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上市上櫃 392 間企業「董事酬金」曝光,宏達電、友達列前三. 臺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於 15 日公告各大上市、上櫃公司董監事酬金名單,發現 183 家上市公司、209 家上櫃公司,即使 2023 年虧損,仍向董監事發放大筆董事酬金(不含兼任員工薪酬) 。. 投資者可至 ...

  2. 2023年11月6日 · 鴻海以營收淨額 7 兆 7618 億元,持續第 15 年蟬聯營收榜首;CRIF 指出,娑安趨勢推估,鴻海在 2025 年將有望突破 8 兆元大關。 台塑則因集團旗下子公司新聚思科技在美國上市,且在 2021 年併購 Tech Data,進一步擴大全球業務板塊,使其營收淨額達到 3 兆 38 億元 ...

  3. 2021年1月15日 · 台積電 2020 年的資本支出一再上調,最後停在 1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760 億),對照 2021 年預計的資本支出,表示今年台積電要比去年再多投資 80~1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240~2800 億),年增 45% 以上。 簡單來說,台積電資本支出突破新高,代表將花更多錢在他的核心事業,這也是預估一家公司營運狀況的領先指標。 台積電所處的晶圓代工產業,屬於高度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 根據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明輝的著作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 ,建設一座 12 吋晶圓廠需要高達約 30 億美元的支出,而奈米製程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投入龐大的研發支出,購買昂貴的設備。

    • 從學校開始培育人才推師徒制,留任率達8成
    • 教育訓練成本逾同業10倍每員工產值2年增33%
    • 小檔案_聖暉

    而為了能更靈活在多產業、多工種當中轉換,背後靠的是: 通才的訓練。「(我們)輪調方面非常快速,不會集中在單一客戶,」聖暉副總經理陳淵碧指出。 梁進利說,「大的無塵室訓練的人是,你一個人只要懂得一件事,小的無塵室,你可能一個人要懂兩、三件事。大的無塵室要訓練『專才』比較快,但是小的無塵室,它要訓練『通才』比較快!」 但,人才取得卻也是最大考驗。「現在大勢所趨,年輕人被半導體廠挖走,」臺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特聘教授胡石政說,相較於北部的同業,位於台中的聖暉沒有地利之便,「但是他們如果願意培養自己招募進來的,中、南部這些私立大學、二線科技大學的學生的話,也是可以彌補。」 為了培育人才,聖暉從學校開始做起。2019 年起,該公司積極與北科大、雲林科大、勤益科大等學校建立策略夥伴關係,推動一...

    接著,為了加強對近年加入公司年輕員工的訓練,2020 年,該公司成立「聖暉 A+ 學院」,從員工入職的第 1 天,就更系統的規畫員工的學習發展。 該學院由梁進利自己擔任校長,除了有專責的教學行政中心開發訓練教材與分析效益,也指派公司各部門推出專案整合、工程設計、管理、領導等課程。2021 年,聖暉教育訓練的投入金額超過 700 萬元,是同業亞翔逾 10 倍。 因為需要通才,梁進利鼓勵員工「入行」、理解各產業, 「只有入行,才可以聽得懂我們客戶所說的話,那才可以理解客戶的需求。」每個工程結案時,工程師都必須針對現在負責的產業、產業的特色、需求、使用習慣與執行情況,向其他工程師報告,傳承經驗;此外,公司更週週由資深工程師針對不同技術做線上授課。 楊慧寶說,他們甚至將擔任教育訓練講師的時數與晉升條...

    成立:1979 年 董事長:梁進利 主要業務:無塵室機電整合工程 成績單:2022 年前 3 季營收 202.4 億元、合併稅後淨利 17.78 億元 延伸閱讀 / 刀口上的小事 香港四分之一年輕人用它 借貸平台10年衝逾五千萬用戶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4. 2021年10月25日 · 本次評選,台灣首次入選能源、衛生保健類別,分別由台塑石化及晶碩光學獲得,後者為和碩聯合科技及景碩科技共同轉投資的子公司,主力醫療光學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同時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隱形眼鏡公司。

  5. 2022年5月20日 · 看似琳瑯滿目的購併案,其共通點是:從獲利角度,都是爛牌。. 最早入手的高雄客運,載客量能不足,被當地商界稱為「萬年賠錢貨」;8 年前入主的北基,是擠不進前 3 大的虧錢加油站;3 年前買下的食品公司乖乖,則是家族內鬨,元氣大傷後出售 ...

  6. 2022年12月1日 · 2022 年前三季「非水泥」營收比重,更從去年同期的 16%,成長到 29%,儘管今年以來水泥發貨量降低 30∼40%,集團營收仍然正成長。 張安平說:「我們好像習慣性地認為所有東西都要成長,但有些東西不需要成長,水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