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3日 · 詹佳峯指出,由於電動車需求依舊強勁,中上游供應鏈,尤其電池族群的表現仍值得期待,尤其市場預期中國新能源車購置補貼,2023 年將會延續原來的 50%,燃油車購置稅減徵政策則完整延續,有利於中國電池板塊後市發展,電池概念股長期仍相當看好。

    • 增資是什麼?
    • 2 種常見的企業增資的原因與做法
    • 減資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股價會漲嗎?
    • 3 種常見的企業減資做法

    增資(Capital Increase)顧名思義就是企業想增加手上資金、增加股本。一般來說,企業增資的原因不外乎有 3 種,分別是為了償債、發展新事業,或加強原有事業的投資力道。 至於增資對於公司的股價影響,與減資是相反的邏輯,股本增加,參考價通常會下跌。但因為增資通常代表企業有意拓展更大的事業、前景看好,市場可能會增加投資力道,拉抬股價;但反之,如果市場認為企業增資的舉動是為了償債,則有跌價風險。 增資主要方式能分為盈餘增資與現金增資。

    增資做法 1:盈餘增資

    盈餘增資就是企業將年度盈餘等資金轉為股票,若企業有足夠盈餘多會採取此方法,因為如此一來股東不用多出資,就能得到新股票。像是台泥董事會於 2022 年 5 月決議以盈餘增資的方式,發行 6 億多股普通股,原股東持每千股能無償配得 100 股。

    增資做法 2:現金增資(Follow-On Offering,FPO)

    而現金增資指的是發行新股,來向各方募得更多資金,但因為流通股數增加,每股盈餘(EPS) 會下降,原有股東的權益也會被稀釋。按照《公司法》267 條規定公司發行新股時,應保留發行新股總數 10~15% ,給公司員工承購。其餘則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公告通知原有股東,使其可優先認股。 而發行新股的定價方式,根據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相關規定,通常是定價前 10 個營業日的收盤平均價的 70~90% ,也就是說,發行的新股,股價通常比原來市場上的交易價低。

    減資(Capital Reduction)指的是減少公司股本、讓流通在外股數變少。減資後雖然原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變少,但在外流通股數減少,因此每股盈餘(EPS)會相應增加。 同時公司重新掛牌的參考價會上升,故股價可能會上漲。對股東來說,總市值維持不變。然而;股價變化仍需參考公司減資的方式和目的,除受整體市場行情、經濟環境之影響外,企業的後續營運績效、經營策略及財務結構變化等亦為重要影響因素。

    減資做法 1:註銷庫藏股(庫藏股減資)

    企業施行減資的方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註銷庫藏股。庫藏股指的是公司買回在外流通的股票。公司買回股票後註銷,如此一來在外流通的股數變少,便能達到護盤、抬升股價的效果,且因為註銷股票、股本縮小,每股盈餘(EPS)也會明顯提升。

    減資做法 2:現金減資

    另一常見的減資方式是現金減資,也就是退還股東現金。以友達於 2022 年 3 月底宣布現金減資 2 成的例子來看,因為公司要調整資本結構,因此決議辦理現金減資,減少 2 成股本,退還股東股。按原本 10 元的股票面額分配,持股人每股能拿到退還的 2 元現金。 現金減資計算方式為 (停止買賣前收盤價-每股退還現金股款-原股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1-減資比例)。假設某公司宣布現金減資 50%,每股退還現金 5 元,並同時辦理配發現金股利 15 元,假設減資基準日前一日收盤價為 160 元,投資人持有 A 公司 1000 股,則減資後參考價格為 280 元(140/50%)。通常會採用現金減資的公司,多處於手中現金太多,因此選擇把錢發還股東。風險則是企業對於現金流的評估是否準確,若企業錯估情勢,恐有減資後資金不足的窘境,或遇到很好的投資標的,卻錯失良機。

    減資做法 3:直接註銷(一般減資)

    最後一種減資的執行方式是直接註銷。當公司面臨虧損時,直接註銷一部分股票能打掉虧損,但此時持股人的股數會減少,且沒有拿到任何現金,等同於讓所有股東共同承擔企業累積的虧損。 根據證券投資人與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說明,最常見的減資原因,都是為了彌補公司過去已發生之虧損。雖然投資人權益看似會因為持有股數減少而受到損害,但股票的價格會相應調整,因此減資前後的總市值(總股數 * 市價)不變;也就是說在減資換發股票恢復交易時,股東所持有的股數雖然減少,但股票參考價會依比例向上調升。

  2. 2019年7月2日 · 你的產業中,誰最敢給?. 誰EPS高卻給得少?.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據金管會規定,上市公司必須申報員工年度薪資資訊,總計有 32 個產業、1586 家企業公布了薪資行情,值得所有希望進到這些企業工作的求職者參考。. 其中,員工數是「扣除 ...

  3. 2022年5月3日 · 想要併購的一方在法令規定的揭露門檻內(美國規定 5%、台灣規定 10%),買進目標公司在市場流通的股份。 也就是說,在台灣併購方購買目標公司的股權超過 10%,就不必公開揭露。 延伸閱讀:企業合併、收購、分割、入股,差在哪?搞懂併購 6 類型優

  4. 2024年5月31日 · 正是因為股票分割,能高機率推動股價上漲,自然就可以較少的股票,換得對方同樣的股權,不少企業以換股併購其他公司之前,都曾執行股票分割。 凱洛格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艾非・賓美利奇(Effi Benmelech)在《富比士》(Forbes)就以專文 ...

  5. 2022年5月3日 · 收藏. 近年,台灣吹起一股併購風潮,從零售業來看,全聯在 2021 年 10 月閃電公布併購大潤發,統一挾著 4 成家樂福股權的優勢,眼看就要吃下家樂福。. 而金融業也不平靜,2021 年 4 月,花旗集團宣告出售台灣的消費金融業務,並在今年 1 月宣布以分割 ...

  6. 2024年3月21日 · 從台灣上市上櫃股票,經流動性及指標篩選,結合股息、成長及品質等投資因素,篩選出綜合表現佳的 50 檔。 從台灣上市中小型公司、上櫃公司股票,經「台灣永續評鑑」結果與財務指標篩選,再依照預估股利率與現金股利總額所計算之股利指標,擇優選取 3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