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月31日 · 被詛咒的王冠珍珠淚帶來不幸?歐洲王室有兩頂叫珍珠淚的王冠似乎被詛咒英國女王也戴過珍珠淚王冠黛安娜王妃入宮後女王把王冠送給她

  2. 2023年3月23日 · 鑒湖女俠 秋瑾 。 (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臨刑之際,年僅32歲的 秋瑾 心中,仍然掛念著貧苦百姓。 她說「余被拘後,余室內有洋三百元,角子一千元,均被兵差搜去,請務必追出,代余助入平糶局,以惠平黎。 」白話大意:「我被捕時,室內還有三百多銀元,小銀幣一千元,都被兵差搜去,請務必追出,代我捐給慈善機構平糶局,用來救濟貧困民眾。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後, 上海 女子師範學堂教師王璧華怕連累秋瑾,已託人與上海法國巡捕房聯繫好,讓秋瑾暫到法租界避避,並且派學生胡踵秋去紹興,護送秋瑾赴滬法租界避難。 還千叮嚀萬囑咐,要胡踵秋拉著秋瑾去。 但是,7月10日,胡踵秋見到秋瑾時,秋瑾已從報紙上瞭解了安慶起義的全部過程。

  3. 看中國》是總部設於美國、以復興傳統中華文化為理念的獨立媒體。自2001年起,堅持報導最新社會焦點和傳統文化專題,中文報紙已在北美、歐洲、澳洲、亞洲等17個國家發行。中國新聞,中國大陸新聞,內幕新聞,中文媒體,新聞評論,時事,財經,博談,歷史,文化,養生,娛樂,奇聞

  4. 2013年5月7日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王實甫《西廂記》)這些佳詞麗句都以柳傳情,纏綿悱惻。 楊柳意象與離別聯繫在一起,首先,是因為楊柳姿態婀娜柔美,溫婉多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 •小雅•採薇》)楊柳的依依不舍態和人們的依依惜別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稱讚道:「灼灼狀桃花鮮,依依盡楊柳貌。 」認為「楊柳依依」生動地表現了楊柳的婉軟美好態,「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 從《詩經》這個源頭開始,我國古典詩詞曲中的楊柳意象便有了惜別的暗示性和啟發性。 其次,是因為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謂「載酒送春別,折柳系離情」。 這一習俗到唐代尤盛。

  5. 2018年12月2日 · 《西江月・平山堂》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賞評:這首詩是為懷念恩師歐陽修所作。 十年前,蘇軾和恩師把酒言歡,不料此次聚會竟成永訣,次年恩師就仙逝了。 而這十年中,自己官場坎坷,嘗遍人間冷暖。 作者撫今追昔,感慨歲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夢。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歐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 不要輕言東坡消極,或許正是心懷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對紛至沓來的政治打擊。 人生既然不過虛幻,政治失意與挫折,算得什麼呢? 詞中的「空」和「夢」其實都在教我們看破和淡,坦然面對挫折,笑自己的人生。 直面人生風雨,一蓑煙雨任平生.

  6. 2020年1月17日 · 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中華文明五千年,唐詩和宋詞是中華文明中的精華所在。下面的八首詩詞,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中華古詩詞之美! 一、《木蘭詞》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雨零鈴終不怨。

  7. 2013年7月11日 ·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 中 小. 【看中國2013年07月11日訊】中國被譽為文明古國、 禮義之邦 。.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將「禮義之邦」誤為「禮儀之邦」。. 並且,這一錯誤在各種媒體中觸目皆是,大有積非成是、愈演愈烈勢。. 例如,中華書局 ...