤發、聯雙品牌模式經營,大潤發也不會改名,團隊全部留用,併購價格為新台幣 115 億元。

    • 全支付開放與其他通路合作,林敏雄:5 年內都是賠錢單位
    • 家樂福、大潤發頻傳出售消息,全聯也被找上
    • 接手傳藝中心邁入第 5 年,成立「巧藝館」力挺國寶藝術

    不只林敏雄親自出席巧藝館開幕,連兩個兒子也難得現身,長子林弘斌、次子林弘人以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身份快閃開幕活動。 林弘斌身兼全支付董事長,對於全支付的規劃,他會後低調受訪表示,「全支付任何通路都可以使用,只要大家有意願,」預計年底前拿到執照、明年開業。被問到兩大超商是否有願意與全聯合作?林弘斌則說,「這個要談,不一定;只要大家願意合作,可以一起把支付做大。 」 根據全聯的規劃,目前全支付已積極拓展特約商店合作夥伴,包含日常生活連鎖餐飲、百貨購物、飲料店、遊樂園、交通等,將提供會員食、衣、住、行、育、樂全天候服務,享有更多元、方便、快速的電子支付。 全台擁有破千家店的全聯,在經營電子支付具有絕對「量」的優勢。林敏雄提到,全聯自家行動支付 PX Pay 消費金額,佔營收約 4 成,以年...

    針對近期零售業傳出家樂福、大潤發出售消息,林敏雄證實,全聯也有被找上,「他們都要賣,表示這個行業不是好行業;如果一個行業只有第一名才能活,就不是好行業。」究竟全聯是否有意願併購量販店,林敏雄僅說,「現在說什麼都很敏感,若說不要,傷到別人,說要又會觸動大家敏感神經,」言下之意,全聯併購的意願可能不大。 不過,對於全聯未來展店、業績目標,林敏雄則給了明確的答案。近期全聯積極參與財政部國產署地上權標售,林敏雄表示,地上權就是蓋起來後做特殊用途,也不能賣掉,正好適合全聯開門市,「中南部的地比較便宜,台北市地上權太貴。」國產署地上權國有土地,一次能夠租 50 年,長遠來看租金是划算的,未來全聯持續開 500 至 700 坪大店,深入中南部市場。 目前全聯門市共 1056 家,年底開到 1068 家,明...

    當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對觀光景點影響甚大,全聯旗下「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自 2016 年 9 月接手經營宜蘭傳藝園區邁入第 5 年,為了讓藝術商品在市場上保有價值和展覽空間,新成立巧藝館,為傳統工藝師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推廣國寶藝術品,開幕這天文化部長李永得親自出席,就連身為基金會董事的江蕙,也難得現身傳藝力挺。 林敏雄表示,自全聯接手傳藝以來,一直都戰戰兢兢,希望可以做得很好,如今,傳藝中心已是宜蘭觀光景點第一名。而巧藝館的成立,希望推動本土工藝,讓台灣工藝藝術能夠發揚光大。 文化部長李永得則說,對於全聯經營有信心,第一全聯在便利商店戰役中創造了奇蹟,有能力來經營;第二全聯也有心來經營傳統藝術,他透露光疫情期間,林敏雄就自掏腰包 9000 萬元來支持基金會。全聯以本土超市為定位,除了站穩...

  3. 2022年7月15日 · 談起聯百分百投資的「支付」,聯董事長敏雄坦言:「有信心做到支付龍頭,但已做好賠 5 年、10 年的打算」,接下來聯發展電商,如何結合支付為競爭基礎,顯然敏雄還在找方法。

  4. 2024年5月16日 · 地利,是聯在台有將近 1200 家門市,店點分布非常平均,服務範圍幾乎涵蓋台灣 90% 的人口;人和,則是敏雄訂出「線上、線下均一價」的原則,當線上下價格統一,消費者就不會混淆;而在 COVID-19 期間推出服務,正是「天時」,幾波疫情讓所有人習慣在網路購買生活所需,也省去教育成本。 初貴民表示,電商平台販售的商品,多半會從 3C 家電、規格品、服飾、消耗品等,慢慢擴展到民生用品、食品等,最後一哩路才會走到有溫層的冷藏、冷凍等生鮮商品。 帶人成事是身為主管的基本能力! 台獨家【7/3 何飛鵬的主管養成之道】2大關鍵、5大能力完整學習. 原因是,生鮮蔬果效期短且損耗高,倉儲跟物流成本都比常溫高,品質控管費工,利潤也較低。

  5. 2021年10月25日 · 時序回到 1998 年,聯前身為「中華民國合作社聯合社」,在聯董事長敏雄接手後更名為「聯福利中心」,當時台門市僅 66 家,卻在這 23 年期間迅速茁壯,一路成為超市龍頭,如今更瞄準量販市場。 台灣家樂福與大潤發出售消息頻傳,出售對象不約而同鎖定聯,敏雄也不諱言兩家都找過他,如今收購大潤發成定局,產業重新洗牌,聯在零售市場開疆闢土,開創出難以撼動的霸業。 從 66 家到如今的上千家,聯是如何「愈變愈強」,連對手都想賣給它?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分析, 聯起家以來,就善於併購 ,像是楊聯社、善美的超市、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超市、買超市都成為聯的一份子。

  6. 2022年7月22日 · 經濟日報. 千億俱樂部:統一超、聯. 一位長期觀察零售業的分析師分析,營收最高的零售通路仍為門市超過 6000 家的台灣 7-ELEVEN,其母公司統一超年營收規模約在 2500 億元,其本業台灣超商營收約 1681.4 億元,去年受到疫情衝擊,統一超的超商營收微幅衰退至 1673 億元。 營收第二名是超市聯,依據敏雄指出, 2022 年加入大潤發的營收,將挑戰 1900 億元。 盡管統一集團拿下了家樂福與聯的營收差距約在 600 億元左右,但是聯今明兩年拓點計畫沒有停歇,而且以全聯的實力與企圖,想要追上零售一哥的可能性極高。 經濟日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