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30日 · 這或多或少證明「同理心」會引起同仇敵愾的憤慨情緒,影響人的理性決擇,甚至催生暴力行為。 「黃絲」看見警民衝突的片段,他們會同理並想幫助示威者,但亦會向惡意對待示威者的警察表達無盡憤怒,除了令情緒大受影響外,亦或多或少 ...

  2. 2019年9月20日 · 分享:. 林奮強告訴你 爭取「5大訴求」前先要知的5件事. 筆者重申,HKGolden50建基於一個信念:無論個人、企業以至社會要作正面改變時,最需要的是客觀準確的理據和事實,以求在充分資訊下作決定(informed choices)。. 那麼,無論我們決定如何--包括仍 ...

  3. 2019年6月28日 · 在身邊的朋友圈子中都不難遇到這種人,因此特意寫一篇文章,教大家辨識這種人,讓大家多了解一下,試揭開大家對「反社會人格者」的迷思。 甚麼是「反社會人格者」? 對於「反社會人格者」,有些讀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一班無法參與社會運作的人,還會被監禁。 或許和大眾的理解有所出入,但不少社會精英其實都是「反社會人格者」,雄踞一定數量的跨國企業管理層或政府要職。 「反社會人格者」當中,有部分人不但不會被社會排斥,反而性格上冷血無情的一些特徵,更得天獨厚的優勢,令他們更容易踏上「精英之路」──這類人我們姑且稱爲「高能力反社會人格者」,而下文探討的也是這一類人。 高能力「反社會人格者」的主要特徵有: 1.迷人、機智、個性沉著冷靜. 2.能言善道,面對強大的壓力也能處變不驚. 3.思考由理性主導,不常妄想.

  4. 2019年7月19日 · 心理學話你知. 凡有人的地方,或多或少就會有幾個明明能力極低,卻自命不凡的人。 這些人的自信往往教人咋舌,令人不禁懷疑他們的自信到底是那裏來的。 今日會介紹一個心理學很著名的認知謬誤(Cognitive Bias),稱作 Dunning–Kruger Effect (「DKE」)。 DKE 指出,能力不足的人普遍大幅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的高手則看見天外有天,反而對自己沒那麼自信。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人類傾向高估自己. 其中一個解釋,是人普遍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傾向(Self- Serving Bias)。 比如說之前有個研究,叫美國人評估自己的駕駛技術,結果他們大多數人都估計自己能力高於平均,但這個傾向不足以解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和專家的分別。

  5. 2019年7月11日 · 1.人傾向做容易作出的決定,而不是最佳的決定. 快思慢想指出,當人要作出決定時,通常使用兩套系統的其中一套: 系統一(System 1): 主要根據當下的感覺,作出快速的判斷,簡而言之就是對事物的直覺。 而且系統一使用起上來,毫不費力。 比如說「2 + 2」你一看就知道等於四;看見他人憤怒的表情,你不需要分析就知道他很憤怒。 系統二 (System 2): 牽涉刻意地使用理智分析、考量、計算相關資料。 例如計算「55*22」就需要用到系統二,如果你不控制自己計算根本就不會知道答案,但是「2 + 2」你不但不需要計算就知道等於 4,而且你就算刻意控制也不能令自己不知道答案,因爲這是系統一的工作。 所以說,系統一是自動的,而系統二則需要刻意用神。 人腦傾向選擇「不加思索」 有誰喜歡計數?

  6. 2019年9月13日 · 分享:. 明辨是非判斷真偽 教你提升深度思考能力的3個方法. 在現代社會,學習思考方法可能和過去很不一樣。. 因為當今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幾乎任何議題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大量資訊;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資訊;資訊的流通和發佈不再是一種尊貴的權利 ...

  7. 2023年8月19日 · 離開職場後,他找到對寫作的熱情,在著作《45歲退休,你準備好?》一書中,他講述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及心態變化,並發現,退休之後很多東西都是多餘的,生活可以變得更簡單健康。食︰更多在家煮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